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夹城的二月兰

liugang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照片均为作者手机拍摄)</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夹城公园是在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上兴建的一处休闲健身公园 ,2009年4月18日对外开放。扬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说,分别为宋大城、保祐城、宋夹城。而宋夹城在保祐城和宋大城之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夹城公园总占地近1000亩,东西南北各有四个城门,四周环绕护城河。绿地开阔,生态优美,集自然景观、体育健身和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将运动休闲元素融于独特的城楼耸峙、栈桥逶迤、碧水环绕、林木繁茂、花开四季、百鸟争鸣的环境景观之中,是扬州人的体育休闲至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农历二月上旬,正是宋夹城护城河两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季节,满园的二月兰也轰轰烈烈地开了。沐着暖阳,走在湿地里的步道上时,只见水岸、坡地、林中、桥畔,成簇成堆的二月兰,连成一片片花海,蓝紫粉白,波涌潮聚,远近明灭,恍若烟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月兰,不是兰科植物,而是一种野菜,野生野长于平原、山坡、路旁、地边,因在农历二月始开放蓝紫色花,故名二月蓝。世人称其二月兰,兰蓝同音,乃为音误。不过,现今“二月兰”的名头倒是比“二月蓝”更普及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传说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时曾断粮,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采二月兰为食,后来诸葛亮在屯军之处引种此菜,充作军粮,所以称其为诸葛菜。二月兰的嫩梢虽可食用,但其味苦涩,现代人早已放弃了其食用价值。但二月兰开花早,花色美,花期长,且繁殖力强,栽种成本低,其观赏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看重,日渐成为风景区里点亮春色的重要花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月兰的生命力顽强,对于土壤和气候几乎没有要求,总是应时开花。二月兰如果只有一两棵,散长在路边、野地,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取胜,总是群集生长。一到春天,暖风拂过,便绽开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转眼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宋夹城公园里的二月兰,前几年去看时,还是很小一片,如今已是扩张十数倍,成为公园的春花之王了。3200米长的步道两旁,始终陪伴着它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月兰花色的主体是紫色。中国的紫色一般代表尊贵、高雅,中国的紫色云气,是祥瑞之气,是珠宝光气,古代亦常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二月兰的天地,就是一片如梦如幻的蓝紫,置身于幻紫的世界里,会让人恬适欣悦,是否也会让人因沐浴紫气而得以身心升华?扬州风景区里的春花,历来紫色无多,近些年来,二月兰的扩种和繁衍,着实让风景区的春天增添了紫光亮色,引得游客们趋之若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歌咏二月兰的诗文极少,大概是因为这种草花极不起眼,且零星苟活在沟渠草坡难能引起注目。倒是现代人领略到群栽二月兰的风姿,能够歌咏出风味情怀来。“春风桃李又轻寒,满眼清新二月兰。昔日军中诸葛菜,而今烂漫谓奇观。”“草叶明簇三月风,悠闲斜径二月兰。蝴蝶允蕊蹁跹舞,山林流莺晚旷寒。”“乱篱无端染烟霞,万朵怒放各天涯。春风笑对当寄客,寥落歧途作吾家。”“兰开二月报春花,荡紫飘云织锦霞。”“不与他芳争高下,乍暖还寒意恬然。”“香紫连绵延天际,如梦如幻春无限。”“二月紫兰河岸绽,不求闻达只烟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二月兰》,对二月兰的描绘及个性的揭示很是独到。“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在季先生的笔下,平凡而微弱的小花有着顽强坚韧的生命力,无论处境如何,都能顺应自然,秉持顽强执着的品性,怒放于天地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季老在《二月兰》中在对二月兰描述的同时,回忆起祖母、妻子、小保姆等几位女性,犹如二月兰般的普通、善良而又坚韧。十年动乱中当季老被文革小将们批斗、殴打受尽折磨时,她们仍以女性的原始本能为季老争得一方净土,奉献一份亲情和关爱。季老在深情怀念几位女性的同时,在散文中赋予了二月兰女性的情感与气质特征: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二月兰的花语在他的笔下鲜活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季老还在散文中将自已的悲喜境遇和情感与二月兰的洒脱自得作对比,读来感觉隐含了某种哲理和禅机。他这样写道:“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季老借用东坡词和二月兰花开花落的自然之理,仿佛在袒露自己所欣赏的人生态度:“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该顺其自然,遇事不为它动,处之泰然,犹如二月兰那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里,还有另一层深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在宋夹城二月兰围拥的步道上时,自然而然,心境会如二月兰般地清纯恬淡,情感也会如二月兰般地烟霞升腾。我欣赏二月兰的野性自然,纯净朴实;我欣赏二月兰的蓬勃旺盛,充满活力;我欣赏二月兰的凝心聚力,涂染壮色;我欣赏二月兰的爱心奉献,引领春光。我还在思索,二月兰的安身立命,顺应天时,泰然处世,洒脱自得,难道不也是我们应该修练的人生品性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的,是该常去二月兰紫色的花海中走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