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白崖(nai)沟》

守望

<p class="ql-block">  故乡小山村北边有一条大深沟,村民叫它白崖沟,大概是沟里都是大白土的原因,村民以物取名,名字应该就是这么来的。</p><p class="ql-block"> 记事以来,白崖沟就依偎在小山村北边,多少年都没有变化,一直是一条两边陡坡、沟底较窄、坡边和坡底处有几个很深的土坑或深洞,沟边几条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毫无头绪的通向沟底。沟的前端紧挨着通往郭家坪的土路,沟内生长着二三十棵白杨树榆树柳树,末端呈“八”字状面对着后坪山,两旁是一块块的农田,沟边有一条弯曲的土路通向马粪坡头。说起白崖沟,不得不说它的两三个“孪生兄弟”,即泉沟、甜草沟,弟兄仨形状差不多。从对面红花村朝南看,白崖沟、泉沟、甜草沟都处在一个横切面上,周围还有好几个形状差不多的山沟。关于它们是怎么形成的,除了很早很早以前的造山运动因素外,推断应该是雨水冲刷形成。小山村在前坪村中地势较低,加之小山村背靠着一个山坡,夏秋季节雨水往低处流下,年复一年的冲刷形成了这些山沟。</p><p class="ql-block"> 白崖沟是村里娃娃们的乐园。春夏之交,白崖沟的榆树枝条上挂满了嫩黄的榆钱,娃娃们纷纷跑到榆树底下,个子高一点的抬脚伸手抓住榆树枝条,捋下一大把榆钱塞进嘴里大口咀嚼,个子小一点的快速爬上树,骑在粗树杈上,左右开弓抓住枝条尽情开吃。还有更小的孩童急急忙忙蹲在地上,坐一下右一下的捡起树上散落下来的榆钱吃,那时也不管榆钱中的小虫子和尘土,只知道榆钱的美味。当榆钱枯黄时,微风吹来,纷纷扬扬飞落,像下起“榆钱雪”,地上好似铺了一层厚棉的榆钱毯。冬季下大雪,娃娃们跟着大人在雪地里抓野兔,有时野兔的脚印在雪地里星星点点的直到白崖沟里;有时雪地里看见野兔东跑西窜,最后跑到白崖沟那边去了。记忆中,野兔没抓住,疯跑的娃娃在厚雪中栽了几个跟头。</p><p class="ql-block"> 夏秋时节,大人们在白崖沟边的农田里挥汗拔麦子,村里小孩多数在这里放羊放驴,驴羊在沟底里或半坡上吃草,孩童们有的爬到树上掏鸟蛋,有的在沟底的土坎上,一个娃娃站在另一个娃娃肩膀上,手伸进土坎上的小洞中捉小麻雀;还有胆大的,钻进山洞中,爬上陡峭土壁捉红嘴燕,沟底里时常响起娃娃们哈哈大笑声。</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每每回到故乡,免不了到白崖沟边走走转转,童年往事像演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白崖沟真像一个巨大的储存器,里面似乎装满了村里娃娃们的快乐童年,装满了大人们在土地上辛苦劳动的所有往事,承载了漂泊在外游子许许多多美好的乡愁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