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三垟湿地是怎样形成的?

中雁山人

<p class="ql-block">来源:温州情</p> <p class="ql-block">2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湿地日。</p><p class="ql-block">“湿地”虽然是个现代概念,但对人类来说,湿地自古就是身边最熟悉不过的一种环境。《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的就是湿地景色。</p> <p class="ql-block">温州是浙江省湿地面积最多的城市。最为人所熟知的三垟湿地,是少见的城市中心的湿地,有“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之誉。气象专家研究认为,三垟湿地能有效改善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地面东南风风速和改善通风环境。尤其是对局地温度的影响,夏日最大降温幅度高达7.1℃。</p> <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把三垟湿地形态各异的泥洲,形象地称为“水墩墩”。你知道这些“水墩墩”是怎样形成的吗,三垟湿地背后又见证着怎样的沧海桑田变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湿地可以很诗意</b></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古代“薮”“泽”“海”“沼”“沚”“浒”“洲”“淀”等,都是对湿地的称呼,如《周礼·职方》称荆州“其泽薮曰云梦”。</p> <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p> <p class="ql-block">历代描绘湿地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楚辞》里的“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等,都是古人对湿地的诗意描述。现代人认为,湿地与森林、海洋形成地球表面三大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平阳万全湿地 张建国摄</p> <p class="ql-block">温州素有“浙南水乡”之称,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不但湿地面积在浙江省居首位,湿地类型也丰富多样。有平阳南麂岛、乐清西门岛、温州湾等近海与海岸湿地,有瓯海三垟湿地、瑞安林垟湿地等河流湿地,有珊溪水库湿地、南浦溪湿地等库塘湿地和山地沼泽,还有东南沿海地区最北部、最具特色的红树林湿地等等。今年温州两会上,争创“国际湿地城市”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三垟湿地紧邻温州市中心区,是浙南最大的河网湿地,由161座岛屿和138条河道构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水墩墩”,让人们不由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这样独特的三垟湿地是怎样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文学演绎:从帆海到湿地</b></p> <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由古海涂演变而来,东南部有大罗山环绕。可以说,它见证着温州沧海桑田的地质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从历代留下的文字资料中,寻找三垟湿地的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一带曾是一片汪洋。古时,大罗山被称作泉山,大罗山西脉帆游山与吹台山东脉头陀山之间被称作帆海。</p> <p class="ql-block">成书于先秦的《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 “瓯居海中”记载,晋郭璞注 “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在歧海中也”。</p><p class="ql-block">比郭璞晚100多年后,南朝刘宋时期的谢灵运和郑缉之,对大罗山周边一带都留下了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谢灵运像</p> <p class="ql-block">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时,写下《游赤石进帆海》,诗中有“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之句。赤石位于帆游山,以岩石赭赤色而得名。后人研究认为,石华、海月分别指生长在中低潮间带的石花菜和窗贝。可见在谢灵运时期,帆海还是浅海地带。他又在《游名山志》文中提到:“帆游山地昔为海,永宁安固二县中路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p><p class="ql-block">同时代的郑缉之《永嘉郡记》中则记载,此时的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p> <p class="ql-block">可见距今大约2000年前,温州这块土地大部分还在歧海之中。大罗山是兀立于大海中的岛屿,三垟湿地处于汪洋之中。大约在南朝宋时期,帆海经历巨大变化,实现了浅海到陆地的大变身。</p><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代,帆海已成为温州的水陆要道。唐元和(806—820)前后,温州刺史张又新在《帆游山》诗中描绘:“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此时,大罗山东北面的平原已经形成。</p> <p class="ql-block">三垟湿地</p> <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关于湿地的诗文不多,可见三垟湿地一带起初尚不适合人类居住。</p><p class="ql-block">伴随着湿地的形成,这里渐渐成为宜居之地。南宋开始有移民迁居三垟湿地的记录。明代,三垟一带基本已经形成如今的湿地生态面貌。明嘉靖年间,学者、官员王激曾描述:“出城南三十里为仙垟,以人多水居,往来者之罕登其案也,故以仙名。水之中有芳洲,地深且隧,波流萦绕,舟楫可通,实居微茫缥缈之间,非好游者不至。”王激的学生张纯在《存愚录》中则提到:“今永嘉之仙垟,不五六十亩许,或二十亩许,四周皆水。”</p> <p class="ql-block">温州博物馆藏明嘉靖十八年张璁诰命</p> <p class="ql-block">明代三垟湿地人口大量繁衍、聚族成村,被称作南仙垟。如明代“榜眼王”王瓒,就是南仙垟应氏女婿。在明内阁首辅张璁诗中,这里已然是“落日放舟循橘浦,轻霞入路是桃源”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三垟一带在明代还是瓯柑主要种植区。明姜准《岐海琐谈》载:“永嘉之土最宜树柑桔,宋韩守彦直之(谱)是征……厥后盛于隔江之河田,而上冈,而南仙,渐延至于十一都之吴田,地气之变迁,昔西北而今东南,其不可以一定拘也有如此。”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记载 :“柑桔之类,五县俱出,独永嘉仙垟、平阳陶土夅为最盛。”</p> <p class="ql-block">平阳万全垟一带</p> <p class="ql-block">而在民间,三垟的“垟”字,也是温州百姓对沧海桑田变迁的另一种记忆。在温州,带“垟”的地名随处可见,特别是沿海一带,如瓯海三垟、乐清翁垟、平阳务垟等。垟是形声字,与田地有关;而羊声则与“洋面”有关,温州人至今仍保留称海面为“洋面”的习惯。如平阳万全垟,是飞云江与鳌江之间的平原水网地带,“世传为海涨之地”,附近有约20个带“垟”的村落名。“垟”,也是海洋留在温州人记忆中的符号与痕迹。</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因境内有南垟、西垟、仙垟,改名“三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地质演变:海侵海退与湿地</b></p> <p class="ql-block">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三垟湿地的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温州地理学者姜竺卿根据温州东部平原地区的钻孔资料,认为温州地区曾经历过四次海侵和海退:远古时期,温州全境都曾是一片浅海。距今8亿年前后,浅海抬升成为陆地,从此温州西部山区一直为陆地。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此后则经历了4次从浅海到陆地的更替变迁。</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大罗山天河水库 邵度摄</p> <p class="ql-block">最近的一次海侵,发生在距今约5000年到3000年,相当于人类历史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到殷末周初,大约持续了2000年左右,范围、深度和规模都是历次海侵中最大的一次。在第四次海侵鼎盛时期,温州东部平原地区都是一片浅海,如今龙湾、瓯海和瑞安之间的大罗山、平阳的半天山等都是这片浅海中的孤岛。海水一直到达今天的青田县城、平阳县城和平阳水头镇一带。</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世纪前温州海陆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随着全球气温转冷,最后一次海侵结束。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积,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温州沿海许多浅海区逐渐成陆。</p><p class="ql-block">到公元前2世纪初的西汉初期,今瓯北平原、柳市—白象平原、上河乡平原东部、下河乡平原和永强平原等地仍是一片汪洋海域,古称“歧海”。这时,瓯江河口入海水道有南北两支,北支大致沿今瓯江河道入海;南支从今黄龙山与君子山之间的“封门”南下,经今下河乡平原,再经帆游山与头陀山之间的“帆海”,在今瑞安塘下以南入海。在南北两支水道之间,瓯江泥沙沉积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心滩。杨府山以东到大罗山北支茅竹岭之间的蒲州-状元平原还没有成陆,仍是一片海域。茅竹岭以南的大罗山仍是歧海中的孤岛。</p> <p class="ql-block">瓯江下游及河口海岸变迁图</p> <p class="ql-block">到东晋初期永嘉建郡时,瓯江下游平原已基本成陆。永嘉郡城南面原来瓯江南支入海水道演变成水面宽阔的内河,古称“西湖”。下河乡平原中的梧田至三垟一带的古浅海演变成为潟(xì)湖。潟湖,是靠近陆地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或珊瑚礁封闭形成的水域。在河流冲积与海洋堆积作用下,伸进陆地所形成的海湾,逐渐脱离海洋母体,最终形成的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洼地。从整个地质历史来看,潟湖的寿命一般不长。潟湖形成以后,会随着泥沙堆积而逐渐淤积变成滨海沼泽,最终变成滨海平原。</p> <p class="ql-block">潟湖</p> <p class="ql-block">由于泥沙的不断堆积,梧田至三垟一带的这片潟湖,西北面截断了瓯江来水,东北面的蒲州-状元平原成陆;南面帆海湮废,隔断了海洋来水。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泥沙来源,成陆速度极其缓慢,成为一派水乡泽国的 “水团潭”。随着唐宋水利的开发,潟湖逐渐变小,原先大片的水面分裂为湖屿,剩下一片数不清的小湖群,渐渐成为今天的湿地模样。</p><p class="ql-block">从浅海到潟湖到湿地,三垟湿地“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特殊水网地貌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温州生态园官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