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

读遇

<p class="ql-block">《摆渡》</p><p class="ql-block"> 早上起来,睁闭眼之间,对外面的世间有种朦胧的感觉。不由的想起,顺治的诗“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就是我对世间的看法,是我内心执念在世间的投影。也就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思维认知。所谓真假,只是各自内心执念的投影罢了。所谓执念,即是个体思维认知固化而形成的我执、法执。从而在个体思维认知里形成的所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投射在世间而形成个体的对世界的看法。投射在六道里的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和地狱道里形成现实因果业报。从而出现了各色人等。</p><p class="ql-block">​ 改变自己的认知所形成的执念,才能跳出六道轮回的因果业报。道德经“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为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p><p class="ql-block"> 提升认知的维度,方能不堕轮回,永驻天道。提升自己,就要除去认知里的贪、嗔、痴、慢、疑五毒。从戒到定而生出智慧。不断提增智慧就几于道了! </p><p class="ql-block"> 《大学》亦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p><p class="ql-block"> 佛法修行中的六层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是自我提升,去我执、法而达次第花开的境遇。</p><p class="ql-block"> “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不断的积蓄我们的“三宝”,一为慈二为检,三不敢为天下先。和“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的不争之德。修养被褐怀玉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有言,人各有命,富贵在天。所谓命,是每个人认知里的我执、法执所达维度的不同所产生果报,对应的六道投影的显化。富贵亦是。真正的富贵是藏在灵魂觉知。</p><p class="ql-block"> 不断蓄德至道,命运自然会改变。世界存在于每个人的认知里。不断提升认知。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才能体悟到“我即世界,世界即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