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考

理瑜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因最近写了一篇有关苏轼姐姐“苏八娘”的故事,便特别留心着“娘”的字句。我读书,历来很杂,不求甚解,也找不到特别的关注点,一切都是随意,读到哪算到哪,骗骗自己,也骗骗眼睛。</p><p class="ql-block"> 在现在,一提“娘”这个字,没有异义,指代的就是“母亲”、“妈妈”的另一称呼,庄严肃穆感立然而生,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任你天大本领,在“娘”字之前,概然不值一提。江南人,直接称“娘”字的地域,似乎不是太多,“姆妈”、“毑乸”(这还不是准确发音)等,可能更为广泛,前者多为婴儿天生之语,后者则多布两湖地区,尤其是苗、土等族的土语。没谁教,完全是自发之语声——</p><p class="ql-block"> “娘”的语意,可能更多来自北方语系。</p><p class="ql-block"> 陶宗仪,号南村,元台州路黄岩州人,约生于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卒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享年88岁。这在古代,算得上是人中寿考,瑞品繁花了,人称他“务古学,无所不窥”,宋濂谓他:“天台陶宗仪九成,有学之士也,侨居华亭之泗泾,饮水著书,多至一百卷”,除这本《南村辍耕录》之外,尚有《南村诗集》、《书史会要》、《四书备遗》、《沧浪棹歌》,而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说郛》这本书。《南村辍耕录》主要是摘录宋、元人笔记杂著为主,间及作者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及阅读所得,虽显杂乱,然文献价值斐然,后世的很多书目,都援引了他的例证。其在《南村辍耕录》中,有一篇“妇女曰娘”文,对“娘”字的由来,作了比较一番详尽的考证,然事随时移,每个时代赋予某个词汇特定的词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小姐”一词,便由原本的词义产生了重大改变。现在,你若把某个年轻女性称为“小姐”,保管你不是遍体鳞伤,至少也是鼻青脸肿。然而,若在“小姐”之后再又加个“姐”字,变成“小姐姐”,则又变成了讨喜,令对方笑逐颜开。中国语文的精妙,往往也就体现在这样一种心照不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中。</p><p class="ql-block"> “绿杨烟外晓轻寒,红杏枝头春意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个时代的著名的典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集中的焦点,就在两个字上,一个是“闹”,另一个则是“敲”。王国维评前者,曰: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开。钱钟书说,“所以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而后者,有关于“推”与“敲”的典故,可能就更被人熟悉了。所以,无论诗文词赋,有关炼句炼字的经典,我还可以举例援引出一大堆来,古文的精妙,实有鬼斧神工似的天才一笔。</p><p class="ql-block"> 根据陶宗仪所说,“娘”字,俗书也,古无之,当作“孃”。陶说的“古无之”,其实是错误的。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娘”字,只是构形正好与现代相反,右部为”女”,作形旁,左部为“良”,“良”的本意是指走廊、回廊,在娘字中作表音。在上古,“娘”与“孃”本不是同一个字。所谓“俗书”,也就是民间的熟用写法,或许相当于现代的简体字。陶说,按《说文》:烦扰也,肥大也,从女,襄声,女良切,其义如此,今乃通妇女之称。现今,找这种根据已不是难事,《尔雅》、《说文解字》、《唐韵》、《集韵》、《康熙字典》、《辞源》等等工具书,一查便着。关键的信息是,“孃”何以与“烦扰也,肥大也”有关联?“烦扰也”的注解,应该是“热头痛也”,与那感冒发烧差不多的意思,查来究去,应该重点还是在“孃”字的后半部分“襄”字上。“扰”(简写字),古繁体字应该写作“擾”,意思是烦也。今人(还是古人)用擾攘字,而古代人用“孃”。《贾谊传》作“抢攘”,《庄子.在宥》篇中作“伧囊”,《楚辞》中作“恇攘”。虽然偏傍不同,其意大体不差。而“肥大也”,《方言》中注:“䑋盛也。秦晋或曰䑋。凡人言盛其所爱,伟其肥䁍谓之䑋。”郭注云:“肥䑋多肉”,差别到底还是在偏傍上,表意随之便有了改变。</p><p class="ql-block"> 古人用“娘”字取名者,可谓多矣,古诗词中,亦常碰触。“徐娘半老”的成语,来自梁元徐妃。隋炀帝宫婢曰雅娘,唐玄宗时代的公孙大娘剑器,与张旭草书、李白诗歌并称“三绝”,至于名人笔下的什么“萧娘”、“杜娘”、“秋娘”、“花娘”更不计其数,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小名也叫“媚娘”。然称“娘子”,却有点区别了,隋唐时起,可能不分贵贱高低,似乎只指代“妻”的意思。而称“娘娘”的,其义更獈,慢慢演变为宫中嫔妃或宗教信仰中女性的专用名词。</p><p class="ql-block"> 若按“孃”(娘)字的本来意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实大多指年轻的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然而,隋唐后,这种概念开始模糊混搭了起来,界限也就不那么分明。然而,这一古意,却在岛国保存了下来。岛国只称未婚的年轻女性为“孃”(娘),而称已婚或年龄大点的女性为“母”,“母孃”并用,一般指的是“母女”之意。当然,这意义的根本仍是来源于古汉语系统,并非是他们的原创,看看“谴唐使”、“谴宋使”,就很容易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绝少再用“娘”字取名,这或许与后来的词义转变有关,也或与“娘”字的趋一性有关。“娘”字在今天的意义,毫无疑义,变成了“母亲”、“妈妈”等的代名词,变得愈发神圣庄严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