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的故事

志东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甲虫标本图片,拍摄于2024年3月22日,地点在《国家动物博物馆》。篇中文字源自展览介绍。</p> <p class="ql-block">  甲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昆虫纲的鞘翅目。之所以称之为“鞘翅目”,是因为它们的前翅角质化,在不飞行时合拢,盖住膜质的后翅和胸腹部的背面。</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其它昆虫来说,鞘翅目昆虫的身体坚硬,表面还有腊质,这些构造在保护身体免受不良气候影响机械伤害和天敌的袭击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也是它们能够适应生活环境而成为昆虫中最昌盛的一支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步行虫科</p><p class="ql-block"> 体型小至大型,体黑色或褐色而有光泽。行动敏捷,常栖息于砖石、落叶下或土中。成虫和幼虫捕食软体昆虫。步行昆虫科是鞘翅目中的一个大科,世界已知种类超过2万种。</p> <p class="ql-block">叩头虫科</p><p class="ql-block"> 小型至中型,体色多为灰、褐、粽等暗色,有些大型种类体色体色鲜蓝而带有光泽。触角锯齿状、栉齿状或丝状,形态常因雌雄而异。具有弹跃的构造,虫体仰卧式,先挺胸弯背,然后靠肌肉的强力收缩,前胸向内收,背面击地而跃起,当体躯被抓住时,他就不断的叩头,企图逃逸,所以有“叩头虫”之称。生活于地下,危害种子、块根及幼苗等,是重要的地下害虫。</p> <p class="ql-block">巨四叶叩甲</p> <p class="ql-block">锹甲科</p><p class="ql-block"> 大型甲虫,雄性有极其发达的上颚,前端分叉,略似鹿角,实际式口器的一部分。锹甲虽然形象威猛,但却是植食性昆虫。</p> <p class="ql-block">金龟总科</p><p class="ql-block"> 金龟总科俗称金龟子,其成虫触角端部3—8节向前侧部延伸呈鳃片状,容易辨认。幼虫身体柔软,乳白色,常弯曲呈C形,称为蛴螬。金龟总科包括两大类:食粪食腐的粪金龟、蜉金龟等科,以及植食性的犀金龟、臂金龟、鳃金龟、花金龟、丽金龟等科。</p> <p class="ql-block">天牛科</p><p class="ql-block"> 体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特长,常超过体长,最长的(长角灰天牛)超过体长5倍,至 少超过体长的1/2,着生于额的突起上,是区别于叶甲科的重要特征。幼虫钻蛀树干,树根或树枝,为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天牛种类很多,是鞘翅目的1个大科,已知种类估计超过2万。</p> <p class="ql-block">叶甲科</p><p class="ql-block"> 与天牛相似,但触角一般短于体长的1/2,体长卵圆型或长型,成虫常具有金属光泽,故有“金花虫”之称。</p> <p class="ql-block">吉丁虫科</p><p class="ql-block"> 体型与叩头虫相似,体常有鲜艳的金属色彩。触角锯齿状。幼虫钻蛀枝干或根部,生活于树木的形成层中。它们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p> <p class="ql-block">萤科</p><p class="ql-block"> 体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雄一般有鞘翅,雌常无翅。腹部第六、七节有发光器,夜间活动。幼虫、成虫均捕食性,以蚯蚓、蜗牛及昆虫为食。</p> <p class="ql-block">象甲总科</p><p class="ql-block"> 微小至大型,体色暗、粗糙,或鲜明而有光泽。头部前方延长成象鼻状突起,长短不一,成虫、幼虫均植食性,有的吃叶、钻茎、蛀根及种子,亦有潜叶的。象甲总科是鞘翅目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知种类近4万种。</p> <p class="ql-block">象甲</p> <p class="ql-block">谢谢来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