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一生淡泊名利,86年却主动伸手要官,邓小平评价:这是件好事

野马河

<h3>在诸多的开国将领中,王震是最喜欢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他在特殊时期保护诗人艾青的故事至今被人传颂。</h3></br><h3>王震,1908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户贫苦人家,只读了两年私塾,便因为家境贫寒,年仅14岁就出来工作,在长沙铁路上当了一名工人。</h3></br><h3>也正是当铁路工人期间,两次与知识分子的接触改变了他的一生。</h3></br><h3> <h3>第一次是1925年,王震在粤汉铁路当工人纠察队长,有一天,上级派他护送给工人们讲演的先生到岳阳。</h3></br><h3>这位先生年纪三十出头,面容清瘦,留着向后梳的长发,身上充满书卷气息,王震只知道他叫毛润之,也就是后来的毛主席。</h3></br><h3>在路上,毛主席不但没有嫌弃王震是臭苦力,反而热情地和他攀谈,向他阐述工人阶级的重要性,最后还郑重地对王震说道:“工人阶级就像你们铁路上的火车头,只有工人阶级发动了,革命才会成功。”</h3></br><h3>听完毛主席的话,王震如同醍醐灌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再也没有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想法。王震于次年加入共青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h3></br><h3> <h3>第二次是1928年,此时大革命已经失败,处处都在对共产党员喊打喊杀。上级让王震以火车生火夫的身份跟着,暗中充当交通员,掩护同志撤退。</h3></br><h3>同年4月,党组织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从长沙护送八名同志到岳州。这八人中有四名是党员,四名是团员,大都是大中专学生,当时可谓是知识分子。</h3></br><h3>他们都文质彬彬,举止落落大方,在路上向王震推荐阅读书籍,诸如《论语》、《左传》、《孟子》、《诗经》以及《唐诗三百首》,还有鲁迅的《呐喊》、《彷徨》,还有许多王震从未听说过的书籍,特别让王震感到新奇的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和湖南的《湘江评论》,湖南地下党出的《共产党》等等。</h3></br><h3>从这次事情以后,王震深深体会到:<strong>要革命,没有文化是不行的</strong>。因此,他在战斗的空隙,发奋读书,即使在行军路上也抽空读书。</h3></br><h3>甚至书本还救过他一命——在一次行军途中,土匪打黑枪,一颗子弹恰巧打在他下衣口袋的厚书上,子弹将书穿了一多半没能穿透,当然也没有伤着他的身体。</h3></br><h3>从此王震更加用心的读书,几乎达到手不释卷的地步。</h3></br><h3> <h3>王震自己认真刻苦读书,也要求部下认真刻苦读书。</h3></br><h3>他的许多警卫员参军时大多是文盲,在他的带领和督促下,都读书认字,跟随他几年下来,一般都能写信,有的还成了连队的秀才。</h3></br><h3>比如贺劲南,参军后就到王震身边。没过几天就请王震替他写封家信。</h3></br><h3>王震问他:“你读过几年书?”</h3></br><h3>贺劲南红着脸答:“一天也没有读过。”</h3></br><h3>王震笑道:“那你不认识几个字了。”</h3></br><h3>贺轻南说:“跟放牛伙伴学了十来个字,现在又都忘光了!”</h3></br><h3>王震说:“我只帮你写三封信。你要自己读书,认字,学着写信。”</h3></br><h3>贺劲南嘴上答应了,可是并没有当回事,更没有用心学习文化。</h3></br><h3>过了半年,贺劲南拿来一封信请王震帮他念。</h3></br><h3> <h3>王震打开信一看,是他未婚妻写来的,信的本意是说如何如何想念贺劲南,王震却故意念:“好久不见你的信了,但是我一点都不想你,因为我新认识了一个伢子,他长得很好,思想上进步,所以我准备和他好下去!”</h3></br><h3>贺劲南一听便急了,急哭了,连连说:“她变心了,我也不和她好了!”</h3></br><h3>战友们说:“你接到未婚妻的信该高兴,怎么倒闹起情绪?”</h3></br><h3>贺劲南哭丧着脸说:“她太狠心,把我甩了!”</h3></br><h3>战友接过信一看,开怀大笑道:“人家那么想念你,你怎么能诬陷人家变心了!”</h3></br><h3>贺劲南这才知道被耍了,又找到王震叫起屈来:“旅长,您再给我看看信,她说挺想念我”</h3></br><h3>王震严肃地说:“未婚妻的信不宜别人看,你为什么不自己看?”</h3></br><h3>他这才如梦初醒,连连说:“我一定好好读书认字!”</h3></br><h3>从此,贺劲南认真学习了,很快能自己读信写信了。</h3></br><h3>部队进新疆时,贺劲南升任师政治委员,后任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许多报告,文件,都不需要秘书动笔,而是自己起草。</h3></br><h3> <h3>王震还有一位老部下叫胡正,他们从1931年就开始并肩战斗。胡正作战勇敢,从全面抗战初期就担任三五九旅的营长,他战斗经验丰富,却对读书嗤之以鼻。</h3></br><h3>王震几次问他:“你读过过书吗?”</h3></br><h3>胡正总是嘿嘿一笑:“打敌人,靠刺刀,靠子弹,读那玩意儿有啥用!”</h3></br><h3>时间又过去三年,胡正仍然是文盲,开会不能作记录,回去传达会议精神,也只凭脑子记。有一次,机关传达“皖南事变”后,发给大家文件让回去念,胡正竟然念成“元南事变”,给干部战士们留下了笑柄。</h3></br><h3>王震见面又劝他:“你闹出笑话了,该学习了,再不学习,就成全旅、全师以至于全军典型了!”</h3></br><h3>胡正说:“我是一营之长,哪里有空闲呀!”</h3></br><h3>“见缝插针嘛,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就学三百五十个字,三年,五年,十年呢?”</h3></br><h3>胡正仍然嘿嘿笑:“我一看见书本,脑袋就大如斗。”</h3></br><h3> <h3>在后来一次营级干部会上,王震批评道:“我们旅有一个老资格的营长,只知道打仗,就是不学习。你让他学习,他歪理儿可多逻!多少年来,他是老不进步,甚至退步!再过几年,他要成为老落后了!一个营长还是文盲,这是我们旅的耻辱!”</h3></br><h3>胡正在台下听着,脸上火辣辣地发烧。</h3></br><h3>散会后,胡正找到王震,红着脸说:“旅长,这些年,我们感情很好;亲如兄弟,我有缺点,你下面悄悄提个醒就是了,怎么能在大会上批评呀!”</h3></br><h3>王震说:“多年来我没少提醒你,在大会上我就不客气!你再不学习,再开会我就让你罚站,让大家都认识你这个不光彩的营长!”</h3></br><h3>“你要出我的丑?”</h3></br><h3>“就是要出你的丑!”王震严肃地说:“一个干部,跟不上形势还能有什么作为?还能为革命做什么贡献?连个中国字都不认识几个,还怎么为战士们做表率!”</h3></br><h3>王震一席话如同洪钟大吕,让胡正醍醐灌顶。从此以后,胡营长真的努力学习了,他给自己定下硬指标:一天认五个字。</h3></br><h3>就连行军,都要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写上五个字,边走边认边记。</h3></br><h3>对于这一切,王震都默默看在眼里,乐在心里。</h3></br><h3>又一次营以上干部大会上,王震笑呵呵地说:</h3></br><h3>“我们旅,有那么一个老资格的营长,不摆资格喽,甘当小学生喽!不到一年时间,由大老粗变成洋秀才喽!这是他本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旅的光荣!”</h3></br><h3>胡正听着,怪不好意思的。从此他更加努力学习了,自己请人当教师,学文化,学政治,学外语。</h3></br><h3>全国解放后,他出任民航总局领导,出国考察都不用带翻译。</h3></br><h3>老部下们谈起王震逼他们读书学习的事,都感慨万千,直呼老首长英明。</h3></br><h3> <h3>在对待知识分子这一点,邓小平与王震的态度不谋而合。</h3></br><h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积极倡导尊师重教,强调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地位和待遇。</h3></br><h3>王震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的集体重要成员,是邓小平理论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实践者,他坚决拥护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示,并身体力行关心教师,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强调:<strong>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国家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前途。</strong></h3></br><h3>在八十年代初期,王震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一些地方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这使戎马一生的老将军深感不安。</h3></br><h3>他与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伴王季青反复交换看法,并多次与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们探讨,愈来愈坚定了他的看法:培养“四有”新人,必须从中小学生教育抓起,而且要抓好基础教育,必须建设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中小学幼儿教师队伍。</h3></br><h3> <h3>1986年5月,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建立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鹏同志建议,要建立一个教师奖励基金会,集社会之力,表彰教师功绩,提高教师的待遇,并请王震同志担任名誉理事长。</h3></br><h3>国家教委负责人来到王震同志家中,说明来意,并诚恳请王震同志接受这一重托。</h3></br><h3>王震一向坦诚直率,他稍许思考,诙谐地说:“我从来没有向组织上要过官,这次么,我要破个例,要伸手要官了!”</h3></br><h3>教委的同志一听,愕然道:王老现在贵为国家副主席,还向国家教委要啥官?</h3></br><h3>“我现在除国家副主席外,还兼着中日友好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名誉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我虚衔的职务已经不少喽。”王震认真地说,“你们再要我当名誉的我可不干。”</h3></br><h3>教委的同志愈加茫然不解:“王老,您老的意思是?”</h3></br><h3>“把‘名誉’二字去掉。”王震说,“就当理事长,做个有职有权的理事长,做个做实事的理事长!”</h3></br><h3>顿时,教委的同志们欣喜若狂——这是他们预先没有料到的,可以说是意外之喜。</h3></br><h3> <h3>他们原本想着,王震能当个“名誉”的,就已经是对教委工作的莫大支持了,至于实职那是想都不敢想,哪有让国家副主席当国家教委下属的职务?</h3></br><h3>教委的同志为王震的真诚和热忱所感动,连连说:“王老,您当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我们当然求之不得!我们代表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向您致谢了!”</h3></br><h3>说完,教委的同志们站起来,向王震深深鞠躬。</h3></br><h3>王震也站起来,笑逐颜开地道:“我感谢教委对我的信任,好了,往后,咱们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奋斗,争取把中国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尽快提高,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让我国的教育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h3></br><h3>这件逸事经过教委同志的宣扬,就连邓小平都知道了,他笑着评价道:<strong>“王胡子主动要官这是好事,他是个会过日子的人。”</strong></h3></br><h3> <h3>1986年8月7日,李鹏同志在北戴河专程拜会王震同志,商谈“基金会”宗旨、理事长、理事会成员及有关事宜,王震说:<strong>作中国中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十分高兴,并提出拿出全部存款和每年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捐给基金会作基金。</strong></h3></br><h3>李鹏同志表示:<strong>王老经济并不富裕,不要王老自己捐款。</strong></h3></br><h3>王震常说:“我国有10亿人口,如果每人捐赠1元钱,就是10亿元;每人捐赠10元,就是100亿元,这对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地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h3></br><h3>1987年3月5日,北京市西城区某储蓄所的业务员小姐,接过一位储户的存款单,见上面写了几行字,便批评道:“请不要在存款单上乱写乱划!”</h3></br><h3>还没等存款人回答,她已看清上面的字样:拟节衣缩食,零存整取一年,权属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基金会,署名:王震。</h3></br><h3> <h3>业务员小姐从存款的同志口中得知,王老每月为基金会捐存200元,王震夫人王季青大姐也为基金会捐款1000元,王震身边工作的人员都捐了款。</h3></br><h3>王老担心自己的老司机家里生活困难,便对他说:“我给你点钱,以你的名义捐吧!”</h3></br><h3>老司机于师傅笑了,说:“不用,我生活再困难,也能挤出点钱来!”随即捐了100元。</h3></br><h3>当基金会工作人员收到这批不寻常的赠款时,都十分感动,消息传到国家教委,顿时在教委机关掀起了捐献高潮。</h3></br><h3>李鹏、李铁映、何东昌、张承先、杨海波等领导同志率先捐款,国家教委机关及事业单位3000多名干部职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捐款近10万元。</h3></br><h3> <h3>1987年3月29日,王震邀请出席六届人大、政协五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上就指出:<strong>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地、市、县可以成立独立的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可以自行筹集资金,自行奖励教师。</strong></h3></br><h3>国家和省、地、县四级基金会在同级教育部门领导下,定期、大规模地表彰奖励优秀中小学幼儿教师,逐步使教师的工资高于党政机关干部的平均工资并建立终身从教的医疗、退休和保险制度,使教师真正成为既受人尊敬又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h3></br><h3>王震说: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要给予特殊的荣誉和物质奖励,随着基金会基金的逐步增加,奖励面要逐步扩大,只要是合格的中小学幼儿教师,就可以奖励,这样才能稳定教师队伍,使他们安下心来,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h3></br><h3>为了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建设,王震费尽心血,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上门为基金会募集资金。</h3></br><h3> <h3>1987年6月10日,王震刚刚出院,医生叮嘱暂且不得参加任何活动,要静心休息半个月。这天,身体虚弱的王震吃过早饭就不顾家人的阻拦,坚持走出了家门,他的目的地是铁道部。</h3></br><h3>一见到铁道部长丁关根,他立即精神抖擞,眼睛放出炯亮的光芒,诙谐地说:</h3></br><h3>“丁部长,我来打土豪来了!”</h3></br><h3>丁部长一听王震的开场白,自然明白了一切,喜形于色地说:</h3></br><h3>“王老,您把我们铁道部都搬走,我们绝无怨言,并且夹道欢送!”</h3></br><h3>“我当了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震向来说话直出直入,直截了当,“丁部长,你是家大业大,你要支持我的工作哟!”</h3></br><h3>在王震的亲自讨要下,丁关根哭笑不得,爽快表示将会拿出100万元支持基金会建设。</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