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中的王阳明在大伾山

郑州张世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们大多都知道河南浚县有个大伾山,也知道明朝出了个王阳明的。但如果说明朝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与浚县的大伾山有很深的渊源,有的人也许会不信。可事实上,浚县大伾山虽说是王阳明人生旅途中的短短一站,但却是极其重要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王阳明的心学理念就是肇启于浚县大伾山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世称阳明先生,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明代朝廷在政治上强化君主独裁,在文化上提倡程朱理学,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时代,直到弘治、正德年间,王守仁提出“心学”,才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从而他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继二程(程颢、程颐)、朱(朱熹)、陆(陆九渊)后的另一位大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阳明之所以能与浚县大伾山结缘,起因于王越的魂归故里。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兵部尚书,浚籍人氏王越病逝,王守仁奉旨送王越灵柩至故里,葬于浚县大伾山西。王守仁滞留浚县期间,在大伾山讲学授徒,并作《游大伾山赋》和《登大伾山诗》,次年刻石镌碑。那么,大伾山现存与王阳明有关的碑刻都有哪些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伾山现存王阳明书丹的碑刻,首推《大伾山赋碑》。原刻已毁,现存碑刻两方,均位于禹王庙内。一碑为嘉靖四十二年,河南按察司副使余姚人宋岳摹刻;一碑为隆庆二 年,盱江人张摹刻。二碑均有摹刻时的小字正书题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摹刻王阳明《大伾山赋》的余姚人宋岳、盱江人张,尽管籍贯不同,身份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王阳明的崇拜者,来到大伾山,见到王阳明手笔,先是兴奋激动,继而担心长年风雨剥蚀,不能长久,于是安排摹刻石碑予以保存。实属功德无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伾山赋》开篇便以气势恢弘的语句,引人入胜。描写了作者登临大伾山,拜石佛,游龙洞,在畅饮高歌中,高谈阔论里,感受沧桑巨变;在永恒与须臾间,在繁华与没落中,体悟到了人生真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登大伾山诗》则是王阳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表现了诗人从内心深处,对浚县大地的变迁、山水、美景的赞誉和热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令你也许意想不到的是,王阳明的《登大伾山诗碑》竟然是三通。第一通就在禹王庙内。该庙原在山南麓,是清代刘德新县令将它迁至山顶的。第二通则存于纯阳洞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块则是胡绍芬发现的。胡绍芬,一作绍棻,字念曾,浙江德清人,恩祖荫六品京官,擢河南开封兵备道,调粮储盐驿道,官至直隶按察使。乾隆五年,其在大伾山见到王阳明诗赋碑刻各一,感觉“词翰绝佳”,但都是后人重摹的,决意找到原刻。亦属偶然,亦属缘分,竟真的在瓦砾深埋的大石佛北崖壁找到了王阳明《大伾山诗》原刻摩崖,视为珍宝,兴奋不已。于是自己出资让县令修建亭子遮风避雨,在崖壁顶建护栏阻挡流水冲刷。现如今在王阳明诗旁边,还有胡绍芬一方摩题,就是专门记述其发现和保护王阳明原刻的经过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民国时,有人在大伾山禹王庙前缅怀王阳明,特刻遗像碑记。如今这通纪念王阳明的碑刻就在禹王庙内。碑刻上有王阳明手执笏板的画像,上有楷书:“公讳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弘治己未进士。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其揭示学者有四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累官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从祀孔子庙庭。”总而言之,明代的王阳明与浚县的大伾山是互相成就的。王阳明不朽!大伾山永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