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节堂动议于光绪四年(1878),直隶按察使清河道叶伯英、同知职衔胡兆祥(胡玉美商号)等,递交报告给安徽省布政使司,称“闻通志(局)现将告成,马王庙业经另建,除民基应听其自行清理外,所有屋宇及公基,仰恳宪恩赏为清节堂庇养之所。”</p><p class="ql-block">《安庆市志·大事记》中对清节堂记述“1883年,开办清节堂于四牌楼西街,就安徽通志局原马王庙三清殿遗址改建。”</p><p class="ql-block">清节堂就是专门收养丈夫早逝而家庭贫穷的年轻节妇及其年幼子女的慈善机构。清节堂的名称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有的地方称为敬节堂、全节堂、保节堂、贞节堂等。保全节操之意,故“其堂曰清节。”</p><p class="ql-block">清节堂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无论什么性质,都得到了当地士绅的大力支持,他们都积极参与对清节堂的管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善士的捐助。为维持清节堂的日常运行,仅靠捐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也要在农村购置田产,通过田产的产出提供保障。</p> <p class="ql-block">进入清节堂的节妇,要严守堂规。平时,清节堂的大门是关着的,外人不得擅入,节妇也不能随意外出。无论是何种关系,男子一律不得进入其中探望,只有亲姑生母可以进去探望,但时间有限,不准久留。节妇的儿子年满13岁,就不能跟随母亲住在内堂里了。</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战争导致安庆大量男子丧生,存留了大量的女性难民,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光绪七年《通饬严禁诱拐逼醮保全孀妇》记载道:“盖因江南各邑,自遭兵燹以后,妇女稀少,农家稍积微资,欲取一妇,以主家务,实难。”为了重新恢复儒家伦理纲常秩序,官府和地方上的绅士一道来恢复儒家的贞节观念。成立清节堂成为战后官民进行城市重建共同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徐中舒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曾经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广泛涉足民族史、地方史、明清史、中国文学史等领域。先后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p><p class="ql-block">他在1945年的《先母事略》中写道:“而旧时淮军将校散归乡里,至是竞相号召,捐募钱款,就旧有节孝祠而次第扩充之,以为清节堂。又得董事胡竹芗先生之擘资,堂内收容节妇,由十家而增至一百四十家。又设主迩以教其孤,宏撒旦猷,在旧日公益事业中,实罕与匹配。盖非淮军将领不能有此宏愿,亦非淮军将领不能有此资力也。吾母操著于乡里,更以舅氏与胡氏有葭莩之谊,至是乃得携与遗孤,入堂守节,时吾方五岁……于时值日俄战争之后,清廷预备立宪,诏废科举,竹芗先生亦谋废义塾,而改设育正高初两等小学,更谋增设织布厂,俦节妇稍得工资,以为其遗孤衣食教养之助,未竟厥季而卒。赖先生嗣子茂旃先生,猶子承之先生,继为董事,乃踵成之。故清节堂亦于此时为盛。育正小学创设,所聘教师,皆一时之选,董事子弟亦入内为附额生。织布厂之创设也,正及吾入学之年。承之先生总其事七年,其业日兴,及民国初,承之先生以经营胡玉美商店,无暇兼顾而辞职,继起无人,遂至亏歇,承之先生娶先外祖之猶女。方吾母之在织厂也,以吾家与阿姨初无往还,每诫不肖曰,胡家虽汝阿姨,汝慎呼姨丈,恐他人冷淡汝也。其后吾受业渊如先生之门。渊如先生承之姨丈之兄,晚年任教中央大学,为哲学系教授。治庄子甚勤,有庄子诠诂老子通义行世。其初任教安庆师范学校时,吾从受庄子,质疑问难,皆自称学生,初不知若有葭莩谊也。吾母在织厂所得工资,理较针着缝补为优,吾母织作于此,亦与相终始。”</p> <p class="ql-block">从徐中舒所作《先母略记》记载可以看到,他家是怀宁县月山镇徐家畈人,父亲为徐家文,母亲金氏。父亲木工手艺精湛,但因吸食鸦片而早逝。当时,淮军将领出资兴办清节堂,胡玉美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胡竹芗(胡傑)主持清节堂,而母亲金氏与胡竹芗有亲戚关系,所以,母亲金氏与三岁丧父的徐中舒得以住进安庆清节堂。之后胡竹芗先生筹办织厂和育正小学,未完成而去世,胡竹芗的儿子胡茂旃(应为胡懋旃、胡远勋)与侄子胡承之(胡远烈)接办织厂与育正小学。胡承之的父亲是胡云门(胡椿),胡承之的女儿是胡容若,也称胡秀容。而胡承之娶了徐中舒外祖父的侄女。徐中舒得以在育正小学读书,徐中舒的母亲也得以进入织布厂工作。</p> <p class="ql-block">从《徐中舒先生生平编年》中可以看到:“1902年(光绪壬寅二十八年),五岁。本年,随母入安庆清节堂。初淮军起自安庆,转战南北。其将士伤亡之惨,与夫遗族孤嫠之待恤,未尝不谋所以拯济之者。又得董事胡竹薌先生之擘划,堂内收容节妇,由十家而增至一百四十家。又设义学以教其孤,宏规远猷,在旧日公益事业中,实罕与匹畴。盖非淮军将领不能有此宏愿,亦非淮军将领不能有此资力也。织布厂之创设也,正及吾入学之年。承之先生总其事七年。其业日兴,及民国初,承之先生以经营胡玉美商店,无暇兼顾而辞职,继起无人,遂至亏歇……</p><p class="ql-block">徐中舒先生在育正小学学习五年有余,学习勤奋,品德端正,深得该校校长江雨村先生的喜爱,乃以侄女相许,即后来先生的夫人江聪。</p> <p class="ql-block">“胡玉美”商号第二代传人胡云门墓志铭中也记述道:“胡椿字云门,傑字竹芗,兄弟也。傑素刚,教侄如子,偶犯必痛绳之。初里中创设清节堂,由傑经纪得成立后,郡尊以堂董,虽其人敦请再四,乃出公正持大体,与其共事杨镜潭谊和尤契合焉。嗜学喜读性理书,工诗善医,显名为书,掩四体皆工,惟时以汉隶应求者,偶为石鼓钟鼎文,尤饶古趣。室置古籍名帖甚富,自颜所居曰:“古欢草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以看出,以“胡玉美”家族为主体的民间商业力量在清节堂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节堂都是由地方士绅们作为倡议者发起兴建,运转所需要的经费也是他们慷慨解囊。清节堂的主要管理者董事、司事等也是从他们中间挑选有威望、年老持重者担任。清节堂董事们还制订了严格的管理章程和制度以约束自身行为,比如在清节堂的经费管理上,清节堂内的款项除了嫠妇们的正常开支外,是不许任何人擅自动用一分的。清节堂的董事们更是不支取任何薪水。收养和救助贫苦节妇是清节堂最为主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响应朝廷号召而为丈夫守节的孀居妇女的生存之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