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无锡江阴·徐霞客故居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马镇南岐村(为纪念名人,马镇已改名为“徐霞客镇”)。明末遭兵焚,清顺治年间徐之侄孙徐君铨重建。</p> <p class="ql-block">大门正面悬陆定一同志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两边立盘陀石。门背面镌“绳其祖武”砖额。</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庭院里,思绪也随着场景的变换而激荡起伏。在那个长满青苔的古井里,不知是否还盛放着他当年留下的点点滴滴;依然挺立的罗汉松,不知是否还记得他每一次归来的欣喜。</p> <p class="ql-block">崇礼堂是徐霞客先祖当年会见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内展示有徐霞客的生平年表及梧塍徐氏宗谱图。</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展览叙事脉络清晰,文字简练概括。看过展览对这位“千古奇人”,会有一个全面、精准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站在徐霞客旅行线路图前思绪万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徐霞客是践行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随着徐霞客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旅行家的出现,旅游才正式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因此,《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的家世十分显赫。明人笔记《共山堂外记》甚至认为,徐家是江南首富。而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隐居山间,不入仕途,但家境依然殷实。徐家在鼎盛时期,有良田4万多亩,从南到北走完有五十里路。</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出身于江阴城大户人家,“俭勤有卓识”,“性整而洁”,而且“织布精好远销到华亭、松江(今上海)等地,以此,老徐家因王孺人的经营,终于再度中兴。</p> <p class="ql-block">因是“老来子”,王氏对徐霞客有些偏爱。三兄弟分家时,她选择和徐霞客留居在老屋里,并为他当家理财。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不到60岁就去世,而母亲王孺子却活到81岁,直到徐霞客40岁才去世,对徐霞客影响最大。</p> <p class="ql-block">为了激励徐霞客,徐母说了一段至今被刻成碑文的一段话: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即《语》称:“游必有方。不过稽远近,计岁月,往返如期,岂令儿以笼中稚,轅下驹尘困为?” 用现在的话就是:“男子汉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方,怎能因为我而羁留家中,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无所作为呢?”</p> <p class="ql-block">她是支持徐霞客的第一人,不仅亲手为徐霞客缝制“远游冠”,还在高龄时,两次要徐霞客陪同远足。后人称,“霞客之奇,王氏成之”。</p> <p class="ql-block">他和母亲约定:春草初萌时出游,秋叶染霜时归来。这一年,徐霞客22岁。徐霞客每次回家,一定会给母亲带来远方的奇花异草、鲜果良品,并将壮游历险记如实相告。徐霞客后来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正得益于他有一位开明的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仰圣园是徐霞客家乡江阴为了表达对“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敬仰和纪念,于2001年修建,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江南园林。该园位于徐霞客故居对面。</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记碑廊,以《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为主体文,碑廊长250米,共计132个条目135块碑刻,代表了当今中国书法的较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游记碑廊,展示有众多名家的墨宝。碑廊以《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作为主体碑文,由总序、游记、附录、后记四部分组成。由作家艾若撰稿,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等书写,启功、沈鹏作诗代序。</p> <p class="ql-block">进入仰圣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小湖,四周有石板小径绕湖,花丛、古树、竹林贯串其中,环境甚是幽雅。</p> <p class="ql-block">这里亭台轩榭掩映于红花绿草之间,曲廊虹桥点缀于碧水清波之上,细微之处皆画意,目之所及遍诗情。</p> <p class="ql-block">环湖建有曲廊、水榭、扇轩、廊桥等仿明式建筑,十分精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中倒影犹显亮丽。</p> <p class="ql-block">这里绿野青山环绕,碧水蓝天相拥,古朴而不失精致,清秀而不乏韵味。在书本上感知徐霞客,总觉得“游圣”离我们的时代已经非常久远。来到他的家乡,才发现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三十余年间,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说他是驴友的祖师爷,一点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一身布衣,一根手杖,一双麻鞋,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眼观山河壮美,阅尽天下奇景,此生无憾矣!</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名叫《情谊 》,讲的是徐霞客出游云南丽江时,和丽江土司木增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一个奇人,写了一本奇书。徐霞客究竟给世人留下了什么?那就是:一个人用尽一生的时光,去做了一件他想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晴山堂是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34岁时为庆贺母亲大病初愈而盖的一所堂舍,堂名取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晴山堂石刻集中了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前后262年之间,84位名人名家为徐家撰写的墓志铭,传、序、记等共90篇,计76块石刻,为明代书法艺术的缩影,很是宝贵。</p> <p class="ql-block">晴山堂里面有各种赞美的碑刻,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背后必定有一个慈爱又懂得教养的母亲,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值得纪念的。</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墓位于晴山堂后院,墓前有徐霞客塑像,塑像两侧树立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和原交通部副部长潘琪撰写的碑文、整个墓陵肃穆幽静。</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如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这个“中华游圣”穷其毕生精力,以性灵游,以命驱游,察山脉之经络,求江河之渊源,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伟大壮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