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漫谈(十)

春华秋实

<h1><br> 诗歌漫谈(十)<br><br>人三天不吃饭就得死,诗人三天不写诗也活不了,民以食为天,诗人以诗为天。诗是诗人的生命,真正的诗人是把诗看做是自己的生命的,除非伪诗人,,他们写诗而不是为了诗,是有别的目的。<br><br>写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诗人的名字很神圣,至少现在我这样认为。我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写诗的人这样认为,也许我不知道当今诗歌有多糟糕,却还依然热爱着诗。<br><br>在一个物欲横飞、浮躁的时代,诗人的确算是傻子了,这样的傻子在当今肯定是极少的,难怪没有好诗,因为基本没有真正的诗人了,怎么会有好诗呢?<br><br>诗人要开辟自己的处女地,让真正的诗成长起来,让好诗诞生在人间。这是诗人的责任,是诗人的使命。<br><br>诗人不但要会写诗,还要学会鉴赏诗,就像鉴赏文物一样,诗人应该成为鉴赏诗歌的专家。真正的诗人都是诗歌鉴赏家,都是诗歌评论家。<br><br>读诗与看小说读散文不同,读诗要有鉴赏能力,是层次比较高的阅读,不像看小说只要认字就行了,读诗要体味诗的意境,这是一种高难度的阅读,需要读者一定的文化档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br><br>大多的人都会唱歌,五音不全也能吼两嗓子,但都很业余,唱歌的声音不好听,还是得听专业歌唱家的演唱,那才是地道的演唱,大多人唱歌只是自娱自乐罢了,确实没有什么好听的。所以读诗更需要选择,读哪些诗人的诗,选择是很重要的。<br><br>读深刻有思想的诗,不要读那些心灵鸡汤之类的所谓诗,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只能算是伪诗,要知道那些东西很肤浅,不会提高你的诗歌鉴赏水平,对写好诗无益。<br><br>诗歌这种东西不要给人所谓励志的感觉,没有必要,诗歌应该给人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诗美,享受诗的意境之美。<br><br>诗人是诗的孙子,诗是诗人的祖宗。诗人都得尊重诗,像尊重祖宗一样。没有这种尊重就成不了一个诗人。诗人必须对诗歌是虔诚的,诗歌就像老祖宗一样神圣。<br><br>诗人在诗歌面前不能装孙子,而是要当真孙子,不是嘴上说爱诗歌,要从心里真正地热爱诗歌。没有真心就没有诗人,虚伪的人是做不了诗人的。<br><br>诗是心灵的产物,是心灵发出的声音,诗不走心,也就难以入心,这不是诗,而是非诗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文字。<br><br>诗抒发心中之情,诗就像泉水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出来,水到渠成,而不是硬挤出来的鳄鱼泪。无病呻吟与诗无关,那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写些无聊的文字而已。<br><br><br></h1> 作者简介:<br><br>  赵春华,北京人,作家、诗人、诗评家、词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近五十年,歌曲创作三十多年,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歌词、诗论和儿童文学作品。出版诗集《生活之爱》、散文集《故乡在北京》等,散文集获得北京市散文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