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俗语之·老虎行熟路

歐土·蓮🌸

有个小故事,或者是笑话。 不是很久以前,说是有几个乡干部,在一个小头目的带领下,光天化日之下到某个村去“兑现”——或是催缴公余粮的尾欠(主要是困难户或钉子户)、或是清理乱建房(即事前自觉与不自觉地不知道农户未批先占地建房,造成事实了再“接到举报”组织乡干部去现场处理)、或是搞计划生育(即围捕所谓“计生对象”),还有的就是其他意想不到的临时突发事件也需要多去几个干部,有时甚至还得有穿虎皮的一起前往。总之,即使没有“七八条枪”,也一定会有两三台车。小头目自以为轻车熟路,自驾在前头。谁知进到村里七拐八拐,前头变后头掉队了,折腾了好一阵才汇集到目的地。有人不解,小头目却大言不惭,或下意识地就说了:晚上路还熟,从来没走错啊!众人心照不宣地笑了,更有人调侃:说起来是,“老虎行【hén】熟路”哪里还会走错?有人接茬:你的意思是说领导“走夜路”都走熟了啦?领导赶紧自圆其说:你们还好意思说?统一要求的“民情夜访”你们到哪里“夜访”了? “夜晚比白天更熟”,之所以成为“故事”或“笑话”,绝不是说这位乡领导的大智若愚,而是笑说他“走夜路”到这个村次数有些多。在乡干部的语义里,这“走夜路”不会是乡村百姓眼里的小偷小摸,而是特指“偷娘花”。“娘花”者,已为人妻之女性也。“偷娘花”,即偷偷摸摸与他人之妻相好。这“次数”有些多,也有些含义,或指与某位村姑来往太频繁,或指与多位村姑有一腿,或二者兼而有之。在当今留守妇女多的年代,这样的“走夜路”应该是见怪不怪。“走夜路”时,一心专注,遇到哪棵树右转、看见哪栋屋左拐,心无旁骛,自然方向在我手里,道路在我心中。来来去去的多了,甚至不开灯都不会走错。而白天,人多嘴杂又亮晃晃的,还不时要格外留意路边的“娘花人【yīn】”(即已婚女人,这里特制有几分姿色的乡村少妇),如今的乡村又是水泥路“到脚”(即大路小路都是水泥路通到每一个村落),也就怪不得白天“走岔了路”。 乡领导的“老虎行【hén】熟路”,不仅仅是指领导每次如老虎离开虎窝外出觅食那样,谨小慎微,原路去原路回,一旦感觉到有异样就另辟蹊径,更多的是指领导“‘走夜路’去村里”整个过程轻车熟路了、熟能生巧了!再如,如今的村干部发展压力也大,要修桥铺路、要拆迁栽树(新农村建设)、要规范办公、...统统归结在“要有钱办事”!“去找县里”(即找有钱有权的部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早先只有那些脑子活络的或有人点化的村干部,才知道“找关系去县里”或“去县里找关系”。渐渐地,大家都压力大都晓得了有这么一条路。渐渐地,就如各地“跑步进京”一样,这村干部“去找县里”也越来越难了。难得有些村干部没有了信心没有了底气。面临年终了,伸手要钱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开会研究,研来研去,反正村干部饭里吃不出钱,也没有家里拿钱出来当干部的天理,归根结底要战胜困难渡过难关最终还得“靠组织”。村干部可能基于如今的规矩有些升级换代了,或者县里的风向也在有些变得找不到北,或者也想急流勇退了,明显表现出畏难情绪。这时“老党员”发话了:“老虎行【hén】熟路”!怕什么【lágà】?意思是你书记或主任(俗叫村长)又不是刚上任的,这几年来都是你们去“跑”的,按这老套路来不怕有什么错。我们大家都理解、支持。这“老套路”估计也是大家的“套路”,所以“不怕”。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乡村的父母,一般以此鼓励孩子再接再厉。例如,乡村的孩子没有出过门,想外出打工,自然希望有个有经验的带出去。乡村百姓朴素或无知地以为是个人在外面就有事做就有钱赚,不知道找事做的辛苦和风险(尤其刚兴起打工的时期)。做父母的也想帮人家,不顾自家孩子的为难:老虎行【hén】熟路!你带得去,万一不行再说。 不过,有些事是不可以“老虎行【hén】熟路”的,不是扣上“经验主义”的帽子,而是怕别人也想走这条路,难免会采用不正当手段攻取之。像那个“夜晚比白天更熟”的情景,就有可能出岔子。乡村另有俗语概括之,即“夜路走得多,总要鬼扯脚”。(另有小文叙之)。 附:乡村另有俗语“鸭婆吃秧谷吃甜哩口”(另有小文叙之),与“老虎行【hén】熟路”相近,只是前者注重“结果”,后者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