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 财会事】 岁月如歌 致敬流年(三)

筠筠

<p class="ql-block"> 工作篇(1)</p> <p class="ql-block">  岁月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岁月是一部剧本,总有不同的情节,岁月是一朵花,会在不同的地方开放,岁月是夜空中的星光,是一条弯弯曲曲,涓涓细流的小河……</p><p class="ql-block"> 1966年,我会计中专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我和全国的大中专毕业生一样,延迟一年分配,(工龄计算从66年算起),67年7月我终于拿着毕业分配的通知,到市粮食局报到,和我一同去报到的还有两个女同学。</p><p class="ql-block"> 接待我们的是粮局的人事,中年男性,姓梁,他叫我们先填好职工登记表,然后说,因我局下属各单位会计满员,先到仓库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根据企业需要再调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梁干事带我们三人到仓库,这是我市较大的粮库,很重要的单位,门卫都是武装守卫,很严肃,进去后,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库房,长方形,顶上像是一个弯弯的蓬,整体像个城堡,很好看。</p><p class="ql-block"> 整个仓库,外围很静,但里面可热闹了,每个仓的门口,都有货车停着,搬运工正肩托粮食进出货,7月下旬大暑前后,太阳像个火球一样,把人晒得大汗淋漓,个个脸都晒得黑黑的。</p><p class="ql-block"> 走了不一会,就到财会科办公室了,我一看,财会科有5人,都是男的,都是40至50岁的老会计,他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梁干事向主任作了介绍,主任见了我们,就说,你们中专生,先做夏粮入库工作,向工人阶级学习,并吩咐仓库一个也是姓梁的仓库负责人安排我们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安排我们磅谷,我们三人在不同的库房门口,给那些农民担谷入库进行磅谷,他们称磅谷员是司磅员,每个库门口都排有十几个农民准备磅,他们挑着两大箩筐的谷子,沉甸甸的,有成百斤重,头顶着火红的太阳,脸上流着黄豆大的汗珠,女的衣服全被汗水湿透,我们那天没带帽子,就光晒,想想都后怕,大暑前后,这样晒,不中暑那真是奇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跟的司磅员教我一次,就让我独立操作,他赶做其他收粮的事情。我开始以为很容易,谁知做起来,笨手笨脚的,那磅上的秤砣又上又下,总停不到中间,拨那标尺,拨来拨去都未得出个数,急得我满头大汗,好不容易磅得一个,又要填磅码单,又要心算将毛重减去皮重,得出净重告诉磅谷的农民。忙得我不知所措。工作速度太慢,觉得对不起农民,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大热天排队等你磅,让大家辛苦了,我逐步加快速度并向农民大哥大姐道歉,但他们都说,不要紧,新来会慢些,做多了就快了。我太感动了,心里决心努力学习,做个令人满意的司磅员。</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到中午11点30分了,排队磅谷的农民逐步离去,上午的工作结束了,我们三人也回到财务室。个个都累得坐在椅子上不作声。辛苦不要紧,但令梁负责人不满意了,他气冲冲的来办公室,说这几个会计校来的是吃饭的吗,下午不磅谷了,对財务科的职工说,让她们算磅码单。我们三个都不敢吭声,挺怕他的,他也太凶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财务科有个大专毕业的会计对我们说,去食堂食饭吧。他带我们去食堂,并叫我们食完后到工具房休息。</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他很热情,才敢和他交流,我说工具房是放工具的,他说就坐下就好了,现在那些领导,认为大中专学生是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我说,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这种思潮还存在,没办法,坐下休息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就到工具房休息了,可那小櫈子不好坐,睡不了,那就干脆不睡了,想想上午的工作,觉得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工作实践和技能,应该向工人师傅学习,他们认为我们是臭老九还是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尽快掌握劳动技能,才能得到工人们的尊重。尽管这个梁负责人骂我们,但他也是为了工作,现正是赶工时节,不是学习时候,耽误了入库进度是大事,我不能怪他,以后自己加倍学习实践才是。于是在下午的计算磅码单工作中,我和两个女同学认真快速累计,并提前完成。得到了财会科同志们的认可。他也不再骂我们了。</p> <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日子里,库领导根据工作急缓,每天都安排不同的工作,如帮助保管员夏粮出入库点数,协助财务科算磅码单,学习开单业务,清洁库内外环境卫生,挑拣整理翻晒不合格的粮食品种等。这些工作,眼见功夫,平凡而又繁忙,又脏又累,但想到下个月有工资领,我心里美滋滋的,试用一年,每月28.50元,一年后转正,挺好的。当时我在学校一个月9元伙食补贴,一日三餐也食得饱了,28.50元可买得很多东西,当时5分钱可食一碗河粉了,一角钱就有点肉粉了,6分钱可买一只菠萝包了。0.142元可买一斤三号米,0.98元可买一斤茶油,1.01元可买一斤花生油。想想都开心,做什么都不计较了。</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职工们对我们熟悉了,大家打成一片,也教我们操作技能,有一次,我跟保管员上米堆点数,因搬运堆得不整齐,要上去点,他蹬蹬就上到顶了,而我上到三包米高时,不小心滑了下来,看到旁边那栋米倾斜了,吓得我赶快用尽全身力顶住,保管员也急忙下来和我一起将米堆移正,惊得我出一身冷汗,后来我小心点再上,不滑了,而且向保管员学习如何点数,才能又快又准,并把堆垛不好的移好,做到整齐安全。</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中午没法睡觉,一些和我要好的老职工,带我去各车间参观,去了米粉车间,面条车间,去看他们生产流程,看到从粉状到出米粉,一排排整齐又白又嫩的细细的粉条,真好看,最后还要凉晒干,面条也是从头看到尾,从面粉搅拌到上机拉平,压平,从机梳切出来的细细面条,然后截成一段段,就形成湿面条,放在晒场的竹子凉晒干,再切成一段段到包扎,就成粮店卖的面条了。</p><p class="ql-block"> 看到工人们认真操作,我心里很感动,觉得他们平凡而又伟大,能创造新事物,为人民生产需要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令我最感动的是大米厂,这是从谷子到米的加工过程,是为梧州市人民加工大米,供应市场的主要来源之一。当时环保条件差,一进厂房,整个车间白茫茫,都是米尘,工人们的帽子衣服全白,机器隆隆响,讲话都要很大声,我走到机器前问那些老工人,你们在这儿工作,这么多尘受得了吗?他们说我们会常食猪红粥,单位无偿供给他们,猪红可吸尘,我们不怕米尘,有工做,有工资领就行,什么活都不怕。</p><p class="ql-block"> 短短几句话,透出工人们不怕困难,不怕辛苦的品质。他们的身是有尘埃的,但他们的内心是干净的。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  经过全库职工的努力,夏粮入库工作全面完成,我记不清是干了1个月还是两个月,有一天我们接到局领导通知,调我们三人到粮店,粮所工作。从此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当我离开粮库时,我深有感慨,我感谢粮库的领导和职工,让我学到了劳动技能,学到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从那时起,我决心在新的岗位上,边干边学,不负青春,不负年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生路漫漫,一路走来,每一段都有艰辛,都有快乐,有付出,也有收获,就让这一段段的过往,都刻在岁月的记忆里,芬芳回味,历久弥香。</p> <p class="ql-block">《筠筠》</p><p class="ql-block">完稿于2024年3月26日</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