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

吴敏

<p class="ql-block"><b>到 此 一 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吴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走的地方不多。年轻时,常常羡慕别人饱览天南海北美景,并以拍下名胜景物背景的照片为荣。</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我便形成一种心理:我的旅行或游览,重要的不是景物本身,而是曾经去过某某地儿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带不满5岁的女儿首次到北京时,便留下一个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1988年11月。当时,市委宣传部领导安排我到北京参加一个培训班学习。就此机会,妻子请假带着4岁10个月的女儿冰冰顺便去北京玩儿。</p><p class="ql-block"> 偏偏不顺的事让我遇到!11月2日,赴京途中,列车刚从襄阳出发不久,就被困在南阳站整整一天一夜。因为前方发生了重大铁路交通意外事故。这一来,我陪家人在京活动的时间就只剩一天。</p> 天安门广场 <p class="ql-block">  六朝古都北京,祖国的首都,文物古迹该有多么丰富啊!我们全家首次到北京,住下玩十天半月也看不完,一天时间能看些啥呢?</p><p class="ql-block"> 5日清晨,我们一家三口怀着渴盼的心情, 乘公交来到天安门广场,开始了“京城一日游”。一路上,小冰冰兴奋地看着、问着、笑着,像只欢快的小鸟,把困在列车上两天两夜的疲劳全抛在脑后。</p> 天安门城楼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首先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不少像,随后走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城楼,从前到后游览了整个故宫。当年中南海正局部对外开放,培训班因由中宣部下属某机构承办,我得以拿到了内部参观卷,高兴极了。我们从故宫后门步行,先到北海公园,再去中南海,参观了中南海内的毛主席故居丰泽园、周总理故居西花厅等景点。之后不久,中南海就再也没有对游人开放了。</p> 北海公园九龙壁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参观,已经令我们收获满满,兴奋异常。吃过午饭,我们即刻出发,转乘两次地铁到了香山,拾级登山、观赏秋景,并参观了毛主席住过的玉华山庄。妻子小名叫玉华,所以专门给她在玉华山庄门前留了个影。</p> 香山玉华山庄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又马不停蹄,辗转乘车去游览了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长廊和石舫等景点。时间紧迫,更是走马观花。反正是到此一游的心态,每到一处都是兴致勃勃,来去匆匆,照像机不停地“咔嚓”着,背景尽量是日后可以联想的标志性景物。我们夫妇的合影,则多是女儿快门下的“作品”。</p> 颐和园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从颐和园出来时,太阳已快落山了。这时才猛然发现“一日游”计划的重要疏漏:没时间去动物园了!可女儿无论如何闹着要去。没办法,我们又紧赶慢赶去北京动物园。</p><p class="ql-block"> 到达园门口时,天已经擦黑了。看着伤心流泪的女儿,我不得不向正在清场的工作人员求情说好话,好不容易买了票。然后,妻子手提旅行包在园外面等着,我和女儿则抢抓时间“夜访”动物园。</p><p class="ql-block"> 诺大的北京动物园里,此时的观众就只我们父女俩。暮色越来越重,也用不着怕人看见说我们发神经了。我背着女儿,在园内飞也似地奔跑着、游览着。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从这一区跑到那一区,还要给女儿简要地“导游”一番。</p><p class="ql-block"> 热闹了一天的动物们,这时大都进了洞内或屋子里,只看见三三两两的孔雀、丹顶鹤,还在网笼里漫不经心地玩耍。那些入了穴的狮、虎、狼、猴等动物,似乎对夜晚造访的“不速之客”感到新奇,纷纷从穴内投出不解的目光。我心里觉得好笑,这哪里是观赏动物,倒是动物们在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我们父女俩!</p><p class="ql-block"> 我扭头看看背上的女儿,见到她月色下如愿以偿的神情,令我忘了奔波一天的疲劳,很开心。唉,可怜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 出来时,工作人员全都下了班,大门已上锁。我只好把女儿从栅栏内递出园外,由妻子接着,自己则顾不得体面和文明,狼狈地翻越栅门而出。</p> 北京动物园大门 <p class="ql-block">  出园之后,我想,费了这么大劲儿来了动物园,得留下个印迹吧?于是,我以大栅门和“北京动物园”五个字为背景,加上闪光灯,为妻子和女儿拍下了这张夜幕下的“到此一游”纪念照。</p><p class="ql-block">(原载《襄樊广播电视报》“寻找老照片专栏“。2024年3月修改发于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