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之“梗”十篇

王纪民

谐音之“梗”十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前途与钱图(1)</b></p><p class="ql-block"> 前途与钱图,绝对是相辅相成的。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前途才是钱图的康庄大道。君不见,多少苦命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再轮回自己的宿命而左手棒打,右手却又在捧杀,无不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礼教之中,恩威并施,软硬兼容中挤兑“一切为了孩子”的重大课题。</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对我们只有浅浅的期望,无非是吃饱喝足健康快乐地活着就好,而今的父母,则无一不将自己的希望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寓教于乐的本质是什么?而不顾及自己孩子的真才实学,却用钱去买孩子的前途者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 身边有将孩子送出国门的立业成功者,孩子有前途了也有钱图了,可怜了父母常年累月见不到发达了的孩子,反观左邻右舍的孩子按时上下班,周末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无时无刻不侵袭着“养儿防老”的神经。 </p><p class="ql-block"> 最为可悲的是,个别父母这辈子没有达到的人生目的和目标,不去总结不去分析不去透彻原因或者原委,却妄想用钱来堆砌,把孩子推向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之中,完全忘记了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其结果就是家长苦,孩子累。</p><p class="ql-block"> 有前途的孩子和有钱图的孩子,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甚至于国家,其实的答案根本就不用回答。</p><p class="ql-block"> “前途”与“钱图”,是谐音,也是一个梗。比如我们惯常的理论先导,无论从国家到社会以及家庭或个人的命运,肯定是“一切向前看”;是为前途而非钱图。然而,现实中,我们却总是总也难以逃掉“一切向钱看”的“钱图”,而非“一切向前看”的“前途”!<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qimrzz"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我在知乎的“答疑解惑”</a></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切向前看”与“一切向钱看”(2)</b></p><p class="ql-block"> “一切向钱看”这股歪风源于八十年代初,始作俑者是时任天津大邱庄支部书记禹作敏,他在介绍致富经验时“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让某些先富论者有了眼前一亮,而推波助澜者则是某些个别的经济学家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1981年一篇《“向前看”与“向钱看”的一致性》的文章在一家有影响力的某“周刊”发表,更是火上浇油并进一步迎合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潮……</p><p class="ql-block"> 从此,八十年代的国人在“一切向钱看”的魅力下见惯不惯了:凡事请客送礼“找熟人走后门”的投机取巧和投机钻营大行其道。</p><p class="ql-block"> 关于“一切向前看”还是“一切向钱看”,对国家,对社会,对一个家庭,甚至于对一个人来说是前途重要?还是钱图重要?这的确是一个大事大非问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然而,现实却总是打脸的,君不见“有理走遍天下”,早已被“一切向钱看”的人演绎为“有钱走遍天下”;“英雄难过美人关”也极易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所摧枯拉朽。</p><p class="ql-block"> 令人不可置否的是,在“一切向前看”的年代,“勤劳致富”或许是名符其实,“投机倒把”者人人喊打;但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勤劳致富”必将成为笑谈,“投机倒把”或将成为坐上宾。这就是那句著名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论点与论据。没有调和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一切向前看”和“一切向钱看”之间并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么简单。“抬头看路”与“小车不倒只管推”,做人做事还是要有方向有目的,否则,一条道只能走到黑,钱图的根本肯定抵达不了光明的前途。</p><p class="ql-block"> 如今,关于“一切向前看”还是“一切向钱看”相信绝大多数国人一清二楚,与此同时也更验证了钱学森的那句警世名言“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十几年就能追上。倘若社会风气坏了,几代人也难以修复”。40多年来,透彻心扉的触目惊心的一例例“一切向钱看”的恶极,无不令人发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ixfqut"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沙子口大集见闻录</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富翁与负翁(3)</b></p><p class="ql-block"> 富翁与负翁,前者令人垂涎,后者遭人白眼。</p><p class="ql-block"> 现实社会中,富翁的存在除了富二代富三代,给人的观点大多是勤劳才能致富,由穷到富翁的飞跃则是人生的开挂,令一干众人视做奋斗者的榜样,有样学样,无样而拼命追逐心中的梦想。对于负翁而言,不说人人避之,也是冷眼旁观。甚至于有人还要来上一句好吃懒做“把祖业都败光了”。</p><p class="ql-block"> “富不过三代”或许是对“负翁”的最好诠释,毕竟,能够流传已久的名言警句,大都是有无数的事例来佐证。历史上从富翁到负翁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有兴趣,可以动动手指通过手机屏点开百度输入富不过三代及富翁或负翁,想必度娘会不厌其烦地给你展示。</p><p class="ql-block"> 富翁是由奋斗而临,由勤奋而至,由拥有一颗致富的大脑开发而来,这是不足为奇的。坐享其成者是不可能发生从“天上掉一个馅饼”而堵住嘴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负翁则是坐吃山空的寄生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老一辈的家底子都败光了,自己的不幸亦将转嫁给自己的后代,这得是多么悲催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负翁之所以将老一辈的家业和产业败光,无一例外不是守着祖上的金山银山,骨子里根本已无祖辈们的“创业基因”,没有吃过苦的岁月,懒惰便会附体,“坐吃山空”必然导致寄生虫的生活方式,其子女将再次轮回贫穷的过程,或重新奋斗起死回生或从此家业萎靡不振。<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y32a1uh"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台东步行街</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牟利和谋利(4)</b></p><p class="ql-block"> “牟利”与“谋利”都是获取利益,但具体指向与用法又不太一样。</p><p class="ql-block"> “牟利”之“牟”在古代汉语里指“蛑”即蟊,这是一种害虫,专吃禾苗之根。所以从字面上理解:一般指运用不正当甚至非法的手段取得利益,属贬义词。</p><p class="ql-block"> 《汉书·景帝纪》:“渔夺百姓,侵牟万民。”所以当下老百姓恨之入骨的奸商,无不是“见利忘义”的牟利者。“无奸不商”似乎又是“无利不起早”的遮羞布。而“先富带后富”又因了大环境下的失误,令人多有微词。</p><p class="ql-block"> 而“谋利”则是一个中性词,大意为谋利者运用各种手段去获得利益。即然是中性,那么谋利者的行为就可以拫据出发点的“一切向前看”谋正当利益与“一切向钱看”谋非正当利益。在商必言利,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本性,无可厚非。厚非的是“见利忘义”的连坑蒙带拐骗,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敲骨吸髓。</p><p class="ql-block"> 为民谋利即为“为人民服务”,而人民日报,人民币,人民大会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疑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标准和财富根基,值得关注和关切,反之则是为己私利,属于私心杂念。<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14w3tev"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开街</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出席与出息(5)</b></p><p class="ql-block"> 关于出席,一是大小官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或所辖领域,经常光临的场合和视察的地盘是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二是为学有所成和所长,经常参与相关会议和场合的行家。上述出席行为一般为官方所为,以出席者的身份而确定出席的规格和范围,这在不同的媒体中可以一目了然,没有高深莫测。</p><p class="ql-block"> 能有经常性地“出席者”的身份,大多都是地域霸主或行业精英,主宰与影响一方,最不济也是本部门骨干,个个雄心勃勃,都是事业有成者。</p><p class="ql-block"> 而出息者则一般为民间故事:在张家长李家短中,那些崭露头角好孩子,无一例外被左邻右舍的婆婆妈妈们广而告之并津津乐道着有出息孩子的事迹,以便教育身边不听话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左邻右舍有出息的孩子最能唤起那些“看着有出息的孩子长大”的家长们的羡慕之情,只是而今时代变化太快,以前的“多子多福”经过“独生子女”一代的成长,他们已由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如日中天了并成为这个时代被要求一胎必要,二胎三胎养起来的一代。上有老迈父母要照顾,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儿要养育,哪一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是这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后盾?</p><p class="ql-block"> 如今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有出息的和没有出息的,正在受到现实的挑战:那些学有所成和所长的有出息的孩子,大多远离年迈的父母,有的甚至远涉重洋,成为异国他乡不缺钱唯缺亲情的无奈者。反而留在身边的吃工资的普通孩子却尽职尽责地担负起了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xe56d6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逛青岛“大鲍岛”</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夫人与妇人(6)</b></p><p class="ql-block"> 夫人与妇人,都是已婚女人,但夫人之称,尽显文雅身份,一般为书面用语,常对有身份的女士的一种称谓;再往高处抬举,“夫人”属于达官贵人之尊称;而“妇人”则为朴素与朴实的婚后女人,一般为普通人家已婚的良家妇女之统称。</p><p class="ql-block"> 称夫人曰,语言多精品与精制,含情脉脉,上智下愚;道妇人者,言语普通又平凡,平等又平视。</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虽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不留情”之说,但语言的含义大多还是出于发言人的既定对象和场合,而并不是由着一个人的心情而定。</p><p class="ql-block">​ 夫人与妇人尽管都是常规下的女士,却因了女士附庸风雅之先生们的主角光环之效应,或成为贵夫人,或成为嫂夫人及至为夫人家,其实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至于妇人,那就更依据家中顶梁柱的地位而由妇人到妇家或妇道人家了……</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语言就是这么的丰富多彩又妙不可言,夫人与妇人,当然全凭着自己的先生们所赐。 </p><p class="ql-block"> 有一则小幽默是这样评论夫人与妇人的: 男人是山,女人能扳倒山成为“妇人”;男人是天,女人能捅破天成为“夫人”。当然,真正的好女人,是“女+子”相结合的“好”。</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wdp3tzg"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走进“母亲的饺子馆”​</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年轻与年青(7)</b></p><p class="ql-block"> 年轻与年青,又年轻人与年青人。这两个词组,它们之间虽然说大意相同,但具体细节还是有微妙之处的。首先,年轻是相讨于年老的,比如我们司空见惯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相见,有时常常有年龄老的看起来仿佛比年龄小的还是显得小,这种现象或状态,我们所表述的就应该以年轻论,而非年青说。</p><p class="ql-block"> 而年青,则专指青年人,是名符其实的青年人,青春少年派。一句“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注定了“青年”与“青年人”的专属,而非与年纪长的人相比的年轻或年轻人那么富有朝气。</p><p class="ql-block"> 年轻是广义的,相对的。一位六十岁的老者,因相比身边五十岁的小弟还显得精神,他的生理状态透过年龄就给人一种十分年轻的感觉。这种年轻态是同龄人中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都处于优质和优秀的。</p><p class="ql-block"> 愿青年人始终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愿老年人永葆青春,保持年轻态。</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vkq1sih"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知青相聚 感同身受</a></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他们与她们(8)</b></p><p class="ql-block"> 每每读书阅报看文稿,笔者时常见有这类句子:他(她)们热火朝天地大干……”、“……当他(她)有困难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准确地说:“她”指女性;“他”指男性或通指。当作者不明确写作的男性还是女性时,正确的写作方法应该是“他”或“他们”。没有必要因此而“画蛇添足”——在“他”之后再加上括号写上个“她”字。</p><p class="ql-block"> “他”字,自古以来就是人称代词,指男亦指女也可指物,如:他山、他乡……“她”字,则是近代才出现的,仅仅局限于女性而已。当作者出于对女性和母爱的尊敬往往喜欢将“她”冠于祖国或自己的心爱之物上,业习以为常。 </p><p class="ql-block"> 既然他已代表了“他(她)们”,他们也基本上也可以代表了“她们”,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理直气壮地她或她们呢?那就要看作者所描写的场合与人物群体状态。如特指的“女子排球队”及其女性自然群体,或纺织企业及其女性团队……</p><p class="ql-block"> 如此,上述群体与团队的她们,无疑即享有“她们”的专属。而不必以“他(她)”或“他(她)们”指代。</p><p class="ql-block"> 咬文嚼字,愿你我他:当咬则咬,该嚼则嚼。</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4s80f0q9"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冠豸山·来了一群属猴人</a></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做牢与坐牢(9)</b></p><p class="ql-block"> 做牢和坐牢的区别,很显然做牢,是一个人需要把自己的经手的工作或事情办扎实与牢稳、有牢不可破的作用,也有牢固可靠的意思,使之没有回旋的余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我们均有做事与办事讲究做牢的本份和本能与本事。这种凡事有做牢的习惯,将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养成凡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利于自己人格与组织者魅力的自然生成和造就。</p><p class="ql-block"> 坐牢,显而易见属于蹲监狱,进牢房,接受劳动改造。所谓坐牢就是专业术语“刑事处罚”了。是一个人的人生中为最严重的被约束自由,丧失人权。</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个人的劳改和坐牢会留下案底,就是所谓的前科。当然,或许因了我们办事不利没有常常把该做的事情做牢,甚至于走偏并严重偏离事情的本来该有的发展规律,必将接受精神与身体的羁押。羁押的本质是身体在看守所,坐牢原则上是自身在监狱。</p><p class="ql-block"> 当下,激起全国人民“杀无赦”的“邯郸三恶少”,就是典型的“正事不做牢,邪恶必坐牢”的典型。无奈笼罩在“未成年”的保护下,尽管天理与法律有时是两码事,但法不到位,法就没有权威,对无知无畏的未成年人亦将是贻害无穷,至少法网恢恢之下,法治还有没做牢之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法制与法治(10)</b></p><p class="ql-block"> 法制与法治是有区别的,法制与法治的含义也是完全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确认前者主要指一国现有的各项法律及其制度,后者意为“法的统治”,主要是指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p><p class="ql-block"> 一般认为,法治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p><p class="ql-block">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等,体现了法制原则;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才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p><p class="ql-block">  因为早在2016年7月,就有呼吁媒体要尽快解决自身“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尽快将报刊名与相关节目栏目名中的“法制”改为“法治”。如今,检索中国记者网你会发现,全国报刊名称中带“法制”二字的基本上已更换为“法治”。 </p><p class="ql-block"> 《法制日报》更名《法治日报》,虽然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小事件,却标志着我国法治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是法治宣传工作迈出的一大步。</p><p class="ql-block">  “法制”与“法治”,一字之差,含义却相去甚远。“法制”强调的是制度建设,通俗地说主要是指立法工作;而“法治”强调的是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毕竟,法治的本质是“约束权力、保障权利”。 </p><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法治取代法制的根本。</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50mt8o3h"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邓颖超诞辰120周年丰功伟绩回眸</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