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清明

新白杨

<p class="ql-block">文字/新白杨</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制作/新白杨</p><p class="ql-block">春风过后清明节紧随其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作为节气,此时草木苍翠,万物复苏。作为节日,它是缅怀先辈,祭奠先人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现在来到异地他乡,每到清明节日,我就想起老家到遥远的年家井山洼里上坟扫墓的情景。那时,我们以张氏户族上坟,乘车沿逶迤山路来到一处又一处墓地,墓地杂草葳蕤。我们在坟头压上黄表纸,墓地后碑处将一捆捆拳头粗的灰香夹在石缝里点燃;石桌上献出茶、酒、烟、水果、炒肉等祭祀和盘;一族人用铁锹铲除杂草。上坟者跪在坟前呈半圆形,中间拆散冥币焚烧,放炮。若有闰月,还要在利吉的方位上取土,用塑料袋背到坟头填土,将风吹羊踏缩小的坟堆再换新装。上坟者神情肃穆地磕头完毕后,长辈们还要讲述先人的故事。我不禁回想起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和那些温馨的瞬间,回忆起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清明,一个让人思念的节日,它让我们在思念中感恩亲人们的恩德。让人想起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写道:</p><p class="ql-block">“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描写的就是人们清明上山扫墓,祭拜先祖的情景:寅纸灰飞,好似白色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站在亲人坟前,我心中不免涌起一股剪不断的哀愁,那些熟悉的面孔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我们思念他们,不仅因为他们曾给了我们关爱与陪伴,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做人,怎样去感恩,怎样面对未来。</p><p class="ql-block">清明不仅有哀思,作为节气,清明时节草长莺飞,风和日丽,又称踏青赏花节。春光外泄惹人醉,出游踏青正当时。</p> <p class="ql-block">《岁时百问》中关于清明节的描述,其中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芳草萋萋,花卉繁茂,大地春意正浓,四周一片碧绿苍翠,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来南京十年了,每年清明假期,只要无“雨纷纷”我将赴一场满园春花的“盛宴”,去大自然采摘尝一口“春天的味道”,约上三五好友出城,来到一片宽阔的草地踏青,让风筝飞得高一点,再高一点。那五彩斑斓的风筝像一只只自由飞翔的云雀,煞是好看;来一次户外露营,生起烧烤炉,炭火扑闪,羊肉串在炉条上翻来覆去。几个翻滚,肉条由红变黄,香气扑鼻,便可上盘供餐。大伙儿坐在一起,沐浴春光,欣赏鲜花,谈笑风生,品味烧烤,好不惬意。有时,我独自一人漫步青青绿地、鲜花丛中,和春天打个招呼,品其春天的绿味。</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为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25日上午,星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了“巧手做青团 ,清明共尝春”主题活动。不少小朋友一起聆听清明节相关习俗,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起动手做青团,低头追思随风而去的故人,抬头迈向鲜花盛开的春天。</p><p class="ql-block">岁岁清明,今又清明,遍地鲜花分外香。几多伤感,几分快乐,都在同一个清明。山野葱郁,沿着来时路,清风徐徐,脚下的土地显得格外亲切。人生就是如此,生生不息,有逝去也有来生,在这个世界上不忘来路,要学会有感恩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