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痕迹,——京华印书局

李鹏 ——西部行者L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京华印书局</b></p><p class="ql-block"> 位于北京虎坊桥路口的京华印书局,其前身,是北平时期,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的强学会书局改组而来的官营印刷机构,于1884年组建,1905年被上海商务印书馆买下,改名为京华印书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0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设京华印书局于北京虎坊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存的京华印书局建筑是一栋楼房,像一艘轮船,俗称“船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该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地上四层,采用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18年破土动工,1920年竣工,历时两年、投资十万元的新楼落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筑造型处理受到古典主义的影响,但已很大程度地展示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四层新式大楼在当时北京是很少有的新式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楼的主要功能是印刷厂房,至今内部还保存有京城唯一一部木制导轨电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它不但是北京的头等企业,还成了全国有名的实业,公私合营前,职工已达到400多人,京华印书局达到全盛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有众多文化名人的书籍付梓于此,因此素有“南有商务、北有京华”的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京华印书局的经理是宣芦先生。他是原来上海商务印书馆派到北京来经营京华印书局的代表,熟悉这家华北有名工厂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京华印书局1954年5月公私合营,改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属国家出版总署管辖,名称仍叫京华印书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京华印书局同中华书局、北京排版厂、50年代出版社印刷厂合并,名称仍为京华印书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期间改称北京第二新华印刷厂,1969年,北京第二新华印刷厂迁往翠微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京华印书局名称起于1905年,止于1967年,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存名六十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结束后至今,“船楼”划归中国书店管理。船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书店出版社办公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船型素白的建筑两侧,标有“中国书店”的标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