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采风

赵敏

1985年7月,中国散文诗学会首届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四川散文诗代表领队是省作协领导、老诗人唐大同,成员有陈犀、刘允嘉、柴与言、马及时、肖敏等,以及我。年会在哈尔滨“创作之家”举行,那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的招待所。 <br> 第一顿晚餐是聚会大亮相的舞台。大家在一张张餐桌边过往穿梭,又是握手又是敬酒,欢声笑语绕梁三匝。好多人笔交已久,神交久之,今晚是第一次相见。唐大同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四川代表来到餐厅靠前的一桌,逐一介绍:老诗人艾青,老散文诗人柯蓝和李耕,还有刘湛秋、陈慧瑛、桂兴华、蔡旭、陈志泽等一批有名的中青年诗人。<br> 老诗人艾青在大会上再次朗读了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大会堂里满座的文学青年齐刷刷地站立起来鼓掌,眼里闪烁着点点泪光。黑龙江大学诗歌团体上台朗诵了柯蓝的散文诗《萤火虫》《海的沉思》 ,郭凤的散文诗《叶笛》,李耕的散文诗集《不眠的雨》,耿林莽的散文诗等。男女大学生纷纷登台吟诵刘湛秋、陈慧瑛、唐大同、陈犀、蔡旭等的散文诗作,我们四川代表队的几个年轻人分别上台朗读了自己创作的散文诗,我在台上朗诵了我的散文诗《母亲河》。<br> 会后,黑龙江大学文学社的一群男女大学生手捧本子追着我们题词。在给几个小青年写了几句话后,我躲进楼下的小花园里。江南一座城市的报纸副刊编辑 “大卫”,也坐在小花园的水泥桌边。他写一手好诗,活跃在散文诗坛。他负责的报纸副刊发表了我的许多散文诗,与他通信联络几年,这回第一次见面。他对我笑笑说:“大家说你长得像维吾尔族姑娘。” 我想起老散文诗人李耕说我是他的“维吾尔族女儿”。<div> “李白全家是从新疆碎叶迁到四川江油的,你的祖籍是江油匡山,说不定与李白沾亲带故,身上有维族血统哦。”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div><div> “开玩笑哈!”我有点不好意思。 <br> 那天晚餐,我和他在同一桌吃饭。他吃饭很快,放下碗筷他径直走到我身边,弯腰对我说:“我在大门外等你。”说完他转身就走了。同桌的年轻女性们睁大了眼睛。我走出餐厅,见他端端正正地立在喷泉旁,远远望去,真的很像著名的西方雕塑大卫。傍晚他带我去松花江畔散步,去坐了有轨电车,去吃了白俄人卖的烧烤火鸡。 </div><div> 我们四川代表队的散文诗人刘允嘉是县文化馆干部,他在这次年会里教会了我跳舞。最后一天晚上举行盛大舞会,我和几个女青年轮番和众多的男诗人跳舞,居然没看出我是刚出师的舞者。 <br> 中国散文诗学会首届年会在哈尔滨结束,分两路组织采风活动。一路是去长白山等地,一路是去内蒙呼伦贝尔草原。我们四川代表队在唐大同老师的组织下参加了内蒙呼伦贝尔草原采风。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是我们这一路的总负责人,他和我们走完采风全程,沿途创作了不少散文诗作品,后来结集出版,影响深远。<br> 牙克石,海拉尔,伊敏, 一直走到满洲里国门。沿途的火车为我们“作家代表团”腾出专门卧铺车厢,草原露天煤矿专机从北京运来大对虾招待我们,还为我们在呼伦贝尔湖边做了全鱼席。散文诗创作如泉涌,写草原,写牧民,写羊群马群河流湖泊;写矿山,写矿工,写哨所写边防战士,还在满洲里中苏边境界碑边登上边防军的瞭望塔……<br> 我们四川代表队和江南代表队一直同行,最后在大连星海边分手。我独自登上去天津的轮船返川,一步一回头。<br><br><br>注:赵敏著随笔传记《素面相见》(节选)<br></div><div><br></div><div><br></div> 1985年7月,本文作者赵敏与著名诗人艾青、柯蓝等在哈尔滨中国散文诗学会首届年会合影。<div><br></div> 1985年夏天,本文作者赵敏与著名诗人柯蓝、唐大同、李耕、蔡旭等在呼伦贝尔草原采风。<div><br></div> 1985年夏天,本文作者赵敏与诗人采风团在呼伦贝尔草原蒙古包前留影。 <div><br></div> 1985年夏天,采风女诗人与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女人们合影。<div><br></div> 1985年夏天,本文作者赵敏与著名诗人柯蓝、唐大同、李耕、蔡旭等在满洲里采风留影。<div><br></div> 1985年夏天,本文作者赵敏参加中国散文诗首届年会后在大连星海公园留影。<div><br></div> 本文作者赵敏(中)与中国诗歌界泰斗著名诗人孙静轩(右一)、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左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