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散文】十万把军镐

万有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十万把军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张瑞&nbsp; &nbsp;</b><b> </b>&nbsp; &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馆有一组雕像,几个志愿军官兵在挥军镐挖战壕。他们手中的军镐,是当年由沈阳重型机器厂制造的。在那个艰苦卓绝的七十多年前,老一代工人在十九天里生产十万把军镐的奇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个造访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够接受这样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工人们欢欣鼓舞。大家既高兴又担心,首先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钢材资源匮乏,可谓是“无米下锅”。工厂就发动全厂职工捡拾废钢铁,在厂区内外寻找日伪时期遗落下来的废旧钢材。许多工人还动员家属,开展了捐献铁制用品的活动,大家齐心合力,材料短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项特殊的军工任务,军镐的生产在钢号和图纸上要求是很苛刻的,一共有十几道工序。在那个时期,对于创巨痛深的沈阳重型机器厂,其艰巨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历史重任以别无选择的方式,落在了沈阳重型机器厂老一代工人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危难时刻方显赤诚之心。一些刚刚加入党组织的老工人挺身站了出来,他们响亮地喊出了“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武器”、“加快完成生产军镐就是消灭敌”的口号。他们把铺盖卷搬到了工厂,昼夜不离工作岗位,投身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之中。&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就是怎么造军镐的问题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在两个月完成任务,成为摆在工人们面前的难题。按照制造工艺,正常铸造砂模,一次只能铸造一个镐头。这样下来,铸造10万把军稿,至少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厂领导组织精干人员集思广益,极大的激发了工人们的智慧。&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炼钢车间副主任祁宝仁创造性地提出“以铸代锻,铸锻结合”和“串联铸造”的新工艺。工人们经过反复试验,革新技术,研究出一套名为“叠芯串铸”法的新工艺。采取一个砂箱叠放多层砂模的方式,像“糖葫芦串”似的一次浇铸若干个小型铸钢块,创造出了一次能铸出四个镐头这样的叠心串铸法,这种工艺极大减少了切割和锻造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浇铸效率。&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棘手问题。镐头成型后,还不算大功告成,工人们要按照图纸要求,严格把控镐头淬火、打磨毛刺、镐头碾尖、磨扁、开刃等一系列环节,确保镐头符合质量标准。工厂号召全厂工人投入到清砂工作中,那些不涉及岗位的职工们和部分职工家属也被组织起来,义务加班献工,帮助打磨、包装,使生产速度大大加快。地方党组织也配合工厂党组织,一时间,工厂中炉火熊熊,生产场面热火朝天,职工群情高涨,昼夜不停。&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后方多流一滴汗,前方志愿军官兵就少流一滴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命题,早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在沈重工人们身上得到了深刻的诠释。抗美援朝前线将士们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和鼓舞了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人们斗志,前线的捷报声,更加坚定了沈阳工人的信念。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厂特意安装了一批砂轮机,突击打磨镐头。按照图纸要求,一头尖,一头扁,两头淬火,增加硬度,确保战场修筑工事攻无不克。军镐造完要挨个过秤,重量超过2两的,要打磨下去。因为前线志愿军官兵要背着镐头行军打仗,太重了要增加负担。&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间当战场,党员干部带领工人们昼夜奋战在生产一线,工人们自发地搞起了小组竞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段日子里,夜幕降临时分,居住在附近光明街棚户区的人们,总能看到对面的厂区里,散发出一片片昏黄的灯光。而在灯光下那些忙碌的身影或许不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新生的共和国面临危难时刻,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他们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发扬不畏艰难困苦、拼搏奉献、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老一辈劳模的风采,这种劳模精神,与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抗美援朝精神交相辉映,谱写了我们这座英雄城市的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勤劳的汗水和智慧浇铸下,奇迹终于出现了,从材料准备、工艺创新、到制造完成,经过十九个日日夜夜不懈努力,终于提前四十多天,将十万把凝聚着祖国人民对志愿军深情的军镐,运到了沈阳站,装上了开往前线的火车。&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老一代沈重人主人翁意识的真情释放,工人们的激情融入了两头尖尖的军镐中。用他们当时的话说,真想与志愿军一道,扬起锋利的军镐,把阵地构筑成冲不垮的防线,那两头尖尖的军镐,权当是我们有力的双臂吧。&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军镐被提前送往前线,随着战役的纵深,志愿军构筑了大小坑道总长1250余公里。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为志愿军解决了敌人强大的空中打击下战场生存问题。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将士们就将坑道战发挥到了极致,官兵们依靠坑道工事快速进行攻守转换,最终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功告捷,更大地激发工人们保家卫国的热情和决心。沈阳重型机器厂以党团员为骨干的110名青年职工(占当时全厂青年职工总数的10%),踊跃报名参军或做前线战勤工作。他们被光荣批准后,与沈阳其它工厂参军和支前的工友们一道,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线。&nbsp; &nbsp; &nbsp; &nbsp;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志》中,我看到了几位当年赴朝参战英雄的名字,在此允许我以崇高的敬意呼唤一下他们的名字吧,他们是:于国栋、万福仁、邵甲全、胡廷禹、刘力昌、刘洪昌,对于其他英雄的名字,我无法知道了。也许他们有些人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也许他们远在异域的遗骸才刚刚回归家乡,魂归故里。老一代英雄们,请接受沈重厂一个后来者对你们的跪拜!&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里,也陈列一把军镐。军镐已是锈迹斑斑,木柄也已经几欲枯槁泛黄。这不是一把普通的军镐,而是一件功勋兵器,当年志愿军副班长赵顺山就是用这把军镐,在与美国兵肉搏战中,一连刨死三个美国兵,荣立一等功。这把被命名为“功勋武器”的军镐,也正是当年沈阳重型机器厂工人们所生产的。&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透过军镐上那斑驳的锈色,我看到了他那曾经的底色,那是一种瑰丽的辉煌之色,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为什么大地春长在?”有着英雄基因的城市,才会唱出如此壮美的英雄赞歌。回首那远去的时代列车,属于沈阳的车厢里,都满载着辉煌,在岁月的站台上,都留下了感天动地的传说。&nbsp;</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造国之重器、担国之重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把军镐,成为沈阳这座英雄城市留在共和国史册上的光辉烙印。而共和国第一代工人们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直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 &nbsp;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文节选自《铁西那些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瑞,1959年生人。曾任沈阳重型机器厂《沈重报》主编,《当代诗歌》《中国实业与中国文化》等报刊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沈河区作家协会主席。为辽宁文学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nbsp;自1981年起,40多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诸多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1996年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真诚的回眸》。2021年出版27万字散文集《圣地工人村》,出版事宜被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等60多家媒体报道,并入选当年10月“中国好书”初评榜单。近日,他的另一部作品《铁西那些路》已经出版发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