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祭 - 写于母亲去世周年之际

Gao Bin

<p class="ql-block">2024.03.24</p> <p class="ql-block">去年的今天,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妈妈从人间的花丛飞往天国的花园,仿佛和爸爸有个约定,在世间前后脚走完93载人生路,化蝶仙境重逢相守到永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妈妈却无处不在。一幕一幕场景,意识流般在眼前浮现、在脑海中涌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在从家里去往妈妈临终关怀医院的路上,2023年3月1日至24日那些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一幕幕重现。偶尔路过医院旁边的街道,禁不住有去医院、直奔病房的冲动,仿佛、更是希望推开门能看到妈妈那消瘦了、但仍是那么慈祥温暖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园子里,时不时恍惚中似乎看到妈妈的身影。她走后的日子里,我还暗下决心,继续播种。埋下的种子还真长出了芽,甜瓜居然开了花。可惜好景不长,忙碌中、惰性中渐渐荒疏了园子,不久繁茂的野草就横行霸道,掩盖扼杀了那些需要扶植培育的苗儿。再次切身体会到,只有耕耘才能收获;更深深感慨,妈妈一生辛勤耕耘,作为教师育人无数,作为园丁果实累累,被妹妹亲昵地称为“勤劳的老蜜蜂”。</p> <p class="ql-block">有时打开冷冻柜,多么希望再看到妈妈包的包子、饺子和馄炖...... 禁不住想起去年1月21号那个晚上,请了好几位朋友共度除夕佳节,妈妈的包子是他们最期待的美食。可谁知从那天起妈妈病情开始恶化,但坚强的她不漏声色地提前包好了包子,又带领大家一起包饺子。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她露出欣慰的笑容。等她起身时,身体的不适已经让她行走产生了障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妈妈的痕迹无处不在,丈夫脱线的毛衣袖上有她缝补的细密的针脚,儿子书包背带被妈妈一针一线加固,我的裤子上有着妈妈给换的拉链。睹物思人,但更多的思念是在脑海中,那一幕幕画卷由近到远徐徐展开,呈现在眼前;众多的场景中,只能随手拈来一些被浓浓的爱贯穿起来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外孙快要出生时,妈妈已七十七岁,那时和爸爸正在法国,立刻精神抖擞地踏上征程,赶回北京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宝宝。小外孙在姥姥温暖的怀抱中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成长,正像他的两个表哥。从刚出生的夜夜陪伴、衣食冷暖,到伴随他发现探索世间的新奇,走进那些五彩缤纷的书籍,蹒跚学步,跨上第一辆小自行车,姥姥就是小外孙成长道路上的阳光雨露;她的毫无保留的付出,换来的是小外孙对她随年龄增长的也不断增加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爱。</p> <p class="ql-block">此前三年前,我的儿子出生,爸爸妈妈在他出生前一周赶到巴黎,那几天我们朝夕相伴,想必是腹中的宝宝已熟悉了姥姥姥爷的声音,出生后每当他们来看望,就立刻睁开眼睛,循声而视。修完产假的我立刻恢复了频繁的出差,又是妈妈挑起了重任,虽然舍不得离开孩子,但有妈妈照顾,减少了我的不舍和后顾之忧。孩子一岁多时,我出差离开三天,哪知第二天他就迈出了人生第一步,虽然我遗憾错过了这一重要时刻,但有爸爸妈妈见证,也略感欣慰。那些年,每天晚上,托儿所门前,随后的幼儿园、初小门前,都有爸爸妈妈的身影,带着开心的儿子一同回家,每每看到此景,心里就涌过一阵暖流。每次分别数月后,我们去机场接从北京归来的爸妈,儿子的兴奋激动之情总令我感动。年复一年,儿子对姥姥姥爷的感情也愈来愈深,转眼从一个小不点长成高大的英俊少年;渐渐地,个子追上姥姥,很快超越,然后就超过一大截,俯身拥抱的同时亲昵地叫着“我的小姥姥”。</p> <p class="ql-block">时间再倒退数年,回到哥哥的儿子、即爸妈的大孙子出生那年,那时妈妈已经退休,但仍然非常“抢手”,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出自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的成果,使她退而不得休,几所学校争着抢着要返聘她,就这样又干了几年,直到孙子出生,她才全身隐退,担负起抚养孙子的责任,为工作繁忙的哥嫂排除了后顾之忧。小孙子在爸妈的呵护中健康成长,很快院子里的另一对奶奶孙女就成了他们的玩儿伴,每天一大早,两位奶奶背着各自的孙儿汇合,带着吃喝,一同前往护城河公园,任两个小家伙尽情撒欢。为让在法国的我能够分享他们的天伦之乐,爸妈经常给我写信,描述他们的生活及侄儿一点一滴的长进。在那个打电话非常贵,也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书信是联系我们的唯一纽带,我也频繁给爸妈家人写信,介绍叙述我在法国的生活、所见所闻等。爸妈每次收到我的书信的欣喜很快感染了侄儿,信一到,两三岁的他就自告奋勇,煞有介事地高声“朗读”,有模有样,信却经常是拿反了,令人捧腹。虽然侄儿和妈妈多年来聚少离多,但时空无法冲淡他对奶奶深深的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二代有幸得到妈妈全身心的关爱、启蒙、教育,而我们兄妹三人小时候,妈妈则肩负班主任及繁忙的教学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爸爸又经常出差,有段时间长期不在家,妈妈一人担起工作和家庭的重担,物质条件又是那么贫乏,一切的一切都要自己动手,现在看来都想象不出来她(还有许许多多跟妈妈一样的人)是怎么熬过来的,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和体力啊!尽管如此,妈妈对我们言传身教的教诲和体贴入微的爱从未缺席过,她的爱很少用言语表达出来,却无处不在,陪伴了我们成长的整个过程,也为我们走向社会插上了翅膀,更让我们充满信心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考验。</p> <p class="ql-block">母亲的爱象广阔深深的海洋,无法完全用文字来表述。但记忆长河中随手拈来一些生活琐事和片段,就足以让我沉浸在往事的温馨之中。</p><p class="ql-block">我从小就留长发,而且头发很厚,每每冬天洗完头发要很长时间才能干,在那个没有吹风筒的年代,妈妈怕我受凉,就让我仰头背向蜂窝煤炉,她抖着我的头发一点一点烤干。每每想到此情此景,就好像后背又有暖暖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确良布料刚出现,是一种进口的涤纶纺织品,打破了棉织品的统治,成了时尚新潮的象征。年少的妹妹和我也十分向往,妈妈告诉我们等天气转暖了就给你们每人做一件的确良配有机玻璃筘的衬衫,这美好的计划让我们姐妹足足向往了好几个月。我高中毕业照及大学入学照片就穿着妈妈给做的的确良有机玻璃筘衬衫。</p><p class="ql-block">说起做衣服,在家时从未做过家务的妈妈 (因为跟前面三个哥哥年龄相差不小,三个嫂子很快就包揽了全部家务,她又很早就住校),跟爸爸成家后,勤学好问,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手,做饭做衣服样样全能,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家五口人的衣服她全包了。每年春节前要给我们做新衣服,去商店选布料也是我和妹妹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妈妈让我们选自己喜欢的布料,精心做成好看的衣服,然后我们就迫切地等待着春节的到来,好穿上心爱的新衣服。</p><p class="ql-block">做老师虽说有寒暑假,可我们很少看到妈妈闲下来,不是做平时没有时间做的家务,就是拆洗我们的棉衣棉裤,或者是被子床单。难得看到的妈妈“清闲”的时候,是我们回四川外婆家度假,在那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中,妈妈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但就这样她也从不闲着,手里永远在织毛衣,停下来时也是给孩子们辅导功课。</p><p class="ql-block">当然,妈妈的“味道”我永生难忘,成家后才开始做饭的她,努力回忆在四川家中的各种美味,给我们如法炮制,鱼香肉丝,回锅肉,青菜头,豌豆尖儿,麻辣兔肉,泡菜等等。没有灵感的时候,也多方请教,向我们的上海邻居,西安同事学习他们的拿手菜。最难忘的是,我是兄妹三人中最喜欢吃鱼的,都说吃鱼可以补脑,高考那年妈妈三天两头给我做鱼,最多的是带鱼,尤其是糖醋马面鱼,那种要剥去外面粗糙的皮的鱼,因为地处内地的西安鱼的品种很少,这么多年吃过形形色色的鱼,从最高档的酒店到米其林餐厅,但最美味的还是妈妈的糖醋马面鱼。</p><p class="ql-block">吃大米长大的妈妈,到了大西北以后,从零开始,掌握了所有面食制作,擀面,拉面,麻食,馒头,花卷,烙饼,摊饼,包子,饺子,馄饨,样样拿手。有幸妈妈在世的最后三年与我们一家在巴黎生活,让我们尽情享受了她的拿手美食。每次开车出行,她都会蒸许多包子,成了我们路上最好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父亲周年忌日时,我曾写到:“古埃及人认为,人要死两次,第一次是肉体离世,第二次是当这个世上没有人再提及逝者姓名的时候。这使我意识到,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在这一点上异曲同工(当然许多国家都有类似信仰和做法),我们清明、祭日及各个重要日子祭奠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正是让亲情传承永在吗!”不想五年后,再次深切体会到这一信仰的含义。无独有偶,不久前的一天,儿子从求学的外地给我发来短信,中文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儿子:昨天我整个晚上都梦见姥姥了!!最后那个梦太现实了,我和你、爸爸、姥姥一起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里,她在给我的背上浇水,这真是天堂般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醒来之前,我用中文对你和姥姥说:“妈妈,你知道吗,几个月前,姥姥生病住院,我很害怕失去她,现在我们一起在游泳池里度假,姥姥真是太坚强了”,就好像她已病愈出院了。</p><p class="ql-block">醒来后过了几秒钟我才意识到姥姥已经不在了。</p><p class="ql-block">这表明姥姥仍然活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你写的真让我感动。是的,姥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儿子:是的,现在我做了这个梦,我真的认为“死亡”、一个人的消失只是肉体上的,就像一个朋友去了另一个国家,没有网络,没有新闻,但只要我们想着他,他对我们来说就仍然活着,对姥姥来说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这个梦真的让我很开心,因为我看到你很幸福,爸爸很幸福,姥姥在泳池里扶着救生圈行走,就像在陆地上推着轮椅走路,真是太棒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的在天之灵一定非常欣慰,我们三兄妹对她和爸爸的深爱和思念毋庸置疑,而孙辈们对他们的眷恋则是这份浓浓的亲情的延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春晖”将永远陪伴温暖照亮我们的人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