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世久——访翁森故居记

漫步西江

<p class="ql-block">仙居山清水秀,本就仙气飘飘,是神仙居住的的地方,双庙乡背靠巍巍括苍山,大地就犹如无边无际的织锦地毯一样在括苍山下铺开,而在这春风骀荡的时节,金黄的油菜花和粉红的桃花,同时盛开,更像给这个只有神仙居住的大地,披上了五彩的霓裳。</p><p class="ql-block">七百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教育家翁森,就生活在这一片桃花源般的花团锦簇里。他并不是从小到老一直生活在这童话般美好的世界里的,他遭逢乱世,蒙古的铁蹄跨过淮河长江,踏遍了淮河以南的中国大地,铁蹄所向,村毁人亡,哀鸿遍地,蒙古骑兵在以腥风血雨的惨烈杀戮夺得全国政权后,又实行了严酷的民族政策,汉人,尤其是江南的汉人,成为了最为低贱的民族,惨遭元帝国的压迫和奴役。</p><p class="ql-block">宋元易代之后,他立志不再向往仕途,回到家乡隐居起来,以耕读自娱。他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誓不食周粟”,宁愿清贫一生。翁森的退归田园,首先是一种反抗,是对铁蹄杀戮政策的反抗,也是对异族统治采取“不合作态度”的反抗。这是古代文人对黑暗政治所能采取的大概是唯一的反抗方式。晋代的陶渊明就是翁森的导师。虽然他们所要反抗的具体政治现实不一样,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致的。对于魏晋易代之后的司马家族的高压统治,陶渊明用脚表态,归去来兮,回到了“悠然见南山”的村庄里。但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世代贵族之家,毕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要付出代价的,老话说,坐吃山空,难免又会遭遇旱涝灾年,即使他劳动勤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披星戴月地在田地里忙,但也不免会遇上餐米不继的断炊荒季,陶渊明在诗里描述了他乞食村民的情景:</p><p class="ql-block">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p><p class="ql-block">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p><p class="ql-block">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p><p class="ql-block">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p><p class="ql-block">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如此艰窘的日子,陶渊明都没有过任何的动摇。他生活在乡亲们中间,乡亲们给了他温暖,让他能安闲自适地一直过着乡居耕读的生活。他在另一首《 读山海经(其一) 》里这样欣喜快慰地描写过他的耕读人生</p><p class="ql-block">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p><p class="ql-block">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p><p class="ql-block">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p><p class="ql-block">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p><p class="ql-block">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p><p class="ql-block">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p><p class="ql-block">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p><p class="ql-block">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p><p class="ql-block">历代中国的文人写过很多的读书诗,我以为陶渊明的这首诗写得最好。这是发自内心的读书乐,陶渊明在另一篇著名散文《五柳先生传》中也描写过他读书陶然忘情的状态:“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的这种读书状态,应该是读书最快乐的至高境界吧。</p> <p class="ql-block">尽管翁森与陶渊明相隔了一千年,但两个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都把书籍当做了逃离黑暗政治之后的心灵道场,读书就是他们的修炼。阅读不仅让他们暂离人生的艰难和恶浊的现实,更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心智上的启迪。在翁森故居,我体味着翁森当年耕读的心境。他的庐舍的远方,横亘着一抹山影,这就是陶渊明的南山。辽阔的平原上,风起浪涌的是无边的稻花香,这是陶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门前永安溪水欢乐流淌,树头鸟雀啁啾,这就是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翁森有时门前驻足,有时漫步甚至躬耕田亩之间,仰观天上云卷云舒,俯看大地花开花谢,他一时心灵神会,赋诗一首:《题陶渊明临流赋诗图》</p><p class="ql-block">閒居淡无事,临流忽有得。</p><p class="ql-block">平生诗外心,滩上一鸥白。</p><p class="ql-block">有时思接千载,悠悠穷究天人之际,又赋诗一首:《山斋偶书》</p><p class="ql-block">春风桃灼灼,秋雨黍离离。</p><p class="ql-block">眼底千年事,空山独坐时。</p> <p class="ql-block">翁森像</p> <p class="ql-block">我流连在翁森故居的室内,这是他的卧室,那是他的书房。自然这都是当今的人努力搜集古老家具和生活用品以及农具,根据翁森诗的描述,复原出来的其实是想象中的翁森的生活环境,但毕竟有了这么一个实物载体,让我们在读翁森诗时,能够有一个实在的空间模型可供玩味和触发想象。一张桌,一张椅子,几架图书,书房是简单的,也是丰厚的,我们似乎看到了翁森在书架前把卷吟哦,或者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有时是清风排闼,有时是明月窥窗。有时是书香杂着花香,有时是日光映着雪光。日光流年,唯一不变的、日益浓厚的,是对于书籍的情怀,是对于阅读的快感,是书中有乐不知老之将至的忘年情味。回到翁森当年的乡间风景和故居的具体生活环境中,我们就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翁森表达在《四时读书乐》中的对于阅读的信念:</p><p class="ql-block">《四时读书乐》</p><p class="ql-block">春</p><p class="ql-block">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p><p class="ql-block">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p><p class="ql-block">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p><p class="ql-block">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p><p class="ql-block">夏</p><p class="ql-block">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p><p class="ql-block">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p><p class="ql-block">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p><p class="ql-block">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p><p class="ql-block">秋</p><p class="ql-block">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p><p class="ql-block">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p><p class="ql-block">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p><p class="ql-block">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p><p class="ql-block">冬</p><p class="ql-block">木落水尽万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p><p class="ql-block">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p><p class="ql-block">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p><p class="ql-block">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p> <p class="ql-block">细细体察,翁森表达在诗中的,有三乐:四时(四季)之乐也;读书之乐也;四时读书之乐也。这是完全摆脱了功利目的的阅读,这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由阅读,书中既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更没有“千钟粟”,读书不是为了这些身外之物,“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带来的快乐,远不是黄金屋、颜如玉和千钟粟所能给予的。阅读本身,既是陶渊明和翁森等历代贤者的人生价值所在,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但我阅读翁森的这组诗,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它们不仅仅是翁森的隐居阅读生活的自我写照,更是这位以倡导阅读、传承文化为使命的前辈对于年轻人,对于后代人的教导和训示。中国的读书人,历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强烈的使命感,具体到行为上,就是“三立”:立功、立言、立德。由于现实政治的原因,他们离开了朝廷,离开了体制,他们隐居起来了,他们无法,也不想立功了,但他们还要立言和立德。所以翁森并没有因为隐居就忘记了他立言立德的使命感,他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看到在元帝国的摧残下,瓦釜雷鸣,黄钟毁弃,民间文教风气荡然无存。看到这种状况,翁森十分痛心,但翁森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痛心疾首上,他是一位行动家。他想到了就去做,元至元年间,他在自己的居所、县东南二十五里的崇教里,建安洲书院,以朱熹白鹿洞学规为院训,教授乡人。据史料记载,先后从学者达到八百多人,影响所及,不仅在本乡本土,更有从天台、临海慕名而来的从学者。我更愿意相信,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更是写给他的学生和朋友们看的。他要告诉学生们,读书是快乐的事业,即使不是为了黄金屋和千钟粟,也要保持读书的习惯。读书,不仅让读书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让民族、国家和全人类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翁森的努力,成效是显著的。已经衰颓了的乡风,在翁森的阅读倡导和亲力亲为的教导下,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非常难得和幸运的是,翁森当年的好朋友、翰林学士、台州老乡临海人陈刚中曾为之作《安洲乡学记》,《学记》记载了他回乡拜访安洲书院时亲眼见到的情景:“踵其藩,其植秩然;升其著,其琴琅然;履其奥,其籍秩然。既而诸生鱼贯以登,逢衣大带,俯伏罄折,其容肃然,其气充然,退而弦诵之声隐隐若金石然。”</p><p class="ql-block">这种“隐隐若金石然”的“弦诵之声”,学生们“鱼贯而登”的场景,六七百年之后,今天好像还很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的耳目之前。</p><p class="ql-block">都说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但在时间的长河里,中国的文化也多次遭受浩劫。就像大江大河难免会被堰塞,或者上游带来太多的泥沙致使河床淤塞,这就需要大禹一样的治水英雄,淤者浚之,塞着通之,翁森就是这样的贤人,勇者,他开门办学,他倡导快乐阅读,他所营造的向学、好学的乡风代代相传,就是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在做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p><p class="ql-block">2024.3.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