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回忆录》——救孤儿收义子

<p class="ql-block">  我母亲的二姐、二姐夫在1954年、1955年相继去世,丢下两儿一女。最大的女儿仅12岁,最小的儿子6岁。当时都分别由亲戚家领养。最小的儿子——陈万银,给舅娘家抚养。我舅娘未生育,无儿女。她也许不知道怎样对待管教孩子,把几岁的孩子当成人待。每天都安排很多活,做不完或未达到她的要求,就不给饭吃,或晚上罚跪踏脚板(旧时床前垫着上床的板子),不准睡觉。动辄还用棍子打,长期对孩子进行摧残、虐待。一年多时间,他变得面黄肌瘦,全身皮包骨头,青筋突冒,脸部瘦削、颧骨突出,两条腿像两根麻杆,走路都打晃,一阵风来都象要被刮飞。一天舅娘没在家,他就逃到朱姑爷家(约三、四里路,这是他爸爸亲妹妹的婆家,他的哥哥就寄养在这家。),走到门口就晕倒了。她姑父姑妈见状很痛心。他们知道不能让他再回去了,回去可能挨不过多久孩子就没了。我舅娘的凶悍他们也见识过,本份的他们不敢得罪。思来想去,只有把孩子送得远远的,找户好人家寄养。当下两人轮流背着一路小跑送到我家(两家相距50多里路),当时天都快黑了。</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2即父母收的义子)</p> <p class="ql-block">  我母亲看见陈万银这样子,抱在怀里痛心地哭了。但是听他姑爷说是希望我家能收留这可怜的孩子,母亲迟疑了,她也怕大嫂犯浑闹事。可我父亲看孩子实在可怜,不忍心他再回到舅娘家继续受罪,父亲对母亲说:“让孩子留下吧,我们不能见死不救,眼睁睁地让他回去不被祸害死都会饿死,那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二姐呢?”母亲听后也不再说什么,就把陈万银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安置在家里。</p><p class="ql-block"> 当晚给他脱衣擦澡时,母亲又一次心痛掉泪,孩子身上体无完肤,有些伤口都化脓了,令人不敢直视。第二天送到医院去检查医治,这可怜的孩子引来很多人围观,面对这仅剩一口气的孩子以及满身的伤痕,大家都很同情这孩子的遭遇,也为父母亲捏把汗。他们说:“这孩子难喂活,你们不要苦费心了.......”父亲却坚持说:“管他的,孩子实在可怜,我们死马当成活马医,尽其心,活不活得下来看他的造化!”</p><p class="ql-block"> 检查处理好,医生开了几付中药,并告知:“开初少给油食吃,调理一段时间,再加油荤。”回到家妈妈按照医生的叮嘱,按时喂药,一日三餐清淡饮食,允许他吃饱,慢慢吃(孩子以前很少吃到饱饭,一见到饭就狼吞虎咽,恨不得把之前的亏空都吃回来)。调理了一段时间,母亲开始每天跟他加个鸡蛋,做个瘦肉汤,并抽空耐心地牵着他在屋子里、院子里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父亲精心地照顾,他的精神状态慢慢恢复了,他自己可以找些轻巧的活儿来做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秋季开学,父亲送他和妹妹世芳一起读书,他很努力,成绩中上。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的社会政治运动),初中未毕业,就响应党的号召回家务农。后来参加村上的民兵训练时因表现突出,对公益事很热心,不久就当上了民兵连长。通过两三年锻炼,乡政府领导对他重点培养,调到清和公社管理农村经济工作,成为脱产干部。他工作积极肯干,成绩突出,不久就提升为公社的农经主任。在公社工作近三十年,因没文凭,公社虽多次上报,未批准转正式国家工作人员,到2004年,政府给他一次性生活补贴,退休回家。</p><p class="ql-block"> 我父母救他一命,并把他养大,也算没有白养他。在外,他工作积极肯干,在家,也很懂事勤快。再忙也不忘记对父母照料。一到家就替父母干活,常给父母买回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他二十岁时,父母征求他的意见:“你今年满二十岁,已长大成人了,你是否另立门户?”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命是您们救的,我哪里都不去,一辈子跟着您们,为您们养老送终。”我父亲说:“你不愿意走,就得写个抱约(旧时的收养文书),取个名字,收你为义子,这样名正言顺地接纳你为姜家的后人,以后你结婚生子女,都姓姜,是姜家的传人。”他爽快地答应了父亲的提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二十岁生日那天,父母请了厨师给他做了生日宴。除了亲戚朋友外,还专门请了公社书记和领导参加。饭后写了抱约,公社骆书记给他取了名——姜世银,号名——姜陈。后来这两个名字叫的人都很少,大家一直都叫习惯了陈万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后,他确实担起了当儿子的责任,对二老关心、体贴、孝顺。父母生病及时送医拿药,常给二老买好吃的改善生活,母亲的糖,父亲的烟都没断过,平常也是对父母嘘寒问暖。邻居和亲友都常夸赞:“姜五爷(年少时父亲毁容大家称呼他为“姜五麻子”,后来大家由于对父亲为人处事的认可,都一律称呼他为“姜五爷”),抱的儿子比别人亲生的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