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画家笔下的建筑

物理常然

<p class="ql-block">  于少宏,女,通辽市奈曼旗人。网名物理常然,一粒沙,通辽市奈曼一中在职高级物理教师,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通辽市美协会员,通辽市山水协会会员,通辽市政协书画院院士,通辽市书协会员,奈曼旗书协副主席,奈曼旗总工会职工书画研修班班主任。受刘建老师艺术感染,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以下水墨建筑主题系列临摹作品。</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的一天我浏览到了刘建老师的一系列水墨建筑, 便被其新颖的构思所吸引。机缘巧合,3月17日,以“时代风度”为主题的中国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在通辽市美术馆隆重开展,其中就有刘建老师的建筑主题作品若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建,1960年出生,安徽淮南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等。</p> <p class="ql-block">  刘建老师把中国画从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拓宽了山水画的样式。这不仅使山水画由内容到形式的转变,而且是从题材到主题的转换,拓宽了山水画艺术的视觉灵感源泉,使中国水墨画走进了多元共生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刘建老师的水墨画特别是以建筑山水为主题,其中的皖南水乡中的徽居、北京郊外山间的石建村落、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和古代的建筑遗迹、巴黎塞纳河畔的街景等,都使观者得以深入感受不同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他的作品融合了版画、西洋风景绘画和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入的艺术理解。</p> <p class="ql-block">  刘建老师的本体形式语言是在黑白灰的组合中,把人们带进纯真的大自然去感受结构美的力量和音响的平衡。他的艺术不是直白,是暗喻,是幻觉,是生命与诗的交响,是意念的闪光,是色与光的变奏,是更能接近造物核心的美的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