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飘摇下江南(苏州)

豆豆

<p class="ql-block">“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p><p class="ql-block">今天,苏州景点游,第一站,寒山寺,枫桥。</p> <p class="ql-block">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市,南接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西抱太湖与无锡市相邻,北与南通市隔江相望,总面积8657.3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苏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公元502~519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六,感觉到处人头攒涌,寒山寺的香火也特别旺。据说在寒山寺,人们寻求平安方面的声誉非常显著。这也使得它成为人们寻求灵验之选。</p> <p class="ql-block">走出寒山寺,一脚便踏上了江村桥,枫桥风景区和寒山寺通过江村桥相连,江村桥在枫桥西南,距枫桥仅百余米,西对寒山寺,两桥同跨一河,南北相望,对愁而眠。</p><p class="ql-block">《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p> <p class="ql-block">“带走一盏渔火</p><p class="ql-block">让它温暖我的双眼</p><p class="ql-block">留下一段真情</p><p class="ql-block">让它停泊在枫桥边……”</p><p class="ql-block">来到寒山寺,走近枫桥边,脑海里立马浮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毛宁披着一条白色的围巾,唱着《涛声依旧》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又是公交车出行。侯车时,当地的市民说,来苏州,一定要去拙政园参观,我们说当然,今天行程计划内。</p><p class="ql-block">告别寒山寺、枫桥,又是公交车前往拙政园。</p><p class="ql-block">位于姑苏区东北街178号的拙政园。百度得知,拙政园建于明朝1513年。当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1951年整修。</p><p class="ql-block">六百余年的历史河流中,拙政园亦饱受风雨飘摇,而经无数代人的维修保护,今天依然风彩依旧,实在另人欣慰!</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景色太美,人也太多,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结束了拙政园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不记得是哪一年曾去过的留园,这次行程想放弃,看过了拙政园,还是想去留园转转。</p><p class="ql-block">拙政园到留园,需步行一千多米再乘九站公交车,这样子的旅游也是全新的体验,我们根据步行导航,穿行在苏州的小巷小道,尔后坐上空荡宽敞的公交车抵达留园。</p> <p class="ql-block">留园始建于1593年,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p> <p class="ql-block">几个景点走下来,好像真的累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天记录一下,自己认为也是个学习的过程,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转身就成了过往,记录只为将化作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