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性》,好几次我都忍不住笑。我非常喜欢王尔德,曾被他那些尖刻的一针见血的金句所迷惑。读这个剧是当日下午的时候,才贸贸然加入,想的是给自己小病大养的寡淡日子添一点肥料。 <br>读的时候开始懵里懵懂,剧情的笑料层出迭起,让我忍俊不禁。也在思考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体现在哪里。<br>仔细回看剧本,没有白崇拜王先生尔德,他是语言大师,也是修辞大师,简单胡诌的剧情,在他的语言构架下,变成了经典。<br>首先剧情就是非常对称性的结构。<br>第一是人物的对称性,两个男主角约翰和爱尔杰龙,这两个花花公子是好朋友,约翰编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弟弟哦拿实的(佩服译者),爱尔杰龙编造一个朋友病不理,都是为了方便自己找个借口去寻欢作乐。<br>两个女主角也是对称性的,表面看上去好像天真无邪,但在爱情上都一样的愚蠢,她们只爱“哦拿实的(Earnest)”这个名字,远超过对人本身的欣赏,还自认为浪漫无比。<br>为什么Earnest名字很重要?考查一下,原来Earnest欧尼斯特源自德国名字Ernest,有热心、真实或诚挚的人的意思,多用于富贵人家,下层百姓多用约翰,杰克之类。有点像现在国人取名,都在诗经楚辞里面找,而不肯随随便便叫翠花,家柱,二娃一样。<br>仆人莱恩与神父查萨宝之间也形成对称,莱恩毕恭毕敬地对主人说的话,几乎每一句都是讽刺;神父查萨宝道貌岸然,却违反教规,热衷给成年人重命名洗礼,因为“人们就喜欢听再洗礼的成年人的异端邪说”,这样“可以放在未发表的四篇布道辞里”………<br>舞台的小道具王尔德也充分使用对称,通过小物件来体现生活的荒谬性和喜剧效果。比如黄瓜三明治,虽然有些三明治里会放黄瓜,但在三明治的总称上通常以肉类或者起司来作为主角;另外松饼和糕点,他也把它反用。松饼也叫“Pan cake(薄饼)”,用平底锅煎制,方便简单,加入各种东西作为早餐。制作糕点则必须用烤箱,程序更复杂,是下午茶的标配。<br>……………<br>这部剧的语言和修辞也非常精妙,王尔德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说:“为了使言论更具有说服力,批评家不仅要使言辞与其他人不同,还要不断的与自己以前的观点相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理。” <br>无论在日常言论还是在论著中和作品中,王尔德都对似非而是这一悖论如此钟爱。<br>修辞法和演讲术在古希腊语中是同义词,修辞的目的在于说服听众,当今修辞的内涵远远大于从前,修辞已经可以用来描述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泛修辞的后现代时期。<br>王尔德语言的形式美也在这部剧中体会到,他断言只有风格才能让艺术不朽,他多次运用双关语,这部剧里面非常突出,喜剧张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br>这部剧里有很多金句:<br>“浪漫的定义就是朝三暮四”,<br>“一个人忽然发现一辈子只讲真话不讲假话,是一件可怕的事情。”<br>“在上等人家里,千奇百怪的事情是不大会发生的,因为那些事情根本不叫事情嘛。”<br>“我坚持写日记是为了进入我生活的秘密。”<br>“黄了就是瓜熟蒂落,年轻女人都是青的。”<br>“一个人要是准备过一种焕然一新的生活,那他是需要按时按顿吃饭的。”<br>“可是你行得端走得正,对得起今世吗?”<br>“女人嘛,开始彼此攻击够了,剩下的就只有称姐道妹了。”<br>“我就爱听别人糟蹋我的亲戚,我听别人糟蹋他们,才觉得他们是我的亲戚。亲戚就是一群驱之不去招之即来的主儿。”<br>………………<br>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br>他的这种似非而是的悖论似金句,写出了人被面纱遮住的黑暗。<br>联想到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看到的王尔德墓和墓碑,布满来自全世界粉丝的吻痕和花束,还有各种写满赞颂之词的小纸片,就不难理解了。<br>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