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桥”寻访记(春生君摄影散文之105)

春生君

<p class="ql-block">  云南之旅,一个重要的访问地就是西南边陲的屏边苗族自治县。这里有奇美的山水,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在屏边大围山这座郁郁苍苍、浩瀚无垠、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间,矗立着一座闻名中外的铁路钢铁桥梁——人字桥,自它问世之日起,就和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一起被载入了《世界名桥史》,人们惊叹它美仑美奂的造型,迷恋它一个个惊险而神奇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由于人字桥地处深山峡谷之中,山高路险,加之交通不便,至今鲜有人一睹它的真容。好奇心的驱使,让我对这座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定要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人字桥距离屏边县还有60余公里的山路。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一会儿盘旋而上穿云破雾,一会儿又蜿蜒而下进入谷底,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行驶,终于到达新华乡与和平镇交界地带的峡谷深处。沿着陡峭的山路又继续跋涉了约40分钟,远远就望见了飘渺的云雾中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的一座天桥。远远看去,它就像一个巨人两臂张开,双腿叉开,紧紧地抵在一条峡谷两岸刀劈斧削的悬崖峭壁上,如同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它,就是滇越铁路的杰作,世界铁路桥梁建筑的经典工程——“人字桥”。</p><p class="ql-block"> “人字桥”的称呼已经叫了一个多世纪,其实,这座桥的正式名称,叫“五家寨铁路桥”,又叫“次南溪河铁路桥”。如果从风景的角度看,南溪河湾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撼动人心。这里峡谷纵深,山势险峻,旷野茫茫,放眼四望,美不胜收。但从架桥施工的角度看,就意味着天堑雄关,千难万险。要在两座高约200米的山峰峭壁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跨越这道高100米,宽约70米的峡谷,连接两端曲线半径为100米的隧道,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铁路工程技术的世界级难题。</p><p class="ql-block"> 这座“人字桥”由法国著名桥梁设计师保罗·波登设计,它通过两个三角形的钢结构拱臂,支撑在事先浇筑的水泥基座里并可以转动的空心钢球中,以此在悬崖峭壁间托起沉重的钢架和驶过的火车。</p><p class="ql-block"> “人字桥”由两万多件钢铁部件构成,如此庞大的钢铁巨人,如此复杂而又精巧的拼装,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西南部一个几乎与外世隔绝的蛮荒之地,在一个人迹罕至,壁立千仞的峡谷中,是怎样完成的呢?</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人字桥”铺架施工开始时,为了适应山高路险的运输条件,只能把这些部件用马帮和人力运到建桥工地。几百名中国工人肩扛背驮,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夜晚,翻过了多少个山头,才把桥梁部件和大型机械运到工地。仅两根各长355米,重达5000多公斤,用来起吊拱臂的卷扬机钢缆,就动用了200多人,花了3天3夜,才运到现场。几百米长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不分昼夜地在山间陡坡上蠕动。</p><p class="ql-block"> 整个工程是人与自然的较量。打隧道无立足之地,就用绳子把工人从山顶放到施工点,像荡秋千一样在半空中一锤一锤敲凿绝壁。开凿隧道期间,山洪暴发,隧道坍塌,300多名中国工人被埋,无一生还。为了修建这座“人字桥”,共有800多名中国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字桥”平均每一米铁路,就牺牲了12名工人,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有“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滴血”的说法,建这座桥,也被称为是“死亡之上的舞蹈”。</p><p class="ql-block"> 这座总长67.5米,宽4.2米,高约100米的“人字桥”,从1907年3月16日动工,1908年12月6日竣工。一百多年过去了,“人字桥”承载着数十万趟次南来北往的列车,运送过数以亿计的旅客和数千万吨的货,却从来没有影响过一次滇越铁路的畅通,没有更换过一个部件,甚至没有更换过一颗铆钉,至今仍然傲立于峡谷峭壁之间,成为一道世界奇观,成为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人字桥”是人类智慧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2006年,“人字桥”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亲临“人字桥”,于桥下仰望这座世界桥梁奇迹,内心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思绪。回望历史,“人字桥”的设计虽然是法国工程师的杰作,但它是中国工人用血肉建筑成的桥梁,它像整条铁路一样,记载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和丧权辱国的惨痛教训。这座享誉世界的“人字桥”屹立了100多年,承载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血泪、苦难和屈辱史。</p><p class="ql-block"> “人字桥”静静地矗立在原地,在欣赏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奇迹时,我们又怎能忘记它背后那段辛酸且悲壮的历史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