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和平古镇” 2024.3.22 冯殿君/文 赵慧岗/摄影

赵慧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平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属福建省南坪邵武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神秘、罕见的古城堡。古镇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多是中间铺青石板,两面铺河卵石,也有全部铺河卵石的。一条长六百多米的旧市街横贯古镇南北,街两头还有完好的樵楼,被称为“福建第一街 。街面不宽,刚够容一辆马车轻松经过。我们游览时,偶尔有摩的、电动自行车从身边经过。这条长街记录了昔日的喧嚣繁华。时过境迁,如今旧街沉寂,多数宅门上锁,街边的店主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攀谈后得知:年轻人大多外出打拼了。 </p><p class="ql-block"> 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街边古色古香的老屋和高高悬挂的红灯笼,耳畔自然而然地回响:"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p><p class="ql-block"> 和平古镇里古迹星罗棋布,有古宅邸、城堡、谯楼和县衙门,有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p><p class="ql-block"> 黄氏大夫第,是黄峭的后裔黄映璧的宅第。该门黄氏自雍正至嘉庆间祖孙三代均被诰封为大夫,可谓“一门三大夫”。黄氏大夫第主院落的建筑工艺精湛,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四幅主画采用写意技法,雕刻着梅、竹、松、鹤等动物,房屋的花窗雕刻精美,有花草,蝙蝠和鹿,这些形象,各有象征隐喻,观众心领神会。院子里还有戏台,想象一下,昔日的他们是何等的恭谨、精致、自在!这里看戏的时候是多么的排场、有序、和谐!美哉,中国礼乐!</p><p class="ql-block"> 和平书院,创始人是黄峭,和平古镇有“中国进士之乡”的美誉,和平书院从开科取士以来就出了一百三十七名进士。这与和平镇千余年来教育发达,文风炽盛有关系,和平书院营造了和平镇千余年来读书求学的氛围,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和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等等,他们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可以说,和平书院是邵武人才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和平古镇一半诗意,一半烟火,一座古城,一条老街。这里民风淳朴,原住民们在此安逸地生活,特色游浆豆腐香气弥散,岁月不紧不慢地流淌,和平古镇静静地迎送着每个日出日落,"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