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地区对越作战经过

乐在其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南当局继续推行反华政策,大肆扩军备战,总兵力由1979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20万人,并在中越边境抢占骑线要点,不断入侵我边境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前苏联为换取使用越南金兰湾和砚港海军基地,实现其“南下战略”,每天以400万美元的代价,继续支持越南反华并称霸东南亚。为了惩罚越军对我的挑衅活动,捍卫边境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打破前苏联的“南下战略”和对我国的战略包围,营造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我军在中越边境云南老山地区与越军进行了长达近10年的较量,其中5年多的激烈对峙和反复拉锯,主要战斗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炮击作战阶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4月2日至27日(共26天),41军、广西军区、炮兵第1师和11军、14军、云南省军区、炮兵第4师所属炮兵部队,共8个团、16个营、38个连,各种火炮1104门,从4月2日开始在中越边境全线对敌浅近纵深各种军事目标实施猛烈炮击,毙伤敌1300余人,击毁火炮59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收复“两山”作战阶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984年4月28日,我14军步兵40师配属步兵41师122团等部队,在炮火支援下,向老山越军313师122团发起进攻。119团先头分队7分钟攻占662.6高地,118团主力从东西两翼向老山主峰实施向心攻击,一部兵力向敌侧后1072高地穿插。经4小时激战,攻占老山主峰。29日,30日,以部分兵力相继攻占1072高地、那拉地域诸高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984年4月30日,我11军步兵31师以1个加强团的兵力,向者阴山发起攻击,不到1小时即达成合围,经5小时战斗,攻歼者阴山守敌。5月1日,又攻歼越江利公安屯之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1984年5月15日,步兵41师122团经1小时战斗,攻占八里河东山。至此,收复“两山”作战任务胜利结束,共歼敌1900余人、俘敌33人,打开了清水口子的两扇大门,达成了直逼河江、威胁河内的有利战略态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打敌反扑和出击作战阶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984年6月11日,敌以1个团的兵力向我那拉和八里河东山方向发起反扑,被我14军坚守部队粉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984年7月12日,敌二军区前指组织313师266团、314师818团、316师174团、356师876团、312师141团及821特工团、198特工团1个营,以主力攻击我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以一部兵力对老山、八里河东山进行牵制性攻击。我在敌发起攻击前实施炮火反准备,打乱了敌进攻部署;敌轮番向我662.6高地和那拉地区发起冲击,步兵40师和41师122团顽强抗击,适时组织反冲击,夺回被敌一度占领的两处前沿阵地。经14小时激战,敌精心策划的“MB-84”战役行动遂告彻底失败。316师174团、356师876团,遭歼灭性打击;198、821特工团和312师141团、313师266团、314师818团遭重创。此战,大伤了越所谓“决战决胜”的精锐部队元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1984年7月23日,14军坚守部队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162号高地西北侧敌弹药库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1984年7月28日,14军坚守部队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156号高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1984年11月18日,敌以1个团的兵力,发起了以夺占我那拉口子阵地为主要目标的反扑。敌在对我前沿阵地实施持续三天有重点的破坏性炮击后,向我前沿掘壕贴近,与我形成犬牙交错,然后以小股多路突然向我发起进攻,我11军坚守分队针锋相对,以进对进,以壕制壕,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反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1984年11月28日,我11军以1个连的兵力首次出击敌968高地,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1984年12月20日,敌以1个团的兵力向我那拉和662.6高地方向发起攻击,曾一度占领我116号高地表面阵地,经一昼夜激战,敌遭我1军坚守分队沉重打击而惨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1985年1月15日,敌又以一个团的兵力对我那拉等地区发起进攻,我坚守分队顽强抗击,以部分兵力向敌反冲击,同时步兵1师以三个加强连兵力向116号东南无名高地、968高地出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1985年2月11日,我步兵1师、36师及边防15团以7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从老山、八里河东山和扣林山3个方向,对敌10个据点同时出击,全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1985年3月8日,我步兵1师以6个连的兵力,对那拉当面之敌的7个阵地一举偷袭成功,改善了防御态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1985年5月31日凌晨,敌经猛烈炮火准备后,向我那拉地区发起了团规模反扑,以部分兵力向老山、八里河东山方向进行牵制性攻击,我67军坚守分队依托阵地,连续打退敌多次轮番进攻。当日下午,我211高地(574号阵地)1、2号哨位失守。战至6月2日,敌反扑被我粉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1985年6月10日,我步兵199师组织夺回211高地1、2号哨位的战斗,经10小时艰苦激战,一度夺回1、2号哨位,后又失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3、1985年7月19日凌晨,敌以猛烈炮火袭击我那拉、偏马、八里河东山、老山地区后,以1个加强团的兵力多方向、多路向我发起攻击。我67军坚守分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跃出工事、近战歼敌,粉碎敌反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4、1985年9月8日,我步兵199师侦察连以奇袭方式,仅用16分钟夺回了被敌占领的211高地1、2号哨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1985年9月23日,我步兵138师以1个连的兵力,向395高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6、1985年12月2日,我步兵199师以2个连的兵力,分别向968高地和405号阵地之敌实施出击,出击968高地分队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出击405号阵地分队攻歼守敌后转入防御,拔掉了405号阵地这个楔入我那拉与662.6高地之间的“钉子”,保障了我主要方向核心阵地翼侧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7、1986年1月28日,我步兵199师1个连和138师2个连的兵力,分别向那拉地区425号阵地和黄泥坝地区55、59号阵地之敌发起攻击,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1986年10月14日,我47集团军步兵139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老山方向604号、968高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986年10月19日,步兵61师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八里河东山方向55号高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87年1月5日,配属步兵139师的141师421团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对662.6高地方向的310号阵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1987年1月7日,步兵139师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那拉方向的425号阵地之敌实施出击作战,攻歼守敌后撤回我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收缩防御阵地缩小作战规模阶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987年4月30日至1988年4月30日,我第27集团军组织了8次重点炮击和3次反炮击作战,粉碎了敌500余次连以下规模袭扰,作战后期稳妥实施了阵地收缩和兵力部署调整,放弃了13个阵地,为加强师规模接防创造了条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1988年4月30日至1989年10月30日,我13集团军步兵37师加强步兵38师112团,粉碎敌200余次连以下规模的袭扰,适时组织了3次集中炮击作战,又稳妥地于1989年3月、9月先后两次放弃65个阵地,大体上撤至骑线点一线。至此,我形成了以老山、662.6高地、1175.4高地、八里河东山为要点的防御体系。敌没有占领我放弃的阵地,双方由紧贴逐渐脱离接触,37师防御兵力也逐步调整为1个加强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1989年10月30日,云南省军区守备1师以1个加强团的兵力接替老山地区防务,老山战场逐步向正常守备过渡。5年多来的老山地区对越作战,共毙伤敌36000余人,俘敌202人,击毁敌火炮1000余门,迫使越南彻底放弃了称霸东南亚的企图,打破了前苏联的“南下战略”和对我国的战略包围,保卫了我边境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命安全,进一步争得了改革开放的和平建设环境,促进了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形成,创造了以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促进了全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老山作战中的一支战区工程保障部队——工程兵工兵第七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期间,参战的部队除了第14军、11军、1军、67军的步兵、炮兵、侦察等部分兵力外,还有一支执行战区工程保障任务的部队,它就是工程兵工兵第七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该团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撤回国内后,转入到麻栗坡县船头方向执行抢修边境一线道路、构筑炮兵防御阵地等边防工程。自1983年11月以来,在老山地区担负对越防御作战工程保障,抢通了各主要防御阵地间的机动道路,先后为第14军、11军、1军、67军的作战行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收腹老山战斗中,该部冒着越军炮火袭击,克服重重困难,在悬崖峭壁、荆棘丛生、地形十分险要的密林中抢通一条通向老山主峰的骡马道,随后又紧急抢修通往老山的急造军路,有力保障了我军人员、弹药物资、伤员烈士的及时运送,为坚守老山阵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表彰他们为取得整个战斗胜利做出的突出贡献,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政委谢振华签署命令,给该团记集体二等功一次,成为老山地区作战部队中少有的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团级单位之一,该团3营11连3排荣立集体一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本文部分文字图片资料来自《五年多的老山作战是怎么开局、控局和收局》一文,作者:贾文信</p><p class="ql-block">资料编辑:原工程兵工兵第七团政治处干事尹德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