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是有讲究的,春天要“捂住”哪四个地方你知道吗?

黎军科

<p class="ql-block">  老话说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春捂秋冻”这句老话是有道理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不定,是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因此,做好春天身体保养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春捂”对人体的三大好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是</span>“春捂”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6.3-37度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首先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其次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二是“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p><p class="ql-block"> 三是“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这一点在生活中得到证实,很多老人孩子在春天刚来的时候,容易受凉感冒、发烧头疼,需要打点滴、吃药。过早的脱掉棉衣,身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会趁虚而入。轻则感冒发烧,重则肺炎、支气管炎发生。所以,春天要捂着点。</p> <p class="ql-block"><b>捂住4个部位保证一年健康</b></p><p class="ql-block"> 春捂不是穿棉袄,包满全身反而容易让身体变得虚弱,捂的位置有重点: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这四个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p><p class="ql-block"> 1、手腕:守全身血脉。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能够强化脏腑。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没事的时候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30次,可以去除烦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时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p><p class="ql-block"> 2、腰眼:肾好一切都会好。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按摩腰部肾俞穴可滋阴壮阳,补肾健腰。除了点按以外,可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做36次。</p> <p class="ql-block">  3、小腿:聚阳气、一年少疼痛。很多老人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眼睛痛,这种表现属于肝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p><p class="ql-block"> 足临泣穴就在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p><p class="ql-block"> 阳辅穴在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4、肚脐:启动胎息能延寿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p> <p class="ql-block">  春捂秋冻,四个字凝聚着中国5000年的中医智慧、百姓的期望。大家按照方法捂一捂,身体整体抵抗力都会好很多,一整年身体都顺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