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母亲河之痛

十安坊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拜读了李凖老先生的巨作——《黄河东流去》,感受颇丰,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回顾了近百年前发生在母亲河上的那场灾难,对那场影响范围之广、伤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大的“人祸”有了更深、更新的感受,不知是年龄渐增抑或是别的原因,书中有些细节更是不忍卒读,生怕陷入其中的场景,徒增伤悲。读完后掩卷而坐,但书中的情节、人物却好像一帧帧的图片,还在我的脑海中一幅幅的闪过,我的思绪还在回味着书中的人物,还在和他们同喜同悲,共同憧憬着母亲河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年初,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这是14年抗战史中最为惨烈、最为艰难的阶段。政治的腐败必然导致军事的失败。时任国民党总裁、民国政府总统的蒋介石在抵御日军连连败北的情势下,竟然祭出了冷兵器时代“以水代兵”的战法,想以此来阻止日本军队对郑州的进攻,为保卫武汉争取时间。当时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发达,身为二战时期三大轴心国之一,船坚炮利,战力在亚洲绝对是第一,机械化程度高,机动性能好,很难想象单靠决堤的黄河水能起多大作用?</p><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份,日军在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为保郑州、保武汉,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方向的花园口黄河大堤。此举虽然迟滞了日军进攻,但和水淹河南、皖北、苏北三省40余县的大片土地相比,明显是得不偿失,徒给侵略者增添笑柄,徒给本已苦难深重的三省民众雪上加霜。花园口决堤,受灾最严重的有44个县,其中河南20个,安徽18个,江苏6个,受灾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损毁耕地近2000万亩,形成了约5.5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毫不知情、毫无防备的民众当时就被淹死近百万人,接踵而来的“蝗灾”、“旱灾”又进一步加剧了黄泛区的灾难,导致约1200万人流离失所,外出逃难。</p><p class="ql-block"> 李凖老先生生于1928年,卒于2000年,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该地属于黄泛区范围,现已撤县设区,为洛阳市孟津区。孟津素有“九朝古都半孟津”之称和“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腹地,黄河明珠”之美誉。地方虽是好地方,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处于中国各路豪强争坐第一把交椅的时候,中原地区战火纷飞。虽然蒋介石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胜出,但这并没有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各路军阀阳奉阴违,各个都还是拥兵自重的土皇帝。李老先生生逢乱世,在14岁的时候,也就是1942年,曾作为一名流亡学生,随同千百万黄泛区的难民,由洛阳逃往西安,亲眼目睹了痛失家园和亲人的灾民们千里大逃亡的悲怆惨景。这个场景在刘震云先生的纪实小说《温故1942》中有着更深入细致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 1969年,李老先生受迫害,被下放到黄泛区农村,在那里生活劳作了三年。在此期间,李老先生找到了发挥文化人作用的最好途径之一:帮过世的老乡写“祭文”,通过写“祭文”,李老先生更多的了解到了黄泛区灾民们在“一切都为活命”的目标下,是如何度过几千个苦难的日日夜夜。李老先生为老乡写的这些“祭文”,都为以后撰写《黄河东流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黄河东流去》成书于1984年。1985年在第二届矛盾文学奖评选中,位列获奖作品第一名;2019年在建国70周年文学作品评选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该书以黄河南岸豫东大平原上一个小村子——赤岗村为背景,以李麦、海老清、蓝五等七户农民为主线,在灾难来临之时,扶老携幼,抱着、背着或用小推车推着,那些抢救出来的或者沿路捡来的破衾烂杉,茫茫然随着人流或扒着火车流落到洛阳、西安、宝鸡等地,在异地他乡艰苦度日的悲惨故事。从1938年6月花园口决堤后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在连续几年中又先后经历了“蝗灾”、“旱灾”,背井离乡的难民们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着,直到1947年花园口堵口工程结束,难民们又千里迢迢返回家乡,重建家园的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书中虽然描写的只是七户农民、几十口人和豫东平原上一个小村庄,但反映的却是一个涉及1200万人口因黄河决堤而流浪的宏大历史场景。有史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黄河有多次改道、决堤,也有数次“以水代兵”被人为掘开的,但哪一次也没有花园口决堤的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幅“流民图”,但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恐怕也要数这一次;中国历史上更有很多次大迁徙,但人数最多、区域最广的,恐怕也是这一次;李老先生撰写的《黄河东流去》也是近代文学史上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最成功的作品。通过拜读这篇作品,使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粮食最金贵。</i></b>《尚书》曰:“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自古以来,粮食就被看作“政之本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我国近14亿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能稳得住”。人在饥饿面前,是没有什么尊严可言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历代王朝都经历着治——乱——治——乱的历史周期。治,从轻徭薄赋开始,让民众得以生息,生产所得能养的起自己、家人和官府;乱,从猛于虎的苛政+连续的自然灾害开始,民众从忍耐到垂死挣扎,再到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启动了新一轮的由治到乱、由乱到治历史周期。中国版图上的人口有几次减少近50%的现象,虽然直接表现为战争、瘟疫、饥荒和农民运动的发生,但导火线多是农业大幅度减收和分配的不公。从国际层面看,很多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饥荒,与其说是粮食问题,其实更多是政治问题。现在的粮食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战略武器,同时还是金融手段。</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人心最可贵。</i></b>《汉书》曰:“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书中刻画了虽和丈夫、儿女失散,仍能强忍悲痛,尽己之力帮助、鼓励乡亲邻里,共渡难关的李麦;刻画了虽是务农的好把式,一辈子尽心尽力伺候土地、珍惜粮食,但最终却被饿死的老农海老清;刻画了虽是堂堂七尺男儿,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心爱女人的穷艺人蓝五,在乱世之中一把唢呐陪伴着他,演绎着令人心碎的凄美爱情故事,无助的蓝五最后毅然选择殉情赴死,更让人感慨爱情的力量和“人活着就要有情有义”的美德。这些人物和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就是整个黄泛区1200万灾民的缩影。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惊人的忍耐力,逢此大难,依然认为这是在为抗战做贡献,不愿意去埋怨政府,不愿意去给政府添麻烦,能忍则忍,能自己克服的困难就自己克服。在流浪期间,政府的赈灾能力本已杯水车薪,但仍受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抗战胜利、1947年花园口堵口工程结束,灾民们渴望政府安排返乡的梦想又遭破灭。灾民们自发返乡后,正值解放区《中国土地法大纲》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7月至9月期间,刘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的,这部大纲废除了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人心是最伟大的力量,“人心向背”是改变社会的杠杆。淮海战役打响后,千百万黄泛区的民众再次推上小车,离开家乡,不过这次他们的脸上洋溢是希望和喜悦的笑容,小车推的也不是逃难时的锅碗瓢盆、破衣烂裘,而是埋葬蒋家王朝的给养、弹药……</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i> 苦难是强者忍痛前行的动力。</i></b>余华的《活着》里说道“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不是我们想追求的,也不是每一个人的一生中一定会遇到的,但当我们无法躲避的苦难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就像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有些民族精神就是在历经苦难后提炼出来的,有些民族进步就是在历经苦难后实现的,旺盛的民族生命力就是在一次次历经苦难后积蓄起来的。苦难和辉煌、汗水和鲜花、放弃和坚守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历史的步伐。我们确实不应该过分赞美苦难,但确实应该赞美战胜苦难的经历。通过经历苦难,使我们更能清晰地思考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珍惜我们承载着生命和鲜血的付出,总结浸泡着汗水和眼泪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把苦难内化成养分,实现浴火重生,凤凰磐涅;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行稳致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