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致知 文以化成——河北省2023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级高中优秀教师省外研修语文班湖北省博物馆研学

马宁

<p class="ql-block">  众行致远,研思同行。“河北省2023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项目——高中优秀教师省外研修”培训在美丽的城市——武汉举办,该培训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为期十天(3月19日—3月29日)。</p> 上午博物馆研学 <p class="ql-block">  3月27日,百余名参训教师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研学。湖北省博物馆位于东湖之畔,是楚文化的重要保存地与展示地,记录了荆楚大地上留下的历史痕迹,展现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教师们参观了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馆藏文物,这些文物犹如一个时光穿梭通道,带领大家领略荆楚大地的悠久历史,感受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体型最庞大、保存最完整、音律最健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乐器,代表着先秦礼乐文明和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成就,展现了荆楚文化的精致和浪漫,揭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极高成就,让大家心生赞叹,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一剑寒光定九州,一曲编钟响千年”,观赏寒光凛凛的越王勾践剑,那股破釜沉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恢弘气势令人心生敬畏;驻足在宏大精美的曾侯乙编钟前,沉重感扑面而来,让人备受震撼。</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还参观了其他文物,仿佛一场穿越,感受千年前的春风……</p> <p class="ql-block">  观千器知先人智慧,揽万物得前民力量。荆楚文化最终融汇到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滋养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本次参观之旅带给大家的不仅是一次审美与知识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与岁月长河的碰撞。大家在参观中领略了文化之壮美,文化之雅趣,文化之厚重,了解了博物馆在漫长历史继承与发展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历史归属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p> 下午学习研讨 <p class="ql-block">  27日下午,首先由来自涿州市第三中学的纪艳颖老师热情地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杨金水老师,杨老师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武汉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并由此开启了今天的专题报告《构建高考语文,备考有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以阅读和写作为例为我们解读了课标和针对性的策略,深入浅出,让我们明确了高考语文的方向和目的地,真的是令人如沐春风,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自邢台市第十中学的马献锋老师对本次讲座做了精辟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此次省培的学习不仅对我们以后的备考工作进一步明晰了思路,优化了策略,还为加强我们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始终牢记不忘初心,深耕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以更饱满的教育热情,更积极的工作状态,构建高考语文,备考高效课堂,更坚韧的备考心态,续写教育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  华中师范大学迎百廿华诞《桂子山赋》</p><p class="ql-block">(视频转自华中师范大学抖音公众号,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p>

楚文化

备考

编钟

湖北省博物馆

参观

老师

语文

教师

研学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