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谷”的高山杜鹃

小马哥(Mark)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鹃:常绿灌木,高可达10米,分枝繁密,伏地或挺直。叶常散生于枝条顶部,革质,上面浅灰至暗灰绿色,下面淡黄褐色至红褐色,叶柄被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有花数朵;花芽鳞脱落;花萼小,带红色或紫色,花冠宽漏斗状,淡紫蔷薇色至紫色,罕为白色,花丝基部被绵毛;蒴果长圆状卵形,5-7月开花,9-10月结果。</p><p class="ql-block">高山杜鹃包括有鳞杜鹃花亚属 、 无鳞杜鹃花亚属和马银花亚属中的常绿杜鹃 , 以及这几个亚属杂交选育出来的园艺品种 。 根据种类和生盛花期时花团连绵成片蔚为壮观 , 令人赏心悦目 。</p><p class="ql-block">高山杜鹃耐低温 , 怕酷热 , 忌曝晒 , 喜湿润凉爽半遮荫的环境 , 适宜生长温度为 15~25 ℃, 大多数品种能耐 -20 ℃低温 , 在 30 ℃ 以上环境生长不良 。 一般生长在海拔高度1 000 m 以上的林缘 、 山地 、 草坡上 , 在多岩石 、 苔原 、 沼泽地带也可见 , 喜好疏松肥沃 、 透气排水良好 、pH 值 4~6 的酸性土壤 。</p> <p class="ql-block">从19世纪至 20 世纪初 , 欧美各国的植物和园艺学家采集了大量高山杜鹃“生资源 ”, 并与当地品种杂交选育出上千个新的园艺品种 。 例如 , 较早开始采集杜鹃花资源的英国 ,在爱丁堡建立了闻名全球的杜鹃花植物园 , 其中不乏大量高山杜鹃种质资源 ; 在美国 , 育种专家们创新培育出耐高寒 、耐盐碱的盆栽高山杜鹃品种 ; 德国 、 比利时等国家在育种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山杜鹃高度的标准化 、 商业化 、 产业化 , 成就了一批知名的百年苗圃 , 把高山杜鹃作为商品推向全球 。</p><p class="ql-block">欧美国家高山杜鹃生产的规模化 、 品种的园艺化使其发展成当今全球高山杜鹃的育种 、 创新和生产中心 , 每年 8 000 多万株的产量推动了年产值数亿欧元的高山杜鹃产业 , 在世界花卉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此外 , 邻国日本对杜鹃也有较高的应用水平 , 日本杜鹃起源于中国 , 在 20 世纪后又引入西方等国的优良品种 , 通过杂交选育广泛应用到园林 、寺院 、 街道 , 如今在高山杜鹃的盆景制作 、 修剪水平 、 造型创作方面已达到较高的园艺造诣 。 </p><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发祥地 ,目前已知杜鹃花种类达 570 余种 , 所占比例超过世界种类的 1/2, 拥有的“生杜鹃”花种群数量更多 , 但在育种栽培 、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 , 与丰富的种质资源并不相称 。</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 , 国内花卉事业逐渐兴起 , 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园艺花卉科研人员通过考察学习 , 从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率先引进了以中国杜鹃为原种杂交出来的高山杜鹃园艺品种 , 经过多年技术攻关 , 引种试验获得成功 。 在之后几十年摸索探究过程中 , 科研人员积累了大量培育高山杜鹃的技术经验 , 甚至现今我国知名企业 —— 红梅园艺集团收购海外百年园艺企业 , 开创了国内园艺界海外并购的先例 , 从中掌握了国外标准化产业技术体系 , 为打造国产专利高山杜鹃品种 , 让名花重回故里 , 发展我国民族植物资源作出了多方努力。</p> <p class="ql-block">高山杜鹃的花朵似黄花风铃木花朵,呈漏斗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