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23年

沈敏丽

<h1> 2023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从我们的指甲缝里遛走了,而且还这么快,不知不觉的过了仨月。每天提醒着自己,该写写了,就这样还是已过了四分之一年。</h1> <h1> 新年第一日,2024年1月1日,阳光正好,虽然已经去除了疫情恐怖,但各种正常的生活还在缓慢恢复之中。所以元旦假日没有离开北京,只得去国家大剧院广场走了走。</h1> <h1> 我们绕着大蛋蛋走一圈(1000米),偶遇空闲,我们还是喜欢来这儿走走的。所以下面几张夜景不是在这天拍的。都是同一题材的,就放在一起了。</h1> 1月21日,除夕前一天,我们去了希腊。已在QQ空间写了游记:我挂了链接,不知在这儿能否打开。https://user.qzone.qq.com/171625933/infocenter <h1> 由于我们准备去希腊时疫情还没放开,回国还得隔离两周,所以选择在上海落地,因此2月5日希腊回上海就回杭州补过了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只是23年少了老爸。</h1> <h1> 新春佳节,萧山还是一如往常开灯会。带着外孙去享受北京没有的热闹。</h1> <h1>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高兴地拿着自己制作的兔子灯。</h1> <h1> 和隔壁邻居开车去很远的地方放焰火。</h1> <h1> 2月17日,去北京美术馆看展:美在至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展名深意,仔细体会:以此展倡导小中见大、小中见情、小中见趣味、小中见格局的精品意识,尽精微、致广大。</h1> <h1> </h1> 2月26日,陪外孙去军事博物馆,因多次去,就不上其它照片了啊。 这次主要让外孙打枪。因为有熟人带领,可以无限制打。 还包场看了4D电影。 <h1> 3月3日,女儿在长春出差,我和外孙随之而去,游记请看QQ空间。</h1> 3月29日,参加北京水陆联盟的旅游活动,去看“居庸关长城-开往春天的列车”。前几年在网上就看见过这几张照片,就想实地去看一下。108元一位,坐上旅游车就去了。 <h1>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关城,与明长城的倒马关和紫荆关合称为“内三关”。城楼上挂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这是我们看完花海,走完长城下来拍的。</h1> <h1> 沿路穿过詹天佑当年修建的拱桥,就到了栈道入口。</h1> <h1> 进入栈道后,有一段紧挨铁道的路,在这里可以蹲守列车压弯。栈道有4个观景台,2号观景台人最多视角也最好。最有代表性的S弯美图,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运气好的话可以拍到双车交错穿花海。</h1> <h1> 就在这儿等列车过来了,可惜那天有雾霾,都灰蒙蒙的。</h1> <h1> 为的就是等列车过来,后期调了一下,看看还可以。</h1> <h1> 走到另一个观景台,看北京方向来的列车。</h1> <h1> 列车拍后开始爬长城。</h1> <h1> 如果说八达岭是西北进入北京的第一道门户的话,这里就是第二道门户。居庸关两侧高山耸立,翠峰重迭,峭壁陡不可攀。中间一径相通,地势十分险要。</h1> <h1> 这儿也能看到穿越山洞前的火车。</h1> <h1> 4月2日,外孙生日,应他之约,又去国际饭店。上一次去是2022年的七月。所以外景在这儿也不发了。</h1> <h1> 4月18日,接受外孙的邀请,去他们学校参加家庭开放日。(因他爸妈没时间,替补队员上场)</h1> <h1> 孩子们准备了节目。</h1> <h1> 参观了他们的作品展。</h1> <h1> 4月25日,来到修建了五年,才于22年9月才开放的西三环的万寿寺。这是一座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被称为“京西小故宫”的寺院。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李氏出资修建,建成后,万历皇帝赐名“护国万寿寺”。</h1> <h1> 到了清代,顺治皇帝曾赐匾额一块“敕建护国万寿寺”,康熙二十五年下旨扩建万寿寺并增建行宫。乾隆皇帝曾三次在这里为母祝寿。光绪年间,万寿寺毁于火灾,后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再次大修。</h1> <h1> 2006年,万寿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山门殿后为天王殿。</h1> <h1> 天王殿后是万寿寺的主殿——慧日长辉殿,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原称“大延寿殿”。 清雍正十一年(1733)御题匾额“慧日长辉”。现大殿外悬挂的“慧日长辉”匾为2013年复制。</h1> <h1> 慧日长辉殿前两侧各竖立一通《敕修万寿寺碑记》,双龙首、方座石碑,形制相同,为乾隆十六年(1751)敕立。乾隆皇帝亲撰碑文,记录了重修寺院的原委,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意。两通石碑的碑阴分别书乾隆御题诗。</h1> <h1> 慧日长辉殿后是万寿寺最高的建筑——万寿阁。称藏经阁、宁安阁,原为贮藏经书之所。清乾隆时期改称万寿阁,赐匾“欢喜坚固”,并在万寿阁内设围屏、寿联以备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民国二十六年(1937)4月27日,万寿阁因用电导致火灾,付之一炬。现建筑为2003年在原址复建。</h1> <h1> 御碑亭和无量寿佛殿。</h1> <h1> 御碑亭内立有乾隆御制满、汉、蒙、藏文合璧碑一通,高3.96米。碑文内容为“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述了乾隆皇帝为母亲庆祝七旬万寿盛典而扩建万寿寺的过程。亭内汉白玉地墁饰寿山福海图,藻井饰有五福捧寿图及仙鹤图。</h1> <h1> 御碑亭后面的是无量寿佛殿。殿内原供奉铜漆金无量寿佛立像一尊,今无存。现置渗金多宝铜佛塔,为明代天启年间所铸。塔身有佛、菩萨、罗汉、诸天等四百余尊雕像,造型生动,铸造工艺精湛。 </h1> <h1> 少见的是,无量寿佛殿两侧还建有西洋门,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为乾隆皇帝吸纳西洋装饰艺术的见证。西洋门总体的造型为中式圆光门,门顶端为金刚宝座塔式造型,墙头、墙面装饰了中西合璧的砖雕。砖雕图案由八宝、莲花、梅花及茛苕叶纹相互组合,使万寿寺建筑群具有了异国情调。</h1><br> <h1> 五一节,去了乌兹别克斯坦,游记请看QQ空间。</h1> <h1> 7月7日,送外孙去厦门参加夏令营,顺便去了泉州,平潭,厦门。具体写了游记在QQ空间。</h1> <h1> 在平潭租电动车游览。</h1> <h1> 7月26日,又去长春,直奔航展。</h1> <h1> 在长春还去了长白山,非常幸运的看到了清晰的天池。同样,详情写在QQ空间。</h1> <h1> 8月9日,在天桥艺术中心观看舞剧《西游》。</h1> <h1>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国庆节去奥地利和捷克。游记写在美篇。</h1> <h1> 10月11日,参观了开放不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划分为五大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h1><br> <h1> 作为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整体建筑似鼎如尊。上悬一个艺术化篆书「史」字,是中轴线北端的新晋打卡地。</h1><br> <h1> 大厅穹顶上的天象图,据说是2022年10月26日(二十大开幕式)的实时天象。</h1> <h1> 博物馆6000多件展品,均为考古一线出土的实物真品。</h1> <h1> 二里头出土的铜爵。</h1> <h1> 绿松石龙形器也是洛阳二里头的宝贝。它是博物馆内的「超级国宝」。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合而成。为中国后世龙崇拜找到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具体介绍我在洛阳游记里写到。</h1> <h1> 博物馆内有很多河南妇好墓出土的大量宝贝。</h1> <h1> 10月28日,南昌有航展,酷爱飞机的女儿又想法搞了票子。出发去了南昌。</h1> <h1> 在南昌,顺便又去了滕王阁。曾在1999年陪着老爸老妈来过。</h1><h1> 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的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名贯古今,誉满天下,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h1> <h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学时期被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今还可以背出几句。</h1> <h1> 去了珠海航展、长春航展,现在又来到南昌航展,我也快成飞机迷了。</h1> <h1> 这次航展有国外的机构参展,所以有独特之处,看到飞机上的模特了吗?她可是真人哦。</h1> <h1> 夜晚飞行也是其它航展没有的,只是相机不上档次,没拍清唽。</h1> <h1> 12月6日,从手机一日一图的照片中了解到,展于北京先农坛的“古建博物馆”新近开放,欣然前往。先农坛的一些暂居单位还在腾退之中,北京育才学校即是原先从延安保育学校迁到北京的学校。</h1> <h1> 虽说我们是奔着古建博物馆去的,但我还是对先农坛感兴趣点。也找不到先农坛的标记。</h1> <h1> 先农坛从具服殿开始。始建于明朝的先农坛,是中国古代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祭农场所,明清两代皇帝都要来此亲耕。明清时期,皇帝会在仲春时节一个吉利的亥日来到先农坛,首先是祭祀先农,然后在具服殿稍作休息并更衣,再到一亩三分地亲耕籍田,显示帝王对农耕的重视。</h1> <h1> 皇帝对先农的重视程度各有不一,有的一次也没祭,乾隆在位60年,来了28次。</h1> <h1> 观耕台,皇帝在台上观看耕种,看的就是面前的一亩三分地。</h1> <h1> 祭坛就是先农坛。仲春时节,皇帝会亲临或者派遣官员来此祭拜先农。</h1> <h1> 地衹坛分别供奉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之神和天下名山、天下大川之神。</h1> <h1> 宰牲亭院落,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时宰杀牺牲的处所,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叫“牺牲”,指马、牛、羊、鸡、犬等。</h1> 猪、牛、羊在这个槽中完成宰杀。 <h1> 太岁殿院落是先农坛古建筑群中体量巨大的院落,包括拜殿、太岁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是明清时期祭祀太岁神的地方。</h1><h1> 现在《中国古代建筑展》就陈列在太岁殿院落和拜殿。而最值得看的是,在拜殿和太岁殿,各有一个国宝藻井,均来自当年的隆福寺。</h1> <h1> 拜殿悬挂的隆福寺毗卢殿明间藻井,是由金丝楠木精雕而成的盘龙明镜。</h1> <h1> </h1> <h1> 太岁殿内悬挂的是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 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稀世国宝”。藻井上下共分六层,每层圆形主框架上均细雕云纹图案。</h1> <h1> 藻井的最上方是琼楼玉宇的天上宫阙,存星1427颗,据传此图是参照唐代一幅星象图绘制。</h1> <h1> 叹为观止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