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港珠澳游(三):揭阳楼,潮汕牛肉火锅

官渡之战

撰文/官渡之战<div>摄影/琴音</div> 3月9日,我们来到揭阳楼广场,这里是揭阳的网红打卡地。打卡,网络流行语,原指上下班时的刷卡,现衍生为到达某个地方。<br>揭阳楼,位于揭阳市区东入口处,坐西朝东,高38米,共五层,汉代宫殿式外观,崇楼巍峨,气宇轩昂。 现今的揭阳楼其实不是“原版”,而是复建的,它的原址在潮州城内。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称“潮州楼”而称“揭阳楼”呢?这里有着一段历史渊源。<br>揭阳作为潮汕地区城市之一,无论名气或影响似乎都不及汕头与潮州,至少此前我对揭阳少有听说。实际上,历史上的揭阳才是这个地区的“老大”,真是“有眼不识泰山”。<br>揭阳设县始于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扫平六国后,曾出兵征服岭南,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郡,揭阳作为南海郡下辖的一个县,是粤东地区设县最早的地方,其时还没有汕头与潮州之称谓。<br>宋元时期,潮州辖地称为“三阳”,包括揭阳、海阳和潮阳。“三阳”的版图,即秦汉时期揭阳县的地域。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悠久的历史自然成为城市的亮点。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深知这一点,他遭贬任潮州刺史时,就特别看重潮州的历史名片——揭阳,凡写及有关潮州的诗词,大多以揭阳称之,如“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等,这里的“揭阳”即是“潮洲”。唐宋其他文人,都效仿韩愈,诗文词赋莫不把潮州称作揭阳。<br>建于唐代的这座名楼,虽在当时的“潮州”,却不以“潮州楼”命名而称为“揭阳楼”,足见“揭阳”历史地位之高。 那么,历史上的揭阳楼楼有何功能呢?<br>古代地标性楼阁,往往是彰显先贤事迹的场所,北宋梅尧臣有诗句“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表明揭阳楼的功能之一在于表彰先贤。这与汉代“麒麟阁”相仿,汉宣帝为褒扬功臣,命人在墙上画了霍光等十一人的画像以予纪念。<br>“原版”的揭阳楼已在岁月的硝烟中湮灭了,“更寻贤侯迹”已不可能了,这也是一种遗憾。 楼前不远处安放着一只鼎。 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最初作为煮肉器具和祭祀物件而存在,后演变为权力的象征。<br>相传禹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象征之。又有文献中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br>传说中的九鼎已不知所终,但这并不影响鼎的历史定位。<br>古代的鼎通常铸三足,寓意“天地人三足鼎立”。<br>揭阳楼前的鼎为四足青铜鼎,高9.99米、重58吨。9.99作为最大阳数的组合,谐音“久久久”,寄托了对揭阳未来长治久安的期望。<br>鼎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长治久安;也是一种寄托,寄托着美好祝愿。相信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揭阳定会锦上添花,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傍晚,我们在汕头一家火锅店享用了牛肉火锅。<br>潮汕牛肉火锅属八大菜系之一的粤式菜系。粤式菜系以“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而著称,潮汕牛肉火锅亦有这种特点。 导游介绍说,潮汕火锅的牛肉大多来自四川、贵州一带的山地牛,这些地方的牛肉口感鲜嫩,很受食客欢迎。一头牛适合做火锅的肉只占35%左右,其余的则用来做牛肉丸、牛肉饼等。<br>牛肉火锅的锅底很有讲究,传统做法是将沙茶酱加入锅中,用浓汤做锅底。如今常用的是牛骨清汤和白萝卜作锅底,我们桌上的火锅用的就是这种锅底,沙茶酱没加入锅中,是另取的。 来潮汕前,朋友介绍说火锅牛肉最好吃的是五花趾和雪花肉,五花趾位于牛的后腿内侧,口感脆嫩;雪花肉红白相间,肌肉内含脂肪,油而不腻。看着盘中的牛肉,我也分不清出自牛的哪个部位,找不到“感觉”。<br>吃了潮汕牛肉火锅有感想吗?有,好吃!但是嘛……,恕我直言:吃了这么多年江苏口味的菜,无论其他菜系的菜如何讲究,我还是喜欢家乡的菜,它更合我的口味——就这个命了! 夜宿汕头市龙湖区金海鸥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