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江苏淮安老战友聚会

于龙居

<p class="ql-block">三月二十六日:当东方露出第一簇晨曦时。再也按纳不住激动的心情。急悦开灯起床去厨房。烧水烫面。守着带麦香的面粉。用小勺稍微加点咸盐。然后用小勺拌匀。从中间挖个不大不小的洞。注入二两滚开的开水。静静的休息五分钟。起来准备八根韭菜。半截大葱。两瓣大蒜。一小块生姜。扑碎哚小。放一旁。刚买回来的半斤鲜肉。用盐水洗净。放刀板上改成小条切小。然后用六分劲对精肉再进一步加工成小沫。把刚才准备下的调料加进肉沫。再添少许醋酱油。慢慢轻揽数刀拌匀即可。</p><p class="ql-block">准备完馅料。估计盆中面粉的开水已将粉质进一步转化成糖质。</p><p class="ql-block">动手和面就这样开始了。拿一小碗取适当清水慢慢加入面粉中。边加边拌。待面粉半干半湿时。即可下手把湿面移上面板。用刀搓揉面团。为省力又用刷子醮点清油在面板上。这样又省力又不沾粘面板。十分钟之后。一团油光水滑的面团就做成了。放在盆里。盖上保鲜膜。让面团稍醒一刻:这边把馅取来。加入盐。糖。八角胡椒粉少许:再滴几滴高梁酒去腥。充分揽拌后放一边待用。</p><p class="ql-block">取来面团放面板上。用刀竖划成粗细适中的面小条。并取过一条后。把余下的面条放一边并用保鲜膜盖着。防止风吹面干。下一步不好操作。</p><p class="ql-block">左手扶着面条。右手稍稍用力。把条面搓圆。用刀切成玩童们玩的玻璃球大点。按扁。一手拿着面边。一手搓动杆杖。通力合作四次。一个厚薄适中。不大不小的饺皮就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左手托皮。右手拿竹批挑起鸽蛋大的馅放面皮中央。然后四个指头合力。一个饺子呈现在面前。哇。哈拉子流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饺子包好。还要再包几个元宵吧。民间有一种传说:出远门除了吃饺子表示路途一帆风顺:一路平安之后。唯恐路途遥远:还担心有小杈枝。还要用元宵包上糖。把小不愉快糖(挡)过去。不愉快也会象元宵一样转动圆身而另寻他路。这是老人口口相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权当是真吧。也照老人们过去的方法操作一番。一大碗饺子元宵就这样热气腾腾的盛上桌了。</p><p class="ql-block">边吃边想。祖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饺子像耳朵:人们叫弯弯顺。元宵象球。做人又何不是如此。大事要明了。小事要弯顺。得过且过。遇事要随和。忍让要像元宵一样随波逐流。这样才不至于添堵。</p> <p class="ql-block">饺子元宵也吃了。稍微休息一下。拉起昨天准备好的行囊。开车往火车站:准备去二千公里以外的江苏淮安阳光湖大酒店。于等候在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退伍老战友欢聚一堂。畅玩五天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成稿于云南省昆明火车站贵宾楼候车室</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6日下午五点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