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书林——《明末农民战争史》

风清杨

九十年代后期,有机会读完了姚雪银先生的历史长篇小说《李自成》,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起义历史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的许多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刚毅果敢的李自成、英姿飒爽的高夫人、粗狂勇猛的刘宗敏、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等等。了解明末农民起义,大多数人都是从小说《李自成》和中学课本上的郭沫若《甲申三百年记》知道的,就如大多数的国人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当历史读一样,至少我是这样的。但姚雪银的《李自称》毕竟是一部文学作品,书中历史人物极历史事件都进行了适度的文学艺术的夸张。小说《李自成》有历史的影子,其实已经脱离了真实的历史。<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完了顾城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有醍醐灌顶之感。作者用十五个章节,细腻的笔触详实的历史资料,描绘展现出了明末农民起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并最终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合上书细思量,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战争史籍记载,起义军一共有三十六营,众号二十万,我们熟知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只不过是众多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起义军只剩下不多的几家,最后李自成推翻明朝,建立大顺,崇祯皇帝被迫煤山自缢。张献忠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就连他们的死都带着浓厚的宿命色彩。比如李自成称帝以后撤离北京,在湖北九宫山观察地形时被民团武装打死。久经沙场的张献忠第一次和满清的追兵接触就中箭而亡,他们的死看起来都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中带着必然。这样的死法其实也是最合理的。试想一下,李自成戎马十几年,推翻明朝,建立大顺,这样的英雄人物最后被满清贵族追击,如果被抓一定是斩首,如他的亲信大将刘宗敏被抓就被弓弦绞杀。这样的死法看起来窝窝囊囊,也不符合这位草莽英雄的身份,况且,当时吴三桂引满清追杀大顺军。大顺军已经丢掉了地盘回到了当初的“流寇”状态,李自成死在偶然事件中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张献忠的死也一样。姚雪银笔下的李自成高大上,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但毕竟是文学中的李自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代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就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知古人叙事,多不堪密,欲求一事之真,非相互学校勘不可也。”</span>可见,探究甄别历史的真假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比如:李自成在第一次攻打开封的战役中左眼中箭,左眼从此失明。女中豪杰高夫人实际上秉性软弱,不是一个能够继承丈夫遗志、在关键时刻重整残局的人,反而在顺治二年曾“再三劝谕”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归顺清廷。李自成和明政府军的“南源潼关”大战,在姚雪银的笔下,李自成惨败,带着十几个人突围,“息马深山”,准备东山再起的故事惊心动魄跌宕起伏,遗憾的是,据顾城先生考证,“南源潼关”大战是虚构的,红娘子和李岩等人也是“子虚乌有”,只是一种传说。吴三桂只所以降清,并不是刘宗敏夺了陈圆圆,大顺军在追饷的过程中逮捕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因为史料不足,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但大顺军触犯了吴三桂的家庭大致是可信的,因为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叛的消息以后批评了刘宗敏。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大败而归,作者分析主要原因是“大顺军的领导阶层在一片凯哥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出现的瞒族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其次,山海关战役以后,李自成的大顺军节节败退,主要原因并不是清兵天下无敌,而是由于自己内部的不稳定。具体表现在,当初投降大顺军的汉族地主阶层及缙绅集团的反叛降清,结果风向一转,叛乱四起,终至土崩瓦解,迫使李自成失去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是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郭沫若先生在他的《甲申三百年祭》中说李自成和他的将领们进入北京以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贪污腐化,丧失民心”</span>,从而很快就丢掉了到手的大好河山。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据顾城先生考证,这种观点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大顺军占领北京最大期限为二十三天,大顺军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变质,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个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他们只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光短浅,骄傲轻敌,绝不是所谓的‘骄奢淫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向全党、全军发出通知,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全党的整风文件,在解放区普遍印发,供党内学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实际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早已经超出史学论著的范畴,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鉴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有巨大的差别,当历史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时,这种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明末农民战争史》也是《南明史》的姊妹篇,可读性极强。</p><p class="ql-block"><br></p>