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札记:《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小满梧桐🌿

<h1> 很难想象2024年第三本完整读完的书,是一本诗集——我们现在还需要读诗吗?看完这本由王计兵所著的《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你的回答会是,是的,我们在浮躁忙碌,充满各种娱乐选择的现代社会,依然需要诗歌的滋养。前提是,这首诗,如果能打动人心,那就能滋养读者的心灵。<br>  知道这本诗集的作者王计兵好像是在某个图书推荐共公众号上。当时是被他的身份和经历所吸引于是多看了两眼介绍:2022年7月,一首《赶时间的人》在网络上爆火,阅读量达2000万人次,也让“外卖诗人”王计兵进入公众的视线。1969年出生的王计兵,江苏邳州王庄村人。初中辍学,多年来辗转全国各地打工,现定居昆山,以开小卖部和送外卖为生。谋生的日子里,文学成为王计兵的支撑和慰藉,他在打工的间隙写下了4000余首诗。然后便是上书店网站去找到2023年出版的这本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这也是作者的第二本诗集。一眼看见广告页面的那句诗“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心里立刻就爱了爱了,立马下单。</h1> <h1>  但真的等慢慢翻开这本诗集,才发现,其实这本诗集里更多的是琐碎、真实甚至沉重的生活真相,因为被记录,被“诗意”地反映,成了可以替这个时代小人物宣泄与代言的一个载体。这样的诗是有生命力的,不是那种呆在温室里一路成长相对顺利大概率还是科班出身之人所吟诵的悲春伤秋——如前两年网上很“火”的那位某浅浅。</h1> <h1>  这本诗集里的许多诗,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特别时刻的心绪,读来特别真实与感人。比如,有记录对生病的父亲牵挂与愧疚之情的:“月光温柔地罩着,罩着/在工地的上空突然停了下来/小风轻轻地吹拂,吹拂/在工地的边缘突然猛烈起来/打桩机还在哐哐,哐哐,哐哐/像夜的肺病……”看,如果看这样的看头,会以为这仅仅就是一个肚子里还有点墨水的农民工眼中,经过繁忙劳累的一天后,终于迎来的夜晚闲暇时刻而已。但诗歌接下来画风一转,这个农民工给父亲打电话了:“如果不是误拨了号码/我仍然不会知道/父亲夜里的咳嗽远比白天有力得多/仿佛是另一台打桩机/一下,一下,一下/把一个人,钉入黑夜的中心。”——感不感人,无不无奈?读者的心,都与这个农民工一样,全被钉在了这样一个夜晚里。</h1> <h1>  比如,有记录与母亲道别的儿子,每次为什么不回头与母亲对望:“我不能把一场离别分成多次丢给母亲/不能让一棵落光叶子的树还在风中摇摆/不能让一个老人在冰冷的桥头多次滑倒。”因为这个外表看似皮糙肉厚的儿子深藏在内心的细腻感情,所以回到诗歌的前半段:“就像刮过树梢的风/不肯回头/就像拐过小桥的流水/不肯回头”不但让人理解,也让人生出一语双关的惆怅:原来,母亲与子女的一场缘分,不也是这样一个“刮过树梢的风”“拐过小桥的流水”永远在远远凝视关怀,永远在渐行渐远的状态?子女,终究是要离开母亲的温暖,去新的天地里再重新创造温暖。</h1> <h1>  自然,作者的外卖员职业,也为他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记录下这个时代外卖员因为超时被顾客投诉、罚款,这些其实曾被新闻报道过,但从未像诗歌形式这样,一下就打动人心,让人抱以同情与安慰的细微瞬间。比如,写一个因为小区地形复杂、手机在地下室无信号造成七单外卖全超时的外卖员,“这个七单全超的年轻人/现在坐在地下道的出口处抽烟/像一根木头想把自已点燃/但他潮湿的眼睛/让他富含水分/所以只能发出滋滋的声音”;比如,写一个奋力奔跑的外卖员:“雨水也会是汗水吗/自从我看见一个人/先是脱下头盔/一趟趟来回跑过/五十米坡地/把外卖递给匝道上的等待的司机/然后小雨就开始下”。</h1> <h1>  当然,个人最喜欢的是这首关于外卖员的诗,《时光》:“我们总以为拥有大把的时光/实际上是时光拥有大把的我们/比如此刻/那么多骑手聚在一起等单/就像时光的手指上/落满了一群叽叽喳喳的燕子/等时光之手把我们握紧/几十年来,朝阳一直没变/有的人正值青春/而我已接近迟暮”。这样一个属于中年人的职场感慨,大概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也自然能引起共鸣的。而随后读到诗集中的另一首诗《春光》:“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是花朵成就了春天/而不是春天催开了花朵”似乎又可以与之遥相呼应,只是,这样的句子,不知道某些喊着裁员增效的公司高管们,能否看见与看懂……</h1> <h1>  还喜欢这首《陶罐》:我理解的陶罐/不是美人怀抱于胸前的器皿/不是一幅画/勾魂摄魄的意境/我理解的陶罐/需要有雨水穿过房屋的漏洞/需要父亲在雨中整理/屋檐的稻草/需要母亲仰起脸来/替接漏的罐子喊出叮咚之音/我理解的陶罐/都是清一色的黏土烧制品/有着不同的尺寸/一声“破烂来换”/饱含岁月的瓷音。那时候/所有的铁都在人们的体内/每个人都铁骨铮铮地/过着,经不起磕碰的日子。 好一个“每个人都铁骨铮铮地,过着,经不起磕碰的日子。”同时,在上文中还能找到与“经不起磕碰的日子”相对应的一个具体场景,那就是父亲与母亲在雨中整理漏雨的房屋。如此,遥相呼应,又似最后点题,这真是诗歌“言以简洁为贵”的魅力。</h1> <h1>  想起之前看一篇采访里提到,王计兵说诗歌就像是他生命空地的一场大雪,虽然不能改变他的生命长度,却提升了他的生命质量,“至少让我活得精彩,给我带来一瞬间的光芒。”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虽然在时代洪流滔滔中,每个渺小卑微的个体都不能改变大时代加诸于自身的命运,但至少,我们仍然要学会从微小的事物中去体察人间的美好,而感知美好,才是生命质量的一次提升吧。还有题外话或者说联想就是,读这位“外卖诗人”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忽然有点明白了为何从前看文章说,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候的《诗经》,其中《风》就多来自民间收集——看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自古以来就不缺最朴实的劳动者,也不缺这样最朴实的诗词啊。</h1><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王计兵著,2023年4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font><br></div><div><br></div><div>备注:插图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