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至,阅一卷“烛光”温暖流年;</p><p class="ql-block"> 期初,赋一笔“清词”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 修远书社全体教师于3月29日齐聚会议室共赴一场读书盛宴,王莉校长和徐飞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社长杨旭红老师首先抛砖引玉:“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先人的智慧,凝结成方正的文字;灵妙的文章,启迪我们不断成长。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阅读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古人云:学,然后知困;读,然后知不足。“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每一位老师都要沉下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教学的路上追求永恒的本真。正如我们修远书社名字的由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 师者,要做大先生也。先生之大,在于学识之渊博,在于学生之喜欢。故此我们书社的老师们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课堂中的教学智慧以及教育生涯中“无处不在的爱,无处不在的情” 。</p> <p class="ql-block"> 王爽老师如是说:通过读于老师的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有着像水一样温润、奉献、宽容、清洁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于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p> <p class="ql-block"> 陈娇老师的发言发人深省:于老师说:“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书中一个个幽默有趣的故事,一次次精彩的教学片段,一条条宝贵的教育经验,给我带来深深的震撼与感悟,值得我去反复研读他宝贵的经验、处理问题的方法,更需要我去实践、去总结,书写出我自己与孩子们之间精彩故事!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作为老师,要与时俱进,常学常新,用自身丰富的知识,终身学习的态度打动学生,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更引导学生好学上进,成为优秀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尹航老师话引人深思:自古以来我们就赞美老师爱生如子,然而时至今日很多爱生如子的老师常常感叹:一腔爱心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不解与埋怨,这种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思考:应该怎样教育学生才更有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告诉我:老师仅仅热爱学生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这样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尽管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她的幽默,喜欢她写得很漂亮得板书,甚至只因为你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们喜欢的是尊重自己,了解自己需要,注意与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杨雪老师这样说: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作为老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每一个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成长,正如我们书社的名字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 李爱琼老师发言:于老先生说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 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身教”无痕!做言传身教的领路人,善待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快乐的老师!只有当孩子们喜爱老师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做一名幸福的教育人,不忘初心,真心育人,真心让我们走得更稳。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童心,童心让我们走得更坚定。</p> <p class="ql-block"> 陈晨老师的发言给我们以警示: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用童心润童心,用真情换真情,用行动推行动,用激励促成长!其中,对于于老师说的“是老师,又不是老师;是上课,又不像上课”感觉很有新意,他说:“太像老师,师生间必有距离;太像上课,很可能“万马齐喑”。对待学生不如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这样下去,少些规矩,也成方圆——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不是生活在理念中的,生活在理念中是要窒息的。身为教师,让我们与书为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这样我们距离学生喜欢的教师就会更近些。</p> <p class="ql-block">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阅读我们体会到了所谓教师并不仅仅是站在讲台上的教书匠,“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一生”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应有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杜玉琢老师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激励的作用巨大,它的确是教育的伟大法宝。但是,激励是大有讲究的。激励要动情、激励要及时、激励要当众、激励要重复。</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畅谈了自己的深刻见解和感受。陈娇和李爱琼两位老师联系班主任工作强调了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为我们解读了宽容和公正两个关键词;杨雪老师谈到了专业成长;杜玉琢老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时的经验;王爽老师分享了宽容、童心的重要性;陈晨老师谈到了教好孩子与丰富自己之间的重要关联;我们也看到了佳文老师的学习、思考、改变。正如尹航老师所说的学校不只是校园,更是家园。所有老师们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收获满满,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教学策略、有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而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精准地解读了以此书为契机和起点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高屋建瓴的评价和指导,让老师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王校长指出读书不是一时之事是教师一生的“事业”,脚下的书有多厚决定着自己的高度有多高。语重心长的话时刻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此次活动中王校长还给我们分享了自己一次近距离接触于永正老师的小故事,把于老师不拘小节、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分享给了老师们,让我们更进一层次了解了于永正老师,惊叹于他的为人,折服于他的品行。以他为榜样为标杆,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徐飞主任为我们的读书小组指明了方向,她指出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让书香飘满校园。最后徐主任引用于老师的话激励我们: 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p> <p class="ql-block"> 窗外流走的是岁月,案头打开的是人生,我们迎来的是成长……</p> <p class="ql-block"> 所谓“先生”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修为。于永正老师是大家心目中的“先生”。教师们在修炼自己的时候变的更加优秀,由不适应逐渐适应成长就是先生的修养,希望老师们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修为、有才艺的先生。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始崭新的心灵之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我们的生命将更加厚重。我们的教育梦想将因读书而美丽,因读书而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