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春】那年春天去赶会

超燃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超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82524</p> 七十年代,我十来岁时,在老家,有一年春天,农民们闲了一冬,也过完年了,在“三夏”大忙前,都急着要赶会,交换点东西,换点钱买点生产生活用品。我也跟着爷爷去赶了一次关林会,记忆犹新。 <p class="ql-block">  关林在洛阳市郊区,当时的关林会在全国排名前十,非常大,不仅方圆百里洛阳的人,连周边几个地区的人也来赶会,尽管当时批资本主义,不让私人买卖东西,但也管不住。</p> <p class="ql-block">  每逢会日(每月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是</span>在通往关林的大小路口,都有人把守,发现去卖东西的一律挡回,或者没收。<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span>在市场内,设立专门的收购站,让卖东西的把物品交到收购站,由收购站再统一定价卖。<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是</span>流动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发现正在买卖交易不去收购站买卖交税的当场没收物品,或者处罚。</p> <p class="ql-block">  但实际上一点也管不住,<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是</span>路口的人有时就不管,有时例行公事问问,我们说去亲戚家(确实姑姑家就在关林边的赵村)送东西呢,他也没办法,甚至关林街的人也希望人越多越好,好多收税,即使集体制的生产队也希望人多好挣钱。因此也仅设立个检查站,张贴标语或横幅,写上“郊区物资检查站”、“禁止私人买卖交易”“坚决打击投机倒把”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是</span>市场内收购站的人也只收购粮食等好卖的东西,一些人不想耗费时间了就直接交给收购站,其他物品按要求买卖双方必须到收购站交税后再交易。<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是</span>市场管理人员少,赶会的人那么多也管不过来,只要看不到正在交钱就没办法,或者每个摊位先收点税。</p> —— 当时爷爷被生产队派往村西边部队搞卫生,一是队里给爷爷记工分,二是部队厕所的粪交由队里当肥料。爷爷每天打扫完卫生回来总能带点废纸箱、铁皮、铁丝、铁钉等破烂,每月也能积不少,再加上家里粗一点的干树枝棍子等,逢到关林会就去卖了这些东西换点钱。那年春天就带上我一起去赶会。 逢会日,头一天把东西整好装上架子车,当天早上早早起来吃过饭,就和爷爷一起拉着车出门了,走到大路上,只见一路上都是去赶回的人,多数拉着车,也有人跳着担子,或着背着包步行的,个别人骑着自行车,从各个村的小路汇入大路,形成一道壮观的人流,都急匆匆的往关林赶。我们村离关林有十七八里,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所以一般是天不明五六点就出发,趁检查站没人,七八点前都赶到了,占个好位置。 关林会物品交易点也按物品类别分着区域,关林街口是收购站,中心是一般的杂货物品,东头是家具农具等大型物品,市场边小树林里是牲口交易点,北街是粮食布匹食品小吃店,北头路口是二手自行车交易点等。我们先把废纸等破烂交到废品收购站,然后到市场中心路边把铁丝铁钉还有树枝棍子一一摆开,马上就有人上来看,有要树枝棍子的一块钱一根,拿回家盖个棚子用的,有要铁丝拿回家捆东西用的,这些小东西也不用去交税,但可能给稽查人员交几毛钱,不到半天就卖完了。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到北街,一排卖吃的地方,爷爷花一毛钱给我买了一小条卤猪肉,我拿着舍不得吃,慢慢一点点的品尝,好香啊,那香味至今印在脑海里,如今再也吃不出那香味了。然后我们到卖牛肉汤的地方,实际上是关林街生产队在路边为赶会的人临时支了口大锅,烧了一大锅说是肉汤,实际就是带点油腥的咸开水,加点调料葱花,5分钱一碗,我们每人要一碗,然后泡自己带的干花卷馍,也吃的很热乎很香。</p> <p class="ql-block">  每次赶会爷爷能卖五六元,最多十来元,很有收获,我也跟着爷爷吃了卤猪肉,见识了关林会热闹的场面以及各种物资,一次难忘的赶会,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p> —— <p class="ql-block">  后来说起赶会的经历,爸爸也说了一个可笑的事。1981年爷爷去世后,爸爸为了家里的几亩地,买了一头驴犁地拉土送粪,喂养了一个月,因爸爸在郊区学校当老师,实在没时间喂养,就决定卖了。</p> <p class="ql-block">  于是牵着驴到关林会去赶会卖驴,当时实行买卖双方议价后到关林会管理办公室去交税,一买家和爸爸商量驴价后,买家说“不用去交税,便宜一点,我把钱给你,我牵着驴谁能看见”,爸爸坚持说“那不行吧,人家规定让交,咱不交会行?”可买家坚持要给钱,就在给钱过程中,突然旁边几个人站出来说“人家要去交税,你不去,现在双方的税你都交了吧”。</p><p class="ql-block"> 没办法,买家只得把差价全部补上,才把驴牵走了。买家走后,那几个人不走,对爸爸说“蔡老师,你不认识我们了,我们是你的学生啊!”原来这些人是当年爸爸在关林教学的学生,他们看到老师来卖驴,假冒流动稽查员,帮助老师的。爸爸说驴是120元买的,还卖了120元。</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