书写《道德经》之三十四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十四章</p><p class="ql-block">大道泛兮,其可左右。</p><p class="ql-block">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p><p class="ql-block">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p><p class="ql-block">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p><p class="ql-block">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大道普遍存在,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不推辞,成就了功业它也不据为已有。它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永远没有私欲,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归附它,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又可以说它很伟大。因此圣人始终不以伟大自命,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的作用。“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p><p class="ql-block">老子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执政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换个角度看,本章又是在谈“圣”、“侯王”所应具备的素质。</p><p class="ql-block">关于“道”的属性,“唯心论”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而学者张松如则说:“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虽然耳、目、触、嗅等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精神性概念。这是我们准确理解老子“道”的概念的关键。此外,老子还发挥了“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老子在描写“道”的伟大时,用了相当诗化的语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阐释大道无所不在,它恩泽如海,无所不至,普施天下。这是“道”的伟大,而“道”更伟大之处在于有功而不自恃,更不占为己有。</p><p class="ql-block">其中,老子还讲了“道”的人性化,“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从这“小”、“大”之中老子得出了“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的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