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穿越

我心飞翔 6503055

<p class="ql-block">新照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老照片:网上下载</p><p class="ql-block">文字编撰:我心飞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津是一个双文化特色的城市。自1404年朱棣将“直沽”赐名为“天津",即“天子度津之地”之后,天津便有了自己的生日,距今已有620年,并形成了以老城地域风情为代表的漕运文化。唯至今市内的明代建筑已经非常稀少,即便清代建筑也不多了。目前能够以实物追溯历史最久远的有宁园致远塔前的金代石狮,雕刻于1197年,距今已有827年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在天津市内还能见到的明清建筑包括敕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明清两代重修的娘娘宫、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的玉皇阁、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的天津文庙、由北京拆建到天津的前清庄亲王府(原为明朝大宦官刘瑾旧宅)、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广东会馆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广东会馆的大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天津的租界则始于1860年,距今已有163年。从起始至1945年结束。在当年号称九国租界中形成规模的,主要集中在天津的五大道、解放北路金融街、中心公园周边、意式风情街及小白楼、小刘庄一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旧租界的崛起以及所带动的金融实业商业贸易的大发展,使近代天津开历史先河,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城、北方第一城。西风东渐的结果,使天津在保留浓郁漕运地域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以旧租界为代表的舶来文化。虽经百多年的战乱与历史变革,旧租界内的很多欧洲风格老建筑已经不存,但仍保留下来不少的百年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从天津庆王府的铁艺门楣望向重庆道上的小洋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文保意识不断强化下,现在留下来的老建筑大都得到了妥善修缮,有的已经改作博物馆对外开放,使濒于毁坏的百年老洋房获得了新生,同时也留下了天津近代历史的城市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美篇仅选出有代表性的一些百年老建筑,用网上得到的老照片与现在新拍摄的照片做对比。同样的建筑,看看经过百年沧桑后,模样有了多少变化?通过“时光的穿越”更能激起我们对天津近代历史的兴趣,也会更加珍惜今天保留下来的城市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为梁启超旧居,百年的物转星移,这里曾经成为破旧的大杂院,经过精心的修复,落架重建后已经修复如初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天津西站老站房,始建于1909年。这座火车站站房由德国建筑师设计,为砖混结构二层(局部三层)楼房,建筑整体坐南朝北,是一座具有典型折衷主义风格的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这座站房还是中国铁路枢纽站中修建最早、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照片为西站站房刚落成不久所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建天津新西站时,为了保护这座百年德式老建筑,将其平移了140米,工程非常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始建的老建筑相比,落架重建的建筑在基本尊重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没有了两侧最上面的老虎窗,也没有了屋顶的烟囱。但看上去还是很有原有建筑味道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移完成后的西站老站房已经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娘娘宫的大门老照片,门前还有一座牌楼。娘娘宫坐西朝东,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有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殿。两侧配以钟楼、鼓楼、关帝殿、财神殿、其他配殿及过街楼张仙阁等建筑,是研究宋元时期妈祖庙建筑特征的活化石,是现存唯一实例,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老照片由外国摄影师摄于清末,是从牌楼向东拍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现在的娘娘宫,基本还是原有的格局,只是两边加了两座铜麒麟。这对铜麒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重铸的。原有的铜麒麟在文革期间被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望海楼教堂,是一座有厚重历史故事的老教堂。位于海河东岸狮子林桥畔。1866年,法国神父谢福音到津传教,于1869年建成天津第一座天主教堂圣母得胜堂,建筑风格采用哥特式,俗称望海楼天主堂。但次年在“天津教案”中被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法国天主教会用清政府赔款,在废墟原址重建,并增建了角楼。此后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望海楼教堂再次被焚毁。现存的望海楼教堂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法国领事馆用“庚子赔款”按原形制重建的建筑,距今已有121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这座老教堂保护完好,与多姿多彩的狮子林桥相伴,与历史悠久的明代建筑玉皇阁隔河相望。共同演绎着天津的过去与现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李纯(北洋军阀)祠堂,原为清朝铁帽子王莊亲王府,始建于清初。至第十代莊亲王载勋时因资助义和团,庚子事变后被慈禧赐死,王府快速没落。也因此在民初,李纯得以20万元现大洋购得此府移建天津改为李纯的家族祠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纯祠堂群落南北长、东西短,由南至北依次为砖照壁、石狮、石牌坊、一对华表、石赑屃、石拱桥及玉带河构成。祠堂建筑群为三进院落,由大门、前殿、主殿、后殿、配殿等组成,被誉为“小故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纯祠堂解放后曾为南开区文化宫,还做过华北最大的旧书市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7年有关方面对李纯祠堂进行了彻底的修缮,至2009年年底完成。修缮后的建筑保持了标准的清代“青砖绿瓦红门”官式建筑风格。现为天津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原名叫万国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是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是法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的。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于1923年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后,于1928年将老桥拆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照片应摄于老桥尚未拆除的1927~1928年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座百年老桥至今人还可以开启,并得到了精心的维护,已经成为天津的一张名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位于天津解放南路的老洋房原为德国俱乐部。该建筑于1905年5月动工,总造价为15万两白银。由天津德租界工部局规划,由施密特公司施工建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德国古堡式的建筑内曾经包括了德国球房、德国总会和康科迪亚俱乐部,是二十世纪初德国政客、侨民在天津的政治、社交和文娱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当年威廉街上德国俱乐部的旧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后该建筑属于天津市政协所有,现在的一楼是德式西餐厅。由于此楼修缮的比较早,所以在“修旧如初”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丢失了一些建筑细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天津老西开教堂,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的教堂,属法国罗曼式建筑,建于1916年,是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开教堂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构图,三个高达45米的巨型圆顶错落排列成“品”字形,三座穹窿顶均略向上拉长,表面以绿色铜板覆盖,巨型圆顶为木结构支撑,每座圆顶上有一个青铜十字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革期间,西开教堂教会活动被迫停止。1966年8月23日,教堂受到红卫兵冲击,三座塔楼上的十字架被砸毁,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两座前塔楼圆顶的底座严重震损。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开教堂开始修复,</span>1980年8月15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恢复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建于1924年,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所设计。该建筑具有浓厚的折中主义风格,造型别致,建筑格局中央对称、庄重大气。1949年后该建筑曾由多家单位使用,后来成为居民杂院,一度破败不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当年的照片,可以看到已经摇摇欲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旧居于2003年依照原有格局重新修复,并对外开放,这是天津市第一个名人旧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建在泰安道上的具有典型英伦风格的哥特式教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史嘉乐创办。</span>教堂用地是1893年英国工部局捐赠的,当时用了10年时间填地与建设,直到1903年才正式落成。但1935年5月教堂因大火导致礼拜堂严重损坏,1936年重修。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旧照摄于1939年,彼时正值天津大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余年中,教堂几经改建扩建重建,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英伦风格。砖木结构,红顶灰墙。钟楼耸立,尖券门窗。尖尖的塔楼,向世人诉说着岁月侵蚀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几十年的孤寂,这座建筑现在已经变身安里甘艺术中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安立甘教堂对面,是原天津英国领事官邸旧址,始建年代不晚于1917年,最早曾作为开滦矿务局总经理都司纳森的住宅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当年的旧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建筑保护的非常好,现在属于阿里巴巴天津总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在原英国领事官邸东边,就是原开滦矿务局大楼,这是一座希腊古典复兴风格的建筑,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美籍工程师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建于1919年至1921年。建筑为三层混合结构带地下室,坐南朝北,占地为矩形。泰安道一侧的主立面中间部分内凹,采用贯通两层的十四根高大爱奥尼克柱式整齐排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当年的旧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百年老建筑在经历了中英合办开滦矿务局董事会、天津市委大楼等用途后,现在已经修缮一新,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一窥内部的全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开滦矿务局大楼的斜对面,就是利顺德饭店。利顺德饭店始建于1863年,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携德商瑞德改建而成,迄今已拥有161年的历史,成为天津乃至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顺德饭店历经清王朝衰败、北洋政权更迭、国民政府起落、日伪侵占劫难、直至新中国成立,在一个半世纪里五次扩建,九次易主,饱经风雨,但基业长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文革期间的利顺德饭店,已经和当初的模样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10年利顺德饭店进行了彻底的保护性修缮,严格考证建筑的历史变迁和风格变化,对原址建筑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进行价值评估,以遵循国际上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及我国相关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为前提,确定妥善合理的修缮设计依据及原则,终于恢复了利顺德饭店的本来面目。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天津戈登堂老照片。戈登堂为英租界工部局大楼,始建于1890年,坐落于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为19世纪天津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4年之后,这座充满了故事的老楼主楼已经不存,其原址建起了高大巍峨的丽思卡尔顿饭店,但值得庆幸的是,就在饭店东边临解放北路,仍然保留下来戈登堂侧翼的一小部分建筑,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位于金融街上的原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旧址,建于1900年。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清政府官方与外资合办的银行。该建筑为黄色面砖外墙面、圆形盔顶、券形窗口和人字形山花装饰的平窗。为了减弱对道路转弯处的影响,华俄道胜银行的转角处抹成弧形。1926 年该银行倒闭。1928 年将此楼作价售予交通银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老银行建筑尽管运气不佳,但保护的还不错,至今仍然原汁原味,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打卡之地。现在此楼为中国工商银行天津解放北路支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位于鞍山道的一座漂亮的西班牙风格建筑,原是陆宗舆的乾园,清朝末帝溥仪夫妇住进来后改为“静园”。园子曾经的环境十分幽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楼东侧还修有一个网球场。但百年的时代变迁使这里凋零不堪。</p><p class="ql-block"> 这是整修开始时腾迁阶段的留影。可以看到呈现的是一幅衰败大杂院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园子的修复工作是谨慎和科学的,拆下时每片瓦每块砖都作了标记,铜扶手、铜合页都尽量使用旧物。经过精心的“修旧如初”的整修后,重现了百年前“静园”西班牙建筑的风格与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位于南京路的天津原犹太教堂。1905年,犹太人拉比吉利舍维奇在天津设立了犹太宗教公会,租房充作教堂。1937年着手筹建教堂,1940年该犹太教堂建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沉睡了几十年的犹太教堂被修缮一新,展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作为犹太教的标志—大卫六芒星已经不见,唯一的痕迹,是正面墙上浮雕中留下了冲下的一个角,算是岁月留痕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建筑是原英国文法学校的主教学楼,英国文法学校的前身为安立甘教会学校,于1905年由英侨捐款创办。这座主楼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8年,由永固工程司库克和安德森设计,为二层(局部三层、设有半地下室)砖混结构教学楼。因其形状被大家戏称为飞机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这座建筑与潘馥旧居一起属于天津二十中学所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旧照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马可波罗广场。在1908年建设初期,马可波罗广场就是作为意大利租界的中心建筑规划的,当时广场建设历时八年,直到1916年才建设完成。马可波罗广场不仅宽阔,周围还建有意式花园别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决定在租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造一座和平女神雕塑来纪念胜利。雕塑完成后从意大利国内途经上海运到天津,就树立</span>在马可波罗广场,塑像设计者为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朱塞佩·博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可波罗广场的和平女神雕像被毁,后来专门搜集整理了原有雕塑的设计资料,分析后制定出了雕塑重建方案,还原了雕塑原来的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和平女神雕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环绕马可波罗广场的精美别墅群叫做女神别墅,共六座,分三组每组两座,其风格式样基本相同。百年沧桑之后这些别墅群还是原来的样子,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位于马场道上的香港大楼刚建成不久的旧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建筑建于1937年,为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公寓式住宅楼。当时多为社会名流及中产阶级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这座曾经居住过很多名人的公寓大楼保护得很好,成为天津五大道中著名的老公寓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40年落成的维格多利西餐厅,四层的大楼宏伟壮观,其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4年,维格多利西餐厅并入起士林,易名为起士林西餐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近年重新修缮过的起士林西餐厅。经营着俄式、德式与法式西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这座老楼已经被小白楼地区拔地而起的CBD摩天大厦包围,成为天津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究竟“小白楼”是指的哪座楼,众说不一,但起士林这座楼已经被老天津卫们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限于篇幅,还有很多百年穿越的历史建筑没有展现。但从以上的照片对比中,已经让我们触到了厚重的天津近代史沉淀。这里有天津的过去与现在,相信天津的未来会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