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与“磔”》

《成都海星合唱团》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波”与“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波与磔,</span>是隶书中的两种独特的笔画,它们在形态和用途上有所区别,但也可以相互转换。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 <b>1、波法:</b></p><p class="ql-block"> 波画,它的写法是从上向左下书写,逆入藏锋,按笔提行。</p><p class="ql-block"> 保持中锋向左下方行笔,收笔回锋。 </p><p class="ql-block"> 特点:一般上细下略粗,中段略痩。</p><p class="ql-block"> <b>2、磔法:</b></p><p class="ql-block"> 磔画,它的写法是从上向右下书写,逆入藏锋,行笔逐渐按笔加重。</p><p class="ql-block"> 保持中锋向右下方行笔,收笔略顿折锋,送锋而出。</p><p class="ql-block"> 特点:一般上细下粗,偶有“燕尾”。</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波”与“磔”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明代张绅《法书通释》和清代书法家王澍都认为,直一点的捺叫“磔”,横放的就是“波”。</p><p class="ql-block"> 在古隶中,捺是没有弯的直线,到了真书才有波有磔,波为捺笔画的前部分,磔为尾部。</p> <p class="ql-block">  波与磔,在隶书中具有极富装饰趣味的笔画,它们在字体结构中起到了平衡和美化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波和磔虽然可以互换,但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用途,是隶书中的重要笔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波”与“磔”之美</b></p><p class="ql-block"> 波磔之美,指的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美学,它体现在隶书的笔画形态上。具体来说:</p><p class="ql-block"> 1、波:指的是笔画在左行时呈现出的曲波状,在楷书中则演变为撇的形态。</p><p class="ql-block"> 2、磔:指的是右行笔画的笔锋张开,类似于“燕尾”的捺笔。</p><p class="ql-block"> 这种笔法要求书写时要有势,即一波三折,运笔要铺毫缓进。波磔之美体现在笔势飞动,犹如鸟的双翅,轻轻掠动左右开张,线条挺进圆柔,笔势缭绕流动,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诠释的淋漓尽致。章草作为书法中的一种,充分体现了波磔之美,整体上给人一种庄穆古朴沉着自然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