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旧照片,翻开尘封半个世纪前的知青记忆

阳光人

<p class="ql-block">在参加春节期间的一场知青聚会后,我回到家里翻开了几张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旧照片。尽管这些照片已显得些许破损并且影像略有模糊,但它们依然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那个专属我们一代人的特殊标签——“知青”。</p> <p class="ql-block">1974年的秋天,高中毕业后,我所在班级里已近半数的同窗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召唤,毅然奔赴农村,成为知识青年的一份子。彼时,由于我身处某单位大院子,并未收到下放农村的通知。然而,按照当时的政策,每个家庭需有一人下乡,方能使其他的兄弟姐妹得以留城就业。为了让我的妹妹能留在城里工作,我作为兄长,遂主动请缨,决心加入知青行列。</p> <p class="ql-block">1975年3月15日,数百名年轻的“知青”,包括我在内,乘坐着几十辆威武壮观的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前往约二十公里外的阳江县示范农场,这标志着我作为知识青年的生活就此启程。当时,我尚未满十八岁,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体重仅有九十多斤,身材显得相当瘦削。然而,面对知青生活的挑战,我无所畏惧,竟然能够挑起比自己体重还要重一倍多的重物。</p><p class="ql-block">在农场,我们常常需要突击完成砖坯入窑的任务。我一次能挑起四十块每块重达六斤半的砖坯,因为普通的扁担承受不住这样的重量而经常断裂,所以我们改用粗大的木棍作为挑担工具。在我担任仓库管理员期间,我负责操作柴油发电机,白天切割木材,夜晚发电供电。当其他人夜晚可以观影或者享受娱乐时,我却只能对着那台嘈杂老式的柴油机度过漫漫长夜,那种体验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难以忍受。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导致我遭受噪音伤害,以至于到现在我说话的声音总是比别人大声。</p><p class="ql-block">除了开柴油机,我还得不时协助农民朋友搬卸整车的大米和白糖,每次都是二百斤重的包裹,这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这样艰苦的工作我坚持了整整四年。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体质,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我的意志,塑造了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尽管农场将我们安排在场部从事工副业工作,工副业队无需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但每年农忙时节,我们都会支援农田劳作,农场会组织插秧、收割稻谷等劳动竞赛,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出于不甘落后,每次插秧比赛我都位居前列,甚至有一两次获得了第一名,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干得还要出色。经过那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之后,我瘦小的身躯一顿饭竟可以吃下整整两斤大米饭。我还记得,在刺骨寒风中,我们咬牙坚持,在冰冷的鱼塘里挖掘塘泥,手抱湿漉漉、滑腻腻的泥团传递,全身颤抖得无法自抑……这些都是深埋心底的历史印记,是我们那一代人坚韧与汗水交织的青春烙记,它们见证并镌刻了我们的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回首那段饱经沧桑的岁月,相比那些远赴边远山区扎根落户、投身插队建设的老一辈,我们无疑是一代更为幸运的人。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像早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那样困苦艰辛,特别是我们这批人,在知青运动的晚期,经历了五年的锻炼后陆续重返城市,并且找到了各自心仪的工作。然而,那五年的生活历程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真实细腻地描绘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酸甜苦辣,同时也锤炼出了一代又一代坚韧执着、积极向前的时代楷模。</p> <p class="ql-block">“知青”,这个称呼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新一代的年轻人几乎无法理解其所蕴含的意义,甚至连我自己的孩子也无法给出答案,或许时间的流逝早已将其淡忘。然而,当我看着如今的年轻人,我心底涌现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对他们展现出的朝气蓬勃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深感敬佩;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拥有如今这般美好的生活环境心生向往与羡慕。</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终于品尝到了辛勤奋斗所换来的甜蜜生活果实,深深地认识到这份幸福来之不易。那段难忘的经历磨练了我们的个性品质,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应该珍惜眼下的每一刻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那几年艰难困苦的劳动岁月中,众多青年间的深厚友谊得以建立,爱情的种子也悄然萌发,无数情侣终在返回城市后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长久的陪伴者。我与我的妻子正是其中一对,如今,我们正沐浴在子孙满堂、温馨满溢的幸福家庭之中。</p> <p class="ql-block">借此文章,谨向曾经一同走过那段青春岁月的场友同仁们致以最深情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