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扫叶楼

伏尔加纤夫

<p class="ql-block">  秋雨,淅淅沥沥不断地下着。放眼望去,远处烟雨中的扫叶楼在满是秋色的清凉山怀抱中,像一个正追溯往事的诗人独立山腰,凝视着茫然远方……我一人在清凉山的山脊小路上徘徊,寻觅着昔日龚贤登临清凉台那“台高出城阙,一望大江开”诗句的意境。暮雨中,不觉想起刚进山门见到的一幕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下,一群作画的人,因迫于秋雨而蜷屈于山侧的亭廊间。此时,独见一青年与众不同地铺纸于一株大树下的石桌上,一手持伞遮在画稿上,一边专注泼墨写意,全不顾细雨淋着自己。我被这一情景怔住了——这本身不是一幅绝妙的当代青春图吗?我情不自禁地向前走去,伫立在这个年轻人旁边。呵,确实画得不错,宣纸上白色的扫叶楼,宛如一轮明月微出树梢;一条小路绕过一棵大槐树,像一道流水坡下山来……我沿着这位青年人的画中小路缓步拾级而上,又不时地回顾着那个仍在雨中作画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扫叶楼得名于清代隐居于此的龚贤自画像,其舍原名乃“半亩园”。园内第一个正厅“同堂画轩”,登堂入室一眼便可看到满布四壁的诗书画稿,中间是历经明末清初时变、自号野遗的扫叶老人自画像。老人持着长帚,于此旧朝故都,不断扫着被秋风吹落的树叶。然而,与彼色调截然不同的是虽运交华盖,但这位扫叶老人依旧为后人留下了满屋的诗书画稿,满屋的盎然情趣,龚贤生平的勤奋!我流连在这一幅幅诗、书、画之前,欣赏着古人的情趣气节,竟不觉地被龚贤《登清凉台》一诗吸引了。我暗自思忖,豁然开朗“这境界就在清凉山”。于是,油然产生了登山寻觅这一境界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秋雨不停地下着,我一直彳亍在这蜿蜒的山脊小道上寻觅。</p><p class="ql-block"> “踏破铁鞋无觅处”竟在崇正书院门前的远眺中,欻然身临其境了“台高出城阙”的境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已见不到那昔日已改道而去的“一望大江开”景致了,这使我兀立山头惋惜不已。但不虚此行的是,此刻又看到了眼前被树丛簇拥着的如画扫叶楼,而由此想到了下午刚进山门时那位在秋雨中作画的年青人。登扫叶楼,我不仅看到了明末“金陵八大家”之首的龚贤生平创作,更意外地目睹了一位当代年轻人忘我追求事业的青春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作者,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