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人的故事《三十五》李东川‖从“串″到“窜″的那些岁月(1)

李东川

<p class="ql-block"><b>今天当我和14岁的我对视时,我才真正明白了白驹过隙往事如烟的含义——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一切皆存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当年的“大串联”更恰当的称呼应该叫“大窜联”。</p><p class="ql-block">和“串联”这个词能沾上点边的也就有两个月时间吧,后来的全国人员流动用“窜”即能一字以蔽之。</p><p class="ql-block">1966年14岁的我,在全校选拔晋京参加接见的选举中被选上了。</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次真正的民主选举,提名是由各班提出自己班的人选,正式投票是在学校操场进行的,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大家把票交到监票人手里,然后由监票人唱票,计票则是我们班的黄富美在主席台的黑板上划“正”,最后按得票多少当选。</p><p class="ql-block">被选上的我当然很高兴,首先让我想到的是我要看到北京天安门了。</p><p class="ql-block">小学时的一篇课文还能零碎的记得几句:雄伟的天安门,红墙黄瓦,又高大又美丽......</p><p class="ql-block">还有那首《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儿童歌曲,在那个年代真是深入人心: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批晋京参加接见的红卫兵(第四次接见),应该是那个时代全国范围唯一一次由官方统一组织的晋京代表吧。</p><p class="ql-block">那场运动的开始,就是由接见红卫兵开始的,从1966年8月18日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始,到1966年11月26日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一共有八次接见红卫兵,被接见的总人数达千万之众。</p><p class="ql-block">当我真正站在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桥时,才发现天安门与我想像中的“高大雄伟”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用“相去甚远”似乎更符合我当时内心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宿是安排在北京展览馆(即过去的“中苏友好展览馆)。</p><p class="ql-block">当时到了北京专门去大专院校看大字报,那时在北京看到的状况,让我们这些从偏远山区小县城来的小孩(当时最小只有13岁,大的只有16岁)有种心惊胆颤的感觉:北京城到处贴满了大字报;墙上、地上到处用墨汁或红漆写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什么誓死捍卫、什么炮轰、什么火烧......整个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浓浓的戾气。</p><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早上三点来钟我们就被叫起来了。</p><p class="ql-block">当走向大街时,就发觉我们已经身不由己的被人流裹挟着朝着长安街涌去。</p><p class="ql-block">浓重的夜色中,能听见强有力而杂乱的脚步声,你甚至感到在“隆隆”脚步声中大地的震动,不知是对这种场景的恐惧,还是对即将到来的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期待,我只觉得浑身颤颤直打哆嗦,懵懵懂懂的跟着人流跑动。</p><p class="ql-block">当天色逐渐亮起来时,我看到了那满街被踩掉的鞋,还有那一张张兴奋的脸。</p><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广场的大喇叭奏响了“东方红”的乐曲,它像一支兴奋剂一下触发了人们的疯狂热情,排山倒海的山呼万岁声仿佛要把这个地球掀翻。</p><p class="ql-block">说来你可能不相信,1966年国庆节的这次接见红卫兵,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和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朱德。</p><p class="ql-block">当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吉普车上神采奕奕地向红卫兵频频招手致意时。我真真切切看见他们是坐在吉普车里,蜷缩的着身子,神情凝重。</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他们在接见过程中,是不是自始至终都这个样,至少在他们的车经过我面前时,我看见刘少奇正低着头用手往下拉了拉帽檐。</p><p class="ql-block">那时每次国家领导人接见红卫兵时,都会在全国播放新闻纪录片,前三次刘少奇、朱德都是站在吉普车上,一只手扶在吉普车前窗框架上,另一只手则频频向两侧被接见的红卫招手致意。</p><p class="ql-block">在第四次接见红卫兵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们垂头坐在吉普车上的这个细节。</p><p class="ql-block">结果在第二天,我就在北京街头上看到了“打倒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xxx”的巨幅标语。</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不知那时是真有政治很敏锐的人,还是有什么内部消息的透露,头天接见时看见低着头的刘少奇,第二天就贴岀了这样触目惊心的标语。而突然展现在眼前的这一切,做为只有14岁的小屁孩,我们当然是懵懵懂懂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当今天我叙述这一历史史实时,好像面对的是一段苍白的岁月,心中很木然。</p><p class="ql-block">试想如果我们把思绪返回到那个时代,面对一个昨天还是国家主席,在今天就被打倒的现实,是不是感到很惊骇。</p><p class="ql-block">当我今天把我切身经历的故事讲出来时,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会不会相信在我们国家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这些历史真相用文字记录下来,并把这些真相告诉给我们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b>那时的天安门广场成天人头攒动,来北京的红卫兵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到北京的大专院校抄写大字报,是这些来北京的红卫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抄写大字报中,我知道了一句在那个年代具有极大号召力的语录: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b></p> <p class="ql-block"><b>当我从高空俯瞰山河大地时,我看见了岁月,并看到了五蕴皆空岁月里映出的那些人和事。</b></p> <p class="ql-block"><b>岁月就这样无声无息转动着,周而复始无休无止,让人不由想起那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名句。</b></p> <p class="ql-block"><b>李东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祖籍山东省莱芜,1952年出生于重庆市,成长于川南。1970年代从事摄影,1980年代从事摄影理论研究,论文被汇入第三届,第六届全国摄影《论文集》,有10余万字的论文、评论文章在国家及各级专业刊物发表。1999年出版《李东川五言古体诗集》。后致力于散文创作,已创作散文作品600余篇,散文集《旧日时光》已由团结出版社于2021年正式出版。</b></p> <p class="ql-block"><b>  【驱妖避邪钟进士】 于受万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摄影、编辑:李东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4年3月2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