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识字率上看,清朝使中国倒退回了原始人时代

雪云飞

<p class="ql-block">从识字率上看,清朝使中国倒退回了原始人时代</p><p class="ql-block">2020-12-26阅读 74786</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中国的历朝历代,百姓的识字率各自有多少呢?</p><p class="ql-block">从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到尧舜禹夏商西周的时代,我们中国只有贵族和少数的贫民识字,社会的整体识字率大约徘徊在4%左右。</p><p class="ql-block">远古时代识字率4%左右</p><p class="ql-block">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出现了百家争鸣,有一大批的教育家出现,比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社会的识字率提高到了8%-10%左右。</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代识字率8%-10%</p><p class="ql-block">到了汉朝,由于汉朝延续时间非常长,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百姓大部分时间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精神生活的需求大幅度提高,读书识字的人自然多了,识字率提高到了20%左右。</p><p class="ql-block">汉朝识字率达到20%左右</p><p class="ql-block">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再加上五胡乱华,社会的识字率有所下降。</p><p class="ql-block">到了伟大的唐朝和宋朝,由于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加上社会风气非常的开放,而宋朝是一个极端的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两个朝代的文化事业蓬勃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大批的伟大诗人、伟大词人、文学巨匠,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等等。在唐宋,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人人都朗朗上口,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之下,社会识字率达到了30%左右。</p><p class="ql-block">唐宋识字率达到30%左右</p><p class="ql-block">到了了不起的大明王朝,国家更加的重视百姓的教育工作,在明朝的各个时期都在大力的兴建书院,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全国各地的书院加起来达到了2000所左右。</p><p class="ql-block">明朝著名的东林书院</p><p class="ql-block">在明朝的成化年间,有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人,叫杨继宗,他为了全民普及教育,曾经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入学者,罚其父兄。就是说八岁的孩子,如果你还不给他上学,他的父亲或者他的哥哥都要受到惩罚。</p><p class="ql-block">明朝清官杨继宗</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够让儿童更加的容易识字,明朝的内阁首辅杨士奇专门编了一本书,叫《新编对相四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儿童读物《看图识字》。</p><p class="ql-block">明朝杨士奇编著的《看图识字》</p><p class="ql-block">由于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明朝的识字率达到了4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很多小说都是针对普通的小市民的,比如说《三言二拍》《封神演义》等等,就是因为普通的百姓识字率非常的高,大家喜欢看这种市井小说,有市场的需求才会有这些作品的出现。</p><p class="ql-block">明朝市井小说《三言二拍》</p><p class="ql-block">而到了啥也不是的清朝,由于清朝这些玩意儿极端的野蛮落后,极端的自卑,在我们中国疯狂的大搞文字狱,实行愚民政策,不希望我们中国人通过读书识字聪明起来。而且清朝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去读书识字。所以清朝的百姓文盲率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百姓都目不识丁,变成了一具具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p><p class="ql-block">清朝百姓衣不蔽体目不识丁</p><p class="ql-block">在1909年,也就是清朝灭亡的前两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清朝全国的识字的人口不到300万,而当时清朝一共有4亿的人口,也就是说,清朝社会的识字率不到1%。</p><p class="ql-block">清朝连我国的远古时代都远远不如。</p><p class="ql-block">甚至可以说清朝让我们倒退回了野人时代。</p><p class="ql-block">清朝,啥也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