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是古代帝王治国的重要思想

运交华盖

<p class="ql-block">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体系,是被后人继承并得到应用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强调等级社会的秩序,要求每个人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每个人各守本分,克己复礼,实行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主张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树立君主的权威,以此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军队的强大,法家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家思想的核心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道家的治国理念是“清净无为,与民休息”。治大国如烹小鲜,尽量不折腾。</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现的是法家“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由于刑法过于严苛,老百姓徭役过重,杂税过多,官员对百姓横征暴敛。人民活不下去了,纷纷揭竿而起,秦朝迅速灭亡了。</p><p class="ql-block"> 汉高祖刘邦赢得楚汉战争,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接受秦朝不惜民力而迅速灭亡的教训,再加上老子学派代表张良的影响,于是,刘邦实现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统治思想,这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刘邦在位的七年里,农业生产得到恢复,百姓从秦朝敲骨吸髓的暴政下解脱出来。</p><p class="ql-block"> 西汉到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p><p class="ql-block"> 文帝和景帝尽可能让利与民,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就是与民休息,舒缓民力。比如,汉文帝规定壮丁每三年服役一次,汉景帝又将服役年龄从17岁提高至20岁。终文景两朝,均无大兴土木之举。</p><p class="ql-block"> 汉文帝执政二十余年,宫室园囿,车马衣食无所更新。有一次他想建露台,但考虑到花费千金,相当于十家中等农民一年的收入,最终不得不作罢。景帝继位后,继承文帝遗风,依然朴素节俭。的确,文景二帝共四十年,没有拿得出手的所谓政绩,看似平淡无奇的背后却彰显以百姓为中心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从文帝十三年起,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十三年之久,这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帝鼓励农业生产,准许农民从贫瘠地区迁往土地肥沃地区,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时期低至每石十余钱。</p><p class="ql-block"> 更可贵的是,文帝、景帝在政治上也贯彻无为而治的思想,营造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文帝继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鼓励臣下大胆提出不同意见。</p><p class="ql-block"> 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在古代,能够爱惜民力的帝王,只是为数不多的明君,像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唐太宗是千古明君,他鼓励大臣忠言直谏。他任用贤能,在位期间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的政治局面。</p><p class="ql-block"> 凡是历史上的明君,除了用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治国以外,还十分重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他们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当今中国,得到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