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称:人在旅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82986</p> <p class="ql-block">《肖申克的救赎》最初上映时间是1994年,上映后好评不断,获奖无数,被誉为非常优秀的一部影片。<b>豆瓣评分高达9.7分,</b>这样的高分是非常罕见的。现在,虽然离初映时间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可是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至今没有衰减,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肖申克的救赎》是由<b>弗兰克·德拉邦特</b>编剧并执导的美国剧情片,由<b>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b>领衔主演。</p><p class="ql-block">该片于1994年9月10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并于同年9月23日在美国部分地区公映。</p><p class="ql-block">《肖申克的救赎》获得<b>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b>还获得<b>第52届金球奖。</b></p><p class="ql-block">该片改编自斯蒂芬·埃德温·金1982年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p> <p class="ql-block">故事主要情节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故事开始时间是1947年。银行家<b>安迪.杜佛兰</b>(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饰)因被控谋杀妻子及其情人,被法院判处终生监禁。他在肖申克监狱认识了监狱<b>"大哥"瑞德</b>(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瑞德为他提供了许多帮助,帮他搞到了石锤和女明星海报等,两人渐成患难 之交。不过,狱中有几名犯人如伯格斯等人不断欺辱安迪,时间长达二年多。监狱警卫队长<b>哈德利</b>是一个凶狠残暴的傢伙,他会经常找借口毒打犯人。安迪在哈德利继承遗产一事上帮他免掉部分税款。哈德利毒打了欺辱安迪的伯格斯,伯格斯受重伤被转移关押到另外一座监狱,安迪被欺辱的命运才得以改变。<b>典狱长诺顿</b>看到安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遂把他调到图书馆,做了布鲁克斯的助手。安迪给监狱图书馆争取到一笔置办图书的资金。典狱长让安迪帮他洗黑钱。偶然一个机会,安迪得知一名新入狱的小偷能够作证帮他洗脱谋杀罪,他燃起一丝希望找到了典狱长,希望他能帮自己翻案。阴险伪善的狱长假装答应安迪,背后却派人杀死小偷,让他唯一能合法出狱的希望泯灭。沮丧的安迪并没有绝望,他继续寻找时机,最终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风雨夜,他计划了十九年之久的越狱计划终于成功,他得以自我救赎,重获自由!老朋友瑞德在他的鼓舞和帮助下,也勇敢地奔向自由。</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那些所谓“大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在刻意制造能够给观众们带来感官刺激的情节、画面和音响效果,让观众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以及激烈枪战、飞车狂奔和震耳欲聋的音响的强烈刺激下获得一时的快感,这样的影片观众看后肯定会大呼过瘾。</p><p class="ql-block">而像《肖申克的救赎》这一类电影则不同,它和美国许多故事影片一样,追求的不是感官刺激的效果,它们的着眼点在于挖掘影片主人公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或者说,重点不在讲故事,而在于揭示人性。</p><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一个个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p><p class="ql-block">下边分别对几个主要人物做一分析,有瑞德,安迪,警卫队长哈德利,典狱长诺顿和“老布”。</p> <p class="ql-block">先说<b>瑞德</b>。一看到影片中瑞德被称为“狱中大哥”,观众立刻会联想到以往印象里那种“狱霸”来,可是这部电影中的瑞德却完全是另一种人。瑞德被判的是无期徒刑,他在监狱里已经度过了30年,申请假释却屡遭拒绝。他对安迪说,他是监狱里唯一承认有罪的人,并且罪名是“谋杀”,但是,他的身上丝毫没有杀人恶魔的凶狠,体现出来更多的却是友善的品质。首先,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对别人是有求必应,通过自己的秘密渠道帮助狱中人购买回需要的任何商品(当然他是要收费的)。安迪刚刚入狱就引起了瑞德的关注,他仔细观察安迪,看出安迪是一个好人,所以尽可能地关心他,为他提供帮助。其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当得知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人称“老布”)用刀对着某个人脖子,试图绑架人质时,瑞德很着急,他怕“老布”失手酿成大错,极力劝说“老布”不要干错事。他事后又为“老布”开脱说,“老布”被关太久,他是在1905年被关进监狱的,在肖申克监狱已经度过了50年。瑞德认为,当一个人在监狱里呆的时间够久时,他会感觉自己离不开监狱了,“老布”就是如此。后来,“老布”获得假释,可是他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正常生活。当瑞德得知“老布”在“假释”期间上吊自杀的消息时,瑞德很伤心,眼泪不由得湿了面颊。</p> <p class="ql-block"><b>再说安迪。</b>安迪当上图书管理员后,为了给图书馆增添书籍,他向典狱长争取经费,可是监狱没钱。安迪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州议会身上。 开始时,安迪每周给州议会写一封信,坚持写了六年,才获得议会拨款200美元。他不甘心,又继续写信,每周写两封。又过了若干年,州议会才答应每年拨款500美元。另外,他还购买了许多论斤称的旧书,充实了图书馆,改善了囚徒们的文化生活条件。</p><p class="ql-block">“没进监狱的时候,我刚正不阿,进了监狱却大搞欺骗。”安迪对瑞德这样说。安迪帮助典狱长洗黑钱,他虚构了一个人名,有账户,有驾照号、出生证明、社保卡等,就算警方调查,也只能是捕风捉影。</p><p class="ql-block">他还帮助一些狱友考取了高校文凭。1965年,小偷汤米被关进肖申克监狱,他想让安迪帮他考取高校文凭,安迪答应了。他从识字开始教育汤米,他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希望能把他引上正路。</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安迪从汤米口中意外得知,他的妻子和奸夫高尔夫球教练被杀,凶手另有其人。安迪去找典狱长希望能彻查他的案子,还他清白。可是,典狱长根本不相信汤米所说是真的。安迪情急之下,说即使我出了监狱也不会说出你和钱的事,这句话惹得典狱长大怒,下令把安迪关禁闭一个月。这是从未有过的时间最长的禁闭,其他狱友都表现出对安迪的同情。</p><p class="ql-block">汤米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他顺利通过了考试。典狱长找他谈话,问他关于安迪的案子,你说的情况是不是真的,汤米回答是真的,并愿意出庭作证。这时,典狱长事先安排好的警卫开枪射击,直接打死了汤米。</p><p class="ql-block">安迪表示不愿再为典狱长洗钱。典狱长威胁他说,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的,把你和那些鸡奸犯关在一起,把你的图书馆关闭,把书烧掉。为了让安迪老实听话,他又给安迪增加了一个月禁闭。</p><p class="ql-block">1966年,安迪.杜佛兰从监狱逃跑了。他挂在监室里墙壁上的明星巨照,原来是用来遮挡墙壁上他早就挖出的一个大洞的,他就是从洞里逃出去的。他曾经对瑞德说过,他想去墨西哥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在那里开一家旅馆,买一条小船,接待游客,在海里钓鱼。</p> <p class="ql-block">安迪从下水道逃出后,他去了12家银行,用他替典狱长伪造的证件,领取了37万元美金,就算是对他坐了19年冤狱的补偿吧。典狱长收的黑钱,现在竟成了安迪的财产。</p><p class="ql-block">安迪把典狱长贪腐的罪证寄给报社,肖申克监狱的丑闻被曝光。警卫队长哈德利被捕,典狱长诺顿在即将被捕时,饮弹自尽,结束了罪恶的一生。</p><p class="ql-block">瑞德收到安迪寄来的明信片,上边没有一个字。瑞德想,有的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羽翼太夺目了,把它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安迪就是这样一只鸟。</p><p class="ql-block">在瑞德对出狱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时,却意外得到了假释批准,这时,他已经被关押了40年。瑞德出狱后,住在“老布”以前住过的房子里,干着和“老布”一样的工作,他和“老布”一样感到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总想着还是回到监狱的好。</p><p class="ql-block">瑞德找到了安迪预先给他准备的钱,看到安迪写给他的信,他满怀希望,长途跋涉,终于在太平洋这个小岛上与安迪重逢。</p> <p class="ql-block">看完电影,我在想,在肖申克监狱的这群人中,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p><p class="ql-block">按照常理,那些被关进监狱的人是罪犯,他们是坏人应该是毫无疑问的;而负责监管他们的监狱工作人员,包括典狱长和警卫队人员,应该是好人也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看完电影,留给观众的印象却正好相反。</p><p class="ql-block">电影把肖申克监狱所有人的本来面目一览无遗地呈现给观众,无论他们是身处何种地位的人,他们的美恶善丑在观众眼前展露得纤毫毕现。影片中的安迪和瑞德代表着善良,而典狱长诺顿和警卫队长哈德利却是邪恶的化身。</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原著作者和电影导演有没有搞错啊?</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这种情况与原著作者对美国社会司法制度的认识有关,与他的创作意图有关。</p><p class="ql-block">在作者笔下,暴露出美国司法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肖申克监狱的典狱长为所欲为,私下打死犯人,随意把犯人关禁闭,大肆贪污受贿洗黑钱等。警卫队长凶恶残暴,随便把犯人打成重伤。这些违法行为却从来没有上级管理部门过问,更没有受到过任何惩处,长时间里任其胡作非为。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恶行是深恶痛绝的,对美国的司法制度是不满的。在他的眼中,应该被关进监狱的恰恰应该是这些恶人,可真正要把牢底坐穿的却是一群被冤屈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我以为,作者的创作意图正是要对美国黑暗的司法制度展开批判,以推进司法改革,维护社会正义。其实,回顾历史,美国的各项制度都是在不断受到质疑,不断被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影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监狱的情况,我相信,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了,美国的司法状况应该会有进步,这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必然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