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大理丽江国庆假期

丝丝花园

<p class="ql-block">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丽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三项世界遗产的地级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存在着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为白族自治州,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唐、宋时期分别出现了“南诏国”和“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大理有着洱海、蝴蝶泉、苍山、天龙八部影视城、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南诏风情岛等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相比较而言,丽江的景点更具有性价比,但太过于分散。大理优势在于景区集中,景点的惊喜值比较少。</p> <p class="ql-block">昆明东方书店最早创办于1926年,创办人是胡适先生的学生王嗣顺,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25年,接受过新思想的王嗣顺回到家乡昆明,于次年,开设东方书店。</p><p class="ql-block">后来七七事变,北平、天津陷落,北大、清华和南开内迁到湖南,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后来战火迫近长沙,学校又西迁至昆明,至此西南联大成立。而东方书店也被学者和知识分子当作知识的集散地。期间林徽因,闻一多,汪曾祺等大家时常造访这家书店。在汪曾祺的《读廉价的书》中还能看到这位大家,在东方书店卖旧书换吃食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从1926年开业,至2018年旧址重建,文化思想的火炬传递至今。而它就静静伫立在热闹的城市中,仿佛从未变过,恍惚间,仿佛能看到众多名士穿行其中,将文化的火种和国家的未来,小心翼翼地接过保存好。</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东方书店也延续老店的传统——收售旧书,因此书店进门处就有提示,书店收售旧书的标牌,在这里你能看到汇集天南海北的二手书。</p> <p class="ql-block">书店门头不大,三四人并排的距离,但走进去,豁然开朗。尽管是重新修建了这家书店,但风格和气息与旧址完全没有改变。店内的右手边和吧台上方,是抗战时期,经常到访的名人照片和合影。熟悉的林徽因、张爱玲、闻一多、钱钟书,甚至周旋都在。</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真是热闹得不得了!烟火气十足,就像是一个活脱脱的历史小剧场。走在这里,像是穿越到了古代,青砖灰瓦间弥漫着岁月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繁华和活力。走在这里,就像是和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历史之旅。</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秋节,东南亚风味的餐饮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傅氏宅院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为三坊一照壁传统民居,东西厢房上分别建四角亭,是傅氏宅院最显著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傅氏宅院的主人,是火腿商人傅润之、傅泰之兄弟。他们和父辈小本经营起家,后来修建了傅氏宅院。</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修建的时间,按《南诏野史》记载及专家推测,应该在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间(约836年至846年间),即南诏时期。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宋朝(约937年至1253年间),即大理国时期。崇圣寺三塔修建以来,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主塔千寻塔,已经在苍山洱海间耸立了1200多年。其间,经历过有资料可考的地震30多次,甚至有“大理古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的大地震”,三塔依然挺立在大理的土地上,成为“永镇山川”的完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 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最广为人知的美景。苍山由19座山峰组成,巍峨雄壮,山顶白雪皑皑,奇绝瑰丽;而洱海因形似耳朵而取名为“洱海”。</p> <p class="ql-block">因为一段S型公路而走红的皤溪村S湾,漫画里的样子,是洱海边上一座宁静的小村庄,</p><p class="ql-block">有着超美的海岸线,在村子可以把苍山洱海美景尽收眼底,而且还是看日落的好去处,加上游客较少,显得格外悠闲安静。</p> <p class="ql-block">道路呈S形而得名,S弯紧靠洱海,风景果然名不虚传,天然的道路角度给了这里接近270度的观景视角,路上是不准车辆通行的。</p><p class="ql-block">海天一色,路上到处都是骑着彩色单车追逐的年轻人,他们笑着叫的很大声,青春绽放,活力四射,随处可见情侣们甜蜜的笑脸,远处拍婚纱照的新人们与海天融为一体,幸福定格在这一瞬间。空气中弥漫着青春和爱情的甜味,这一刻洱海边是最浪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是白族民居的集合地,有保存完好的白族古建筑群,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p> <p class="ql-block">苍逸图书馆由喜洲商帮著名商号“永昌祥”的创始人、云南省著名爱国人士严子珍先生捐建。</p><p class="ql-block">1938年,在征得众多乡贤同意后,严子珍先生慨然捐款创建公共图书馆。1939年9月,图书馆竣工落成,占地约5亩,馆室有19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他退隐闲居后自号“苍逸老人”,图书馆即以“苍逸”命名。2021年7月24日,在原址上,苍逸图书馆再次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这是喜洲古镇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公共图书馆,更是云南乃至全国近代著名的乡镇民间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镇承载着丰富的风土人文,</p><p class="ql-block">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在街巷间漫步,仿佛穿越时空的旅者,</p><p class="ql-block">切身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内涵。</p><p class="ql-block">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在这里取材,</p><p class="ql-block">白族电视剧《情满苍山》在国内外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在《滇行短记》中,盛赞它是个体面的市镇,东方的剑桥。</p> <p class="ql-block">“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远远的就看见几所楼房,孤立在镇外,看样子必是一所大学校……”</p><p class="ql-block">“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 ——老舍《滇行短记》。</p> <p class="ql-block">双廊之前就是一个小渔村,渔家灯火点缀在古镇蜿蜒小径上,浓缩在苍山洱海的整个画卷之中,古诗描述这个小渔村提及:“目极湖山千里之外,人在水天一色一色之中,不知这里是仙境,还是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双廊古镇东靠宾川鸡足山,南接挖色镇,西临洱海畔,北连上关镇。双廊北有萝时曲,南有莲花曲且前后有金梭岛和玉几岛环抱于双曲之间,故因此而得名--“双廊”。如今是网红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面朝苍山,坐拥洱海的双廊,自带滤镜,不需要任何调色,就是一卷醉心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美,是那种吹着细风,置身花海,沐浴着千年文明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双廊古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也就是在这里,你才可以拍下,绝美的丁达尔效应。</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尽观苍山,静听洱海;让你的心灵找到一个得以宁静栖息的居所,感受那纯真的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那是苍山和洱海,在逆光下,同在一个画面中,交相辉映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仿佛置身欧洲小镇,鲜花满目,空气干净澄澈,就连街巷里走着的人,也都是面带春风,一身暖意。</p> <p class="ql-block">“北有敦煌,南有沙溪”,与敦煌齐名的沙溪仿佛一部凝固的茶马文化史书。</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的商贸和文化交流要道有两条,一条是丝绸之路,一条就是茶马古道。敦煌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走向辉煌,而沙溪有着“茶马古道上留下的最后一个千年古镇”之称。</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外,寺登街东面的黑潓江上,静静地卧着一座名为玉津的古桥。玉津桥是当年茶马古道出入沙溪古镇的必经之地。大家站在玉津桥上沿着黑惠河远眺,可以看见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玉津桥为一座单孔石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来几经坍塌和战火的破坏,于1931年,剑川县沙溪民众募资再建古桥,白族著名学者赵藩为玉津桥的重修专门撰写了《修桥募引》。玉津桥跨空 12米,高6米,桥长35.4米,宽5米,石柱石板护栏。拱顶上有石雕鳖头,雄视黑惠江上游,另一侧是石雕鳖尾连接黑湛江下游,护栏尽头有四只“娃娃鱼”石雕。鳖头和娃娃鱼作为石桥的珍兽配置还是第一次听说。古桥是世代居住在沙溪的白族人通往田间地头劳作经商的必经之路,桥身的石板被过往车马和行人踩踏得泛着青光,坑坑洼洼。</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始建于明朝,是中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白传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 唐宋时期,沙溪成为了茶马古道上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可谓是显赫一时。</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大殿和二殿建筑既保留了宋、元时期的古建筑遗风,基本符合《营造法式》的理论要求,又深受白族建筑和藏密寺院建筑风格影响,富有民族特色。寺内保存的16幅明代壁画深受中原绘画风格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白族的绘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欧阳大院:这是由一位姓欧阳的马帮头领于清末民初建成的百年历史宅院,至今仍属欧阳家的私宅,保存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欧阳家曾经是沙溪镇上的马锅头,也就是当地马帮的头目,因此家宅大门非常讲究。红砂石砌成的高大门楼两边是石雕,左边雕的是耕,右边雕的是读,暗示着欧阳家是一个耕读世家。门两边还贴着一副对联:“欧脉钟灵地,阳光丽普天”。这是一副十分巧妙的对联,将首尾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欧阳天地”。</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建成,由两院白族传统“三坊一照壁”和一院“马厩”连贯组成,整座建筑很巧妙地把民居与马店和马厩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院内有供马帮、商旅投宿的“上等客房”,内设小戏台、藏身地道、储钱保险柜,是茶马古道上珍贵建筑文化遗产,被中外旅客称誉为茶马古道上“五星级的马店“。</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小街上,或店门口或房屋下会有不少让人闲坐的地方,难怪来这样的地方你可以放慢脚步去享受那份慢生活带来的闲适。</p> <p class="ql-block">狭窄而悠长的石板路,两旁古朴的木结构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古镇画卷。漫步在古街上,你可以感受到脚下石板路传来的冰凉触感,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不时有身着民族服饰的当地居民从你身边走过,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让你感受到这里的热情与好客。</p> <p class="ql-block">在路上雨后的彩虹甚美。其实万物皆美好,不妨多给它一些时间!</p> <p class="ql-block">虎跳峡这是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碰撞出来的世界最深裂缝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峡谷。3900多米的落差,撞出了中国地理史上难得一见的奇、险、峻、美。</p><p class="ql-block">穿行在这世界级的峡谷中,抬头是连绵的哈巴雪山,脚下是向前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p> <p class="ql-block">整个虎跳峡,只有上虎跳是收费的景区。进入之后,沿长长的阶梯步道一直往下走,可以一直走到江边的观景台,落差颇大。年纪大腿脚不好的可以选择坐自动扶梯下去(另付费)。</p> <p class="ql-block">普达措:意思是普度众生,抵达幸福的彼岸。</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景一貌都是来自于它的美好,是香格里拉让人们相信了人间还有如此纯净的地方,真的是除了自然就是自然,连呼吸都是让人如此清新愉悦的。</p> <p class="ql-block">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有多处断层崖、林间小涧、深沟峡谷等独特小景交错分布,包含了较为原始完整的森林灌丛、高山草甸、湿地湖泊、地质遗迹、河流峡谷等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普达措公园内,不仅有眼睛般的两个湖泊——蜀都湖、碧塔海,更有着毛发般的弥里塘高山牧场和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松赞林寺耸立在半山之间,它于公元1679年兴建,公元1681年竣工,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寺内的经堂建筑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族、汉族和尼泊尔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寺庙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众多的僧舍顺着山势而筑,拱卫着熠熠放光的大殿,增添了视觉的美感和气势。整个寺院建造风格和布达拉宫相似,因此被称为“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整个寺院被蓝天、白云和雄伟的雪山环绕,它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又肃穆的氛围。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感受着脚下石板的凉意,仿佛融入了这座寺庙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三百多个石阶组成的路仿佛一条通往天堂的阶梯,</p><p class="ql-block">走在脚下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神圣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的壁画和雕塑展示着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们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每一幅壁画都讲述着佛教故事和传统的价值观,让人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着每一幅壁画,仿佛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海拔大约在3300米左右,是香格里拉市内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具有汉式寺庙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最宏伟的建筑,就是平台广场上的三座金顶大殿。正中规模最大的,是扎仓大殿,左侧的白色建筑是宗喀巴大殿,右侧的黄色建筑是释迦牟尼大殿。</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扎仓,藏语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p><p class="ql-block">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p> <p class="ql-block">据说藏区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一共3000多座,但是活佛只有1700位。就是说近一半的寺院是没有活佛的。而松赞林寺一个寺院就有8位活佛,地位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站在全寺最佳观景台望去,噶丹松赞林寺犹如一座古老的城堡和神秘的宫殿屹立于旭日最早照耀的佛屏山麓,仿佛布达拉宫在现。</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在纳西语中名为“释卜芝”,意为逐渐长大的花,它是纳西族的圣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泉水台地之一。早在唐宋年间,白水台已然成为滇西一带有名的游览胜地,引得无数文人为此折腰赞叹。</p> <p class="ql-block">相传五百年前一位纳西族高僧从西藏取经回来,路过白水台,被美丽奇景迷住了,就留在这里修仙传教,设坛讲经、还写下一首著名诗歌赞美白水台,流传千古:“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冏留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主,羡此高人了上乘”。</p><p class="ql-block">诗中,云波、雪浪,玉埂、银丘,形象地描述了白水台的动人风光。</p> <p class="ql-block">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宛若片片斜月洒落人间,又似纳西少女的银饰,摇曳激荡,银光散射……如果说九寨沟的水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盘创造出来的,那么白水台的水便是被上帝加上了滤镜。</p> <p class="ql-block">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形成无数块层层叠叠蓄满水的玉埂银丘,因而被称为“仙人遗田”。</p> <p class="ql-block">在遥远的云贵高原,藏匿着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泸沽湖。它像一颗蓝色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传说。这里没有喧嚣的车声人声,只有清风、碧水、蓝天和悠然的时光,仿佛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等待着每一个心怀向往的旅人去探寻。碧海群鱼跃,蓝天鸥鸟飞,一山一水一风景,一诗一画一境界,这里就是泸沽湖</p> <p class="ql-block">视野非常开阔,整个湖面尽收眼底,湛蓝的湖水,蔚蓝的天空,被绿树环绕的湖岸,景色优美的里格半岛,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p><p class="ql-block">艳阳高照下格外亮眼,美得像一幅画一样,“东方女儿国”不是噱头,而是真的存在,眼界和格局在看到泸沽湖的时候真容那一刹那被打开。</p><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俯瞰泸沽湖的全景,有很多人因此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间,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干水天之间的靡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有一种雪白花瓣簇拥着黄色花蕊的海藻花,像一朵朵白云漂浮在水中,在阳光下耀耀生辉。形成了泸沽湖有名的奇景「水性杨花」(6-8月最佳季节)。</p><p class="ql-block">当然,「水性杨花」是人们赋予它的名字。这种花的名字实际为波叶海菜花,渐危种,产于云南、四川,生于湖泊中,对水质要求极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所以人们也形象的称它是“水质的试金石”。</p> <p class="ql-block">干净清澈的水留住了水性杨花。而水性杨花纯洁的白又为泸沽湖增添了一分纯净妖娆。</p><p class="ql-block">碧蓝的水面上,一朵朵白色花瓣,黄色花蕊的小花铺满水面,接连成片随着水波舞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美,在于它的纯净与原始。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漂浮着朵朵白云的倒影,仿佛天空与水面交织成一幅梦幻的画卷。湖边的村庄静静地伫立,古朴的木楞房和独特的走婚桥,诉说着摩梭人神秘而浪漫的走婚文化。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岸漫步,你会被泸沽湖的美景一次次震撼。湖边的格桑花随风摇曳,成群的野鸭在湖水中嬉戏,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每当夕阳西下,湖面被染成一片金黄,那种壮美与辽阔,足以触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忙,那么不妨来泸沽湖。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只属于你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一人、一诗、一杯酒,闲来无事坐在落地窗前发呆,缓缓的在安静的湖上飘着,晒晒太阳,让时间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向往泸沽湖边上的慢生活</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p><p class="ql-block">偶尔落日的余晖,也会被云层遮住,透露出一点点光芒。</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是歌舞的王国,摩梭人的生活惬意且充满欢歌笑语,有“素好饮酒,善歌舞,歌舞达旦”的称誉,摩梭人青年男女通过歌舞传情,这些歌舞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来到这里摩梭人篝火晚会值得去体验一下,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载歌载舞~</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每个清晨,太阳照在金黄的草海上,湖畔清脆的枝叶摆动着,被偶尔经过的车辆带动轻轻飘起,一片片树叶飘落下,远处是醉人的湛蓝色湖面,秋天的泸沽湖,多了一分清冷与洒脱,也别有一番雅致和滋味。</p> <p class="ql-block">坐在猪槽船上,看早晨的日出,听一曲摩梭姑娘的山歌……</p> <p class="ql-block">猪槽船其实也就是独木舟,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摩梭语称:“日故”。泸沽湖与世隔绝,猪槽船在这里不仅用于捕鱼捞虾,还是当地男男女女以歌为话,一唱三叹的浪漫象征;船在水上飘,人在轻舟里,猪槽船中,不以日出为早,不以日落为迟,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让人感觉身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当中,潇洒和浪漫到忘却了时间,甚至忘却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海鸥走了,野鸭子走了,花就开了。”对于在泸沽湖畔的摩梭儿女来说海鸥与海藻花的接替,就像是一场赴约。</p><p class="ql-block">海鸟走了,花就开了,花儿谢了,海鸟就来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泸沽湖这片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可以让人放下一切烦恼、洗涤心灵的圣地。在这里,你可以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真谛。</p> <p class="ql-block">丽江束河古镇,纯木质结构的三进院,古色古香,先住下来。</p> <p class="ql-block">​束河客栈众多,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在这里可尽情领略到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距离玉龙雪山16公里,由玉龙雪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的青龙河贯穿古镇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清新灵动。</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空气是宁静的,薄薄的甜味透过鼻腔,这气息有刚刚下过太阳雨的湿润;也有微风吹过的清爽。</p><p class="ql-block">四方街有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其中有一条路就是通向印度的天路——滇藏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2043米,离天空很近,似乎伸手就能抓住某一朵彩云;离太阳很近,似乎每一场阵雨过后就能看到彩虹。</p> <p class="ql-block">束河古镇 、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束河古镇古街,或休憩于一古朴的茶吧,品一壶龙泉水沏就的香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更为纯朴的纳西民俗,也可融入到农户家里,体验一番纳西人悠闲自得的田园牧歌生活。</p> <p class="ql-block">古镇小街的青石路面记载着它1400年的沧桑,沿街的商铺让我们看到了它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青龙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乃丽江境内最大石拱桥,桥宽4.5米,长25米,青龙河水穿桥而过,桥上石板被百年的岁月打磨得光滑亮丽,桥上人来人往,多少穿着汉服的仙女在此各种拍照,桥两侧柳树郁郁葱葱,“烟柳平桥”得于此。站在桥上思绪万千,仿佛听见了那远古的马蹄之声。</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整个结构如徐霞客曾走过此地所记述的“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十和(束河)院”,就是当年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束河古镇的情形。依山傍水、幽静古朴,屋舍错落有致,巷道间流水潺潺,四通八达。街面上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路,商铺前古老的木板门面,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以及偶见闲坐的老人,作为历史的见证,似乎在向过往的游客诉说着古镇昔日的繁华。历经岁月沧桑,但古镇依然,村落与水系、花卉浑然一体,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现代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丽江因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而备受游客青睐,古城的浪漫气息和纳西族的独特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大理则以其纯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游客。所以看你的爱好选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