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北京过春节最后一天游程

向阳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西岸的前海西街,是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对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1982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约3.2万平方米,花园占地约2.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代大臣和珅、固伦和孝公主、庆亲王永璘、恭亲王奕诉等先后成为这里的主人。至宣统退位,恭王府共历经了7位皇帝的统治时期,见证了清王朝由胜至衰的整个历史过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说。</p> <p class="ql-block">1937年,恭王府被抵押给天主教会,后成为辅仁大学女生部。建国后的五十年间,恭王府曾先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市冷风机厂等十余家单位、200余户居民占用。</p> <p class="ql-block">在恭王府的大戏楼里,每天为游人上演着精彩的传统演出,有曲艺杂技,有魔术表演,不仅展示了王府生活的原态,也是在传递、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每逢周未或节假日,恭王府志愿者还会为游客上演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情景剧《恭王府的主人们》,用演绎的方式讲述历史。</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文化地标,恭王府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使恭王府成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平台和传习中心。这里举办的“非遗系列演出季”,在王府这一历史文化空间里还原京剧、昆曲、古琴等传统演出形式,使其置身于本初的环境,再现了情境交融的意韵。重启“海棠诗社”这一始于清末盛于民国的传统诗词吟诵活动,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响应,使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在恭王府这座老宅中焕发了青春,重现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经过反复论证调研,我们深挖资源,尝试新的模式新的办法,逐步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复原陈列、准复原陈列、原状展示、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展陈体系。通过引进、合作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了文物展、艺术展、非遗展、影像展、园艺展五大展览类别。</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艺术系列展”以其精致、雅致的特点成为恭王府的展览品牌。在重建中国文化的大氛围中,将主题定位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表现上,致力于园林与绘画、瓷艺等的融通汇合,再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令观者能够得到文化与艺术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在恢复历史方面,致力于清代王府中典型生活场景的再现,相继恢复了书斋、闺房、藏经阁和佛堂等王府生活场景,并利用展览接受个人捐赠,征集文物藏品,不仅弥补了馆藏的不足,也进一步满足了观众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佛像楼</p> <p class="ql-block">佛楼</p> <p class="ql-block">蝙蝠”是恭王府花园里的又一大景致。这里的蝙蝠可不是天上飞的活物,而是各种蝙蝠造型的装饰物和景点。据说,恭王府花园里共有9999只蝙蝠,而这第1万个“福”,是花园的第3个景观“福”字碑。</p> <p class="ql-block">墙壁画</p> <p class="ql-block">在“藏宝楼”后墙共开88扇窗户,每间屋子的窗户形状设计得都不一样,“和大人”靠这种办法来区分哪间屋子藏的是什么宝贝。在这些窗口中,其中一扇很别致:窗口上面雕刻着蝙蝠(蝠福谐音),下面雕刻的是双鱼(鱼余谐音),砖雕栩栩如生,窗棂上也有编蝠图案,生动地体现了“福庆有余”的意境,真是独具匠心。另外,后罩楼墙壁有夹层,夹层内即是藏宝之地,据说在这里面就查抄到和珅赃款26000两黄金!</p> <p class="ql-block">垂花门其名得来缘由两侧门檐下的短柱象倒垂的花當。门的形状似皇宫中的“毗庐帽”门样式。垂花门是四合院中装饰最为华美富丽的建筑,将院落分为内外两部分,是内外院的分界线和唯一的通道,俗称“二门”。</p> <p class="ql-block">墙壁画</p> <p class="ql-block">墙壁画</p> <p class="ql-block">墙壁画</p> <p class="ql-block">西洋门</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池塘周围种植着很多榆树,春天的时候,钱都随风飘落在蝠池中,蝠池就像个聚宝盆。</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胡同</p> <p class="ql-block">孔庙和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毗邻雍和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风景区。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公元14世纪,曾经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皇帝祭孔的场所,历经元、明、清三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投资逾亿元将孔庙和国子监修葺一新,成立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2008年6月管理处更名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并正式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将以“弘扬国学文化,打造国学文化基地"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推出高品质的文化展览和展示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国子监辟雍复原陈列""国子监原状陈列展"中国古代科举展“大成殿复原陈列展“大哉孔子展"孔庙历史沿革展"等固定展览以及多个临时陈列,举办了"大成礼乐展演“春秋二季祭孔大典”、国学文化节以及围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大型节庆的多种文化展示活动,让观众真切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孔庙,一进门就能看见两侧立着历代进士的提名碑。穿过大成门就是主建筑大成殿,这里的牌匾可都是历代皇帝的真迹,殿内供奉着孔圣人和他的七十二位得意门生的牌位。出来后旁边有一个乾隆石经展厅,这里展出了清代雕刻的国宝儒家十三经。</p> <p class="ql-block">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一生坎坷,但始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远播世界。</p><p class="ql-block">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方法上倡导『因材施教』、在教育形式上首创私学、广收弟子,培养造就了大批社会贤才。</p><p class="ql-block">孔子收集整理大量前代文化典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思想精华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吸引无数后人在不断地探索研究。</p><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是这种探索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弘扬</p> <p class="ql-block">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一生坎坷,但始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气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远播世界。</p><p class="ql-block">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方法上倡导『因材施教』、在教育形式上首创私学、广收弟子,培养造就了大批社会贤才。</p><p class="ql-block">孔子收集整理大量前代文化典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思想精华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吸引无数后人在不断地探索研究。</p><p class="ql-block">这个展览是这种探索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弘扬</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是孔庙的第二道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p> <p class="ql-block">辨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繁枝盘错,挺拔苍翠。</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1302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年)将主殿殿顶改用黄琉璃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殿由七间三进改为九间五进。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龛两边的楠木大柱,为乾隆御笔对联:“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附属建筑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1957年10月28日,国子监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国子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结构国子监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北京孔庙,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附属建筑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特点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中国唯一一座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琉璃牌坊位于太学门内,形制为三间四柱七楼,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设立的琉璃牌坊。正面额书“圜桥教泽”,背面额书“学海节观”,均为乾隆帝御笔。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学重教的传统。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分列琉璃牌坊东北、西北角,各立石碑一块,东为乾隆帝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圆水工成碑记》汉文碑,西为满文碑。</p> <p class="ql-block">辟雍辟雍平面呈正方形,建在方形石基之上,石基方十一丈一尺(约合37米),殿为重檐四角攒尖顶,覆黄琉璃瓦,殿方五丈三尺(约合17.6米),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四面设门。四周建有围廊(副阶周匝),廊深六尺八寸(约合2.67米)。围廊外面池水环绕。水池直径十九丈二尺(约合64米),深一丈四尺(约合4.67米)。</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的主建筑辟庸坐落在环形水池之上,这里是古代皇帝讲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有两个特点,其一,以师为官。从祭酒到一般教学、管理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由吏部任免。其二,采用分堂积分和拨历(指监生被派往政府各部门历事)的教学制度。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以其出身身份分为官生和民生两大类。</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设有祭酒一人,从四品。祭酒,为古官名,本为首席之意。</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附近街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